红楼梦忆

红楼梦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邓云乡
出品人:
页数:326
译者:
出版时间:2015-4
价格:32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06688
丛书系列:邓云乡集
图书标签:
  • 红楼梦
  • 邓云乡
  • 随笔
  • 中华书局
  • 文学(红楼)
  • 工具书
  • 中国
  • *北京·中华书局*
  • 红楼梦
  • 古典文学
  • 小说
  • 女性视角
  • 家族命运
  • 清代文学
  • 人物心理
  • 文学经典
  • 中国文学
  • 情感描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红学家邓云乡先生对参与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剧摄制过程的回忆文章的结集。主要分为三部分,一为回忆拍摄过程中的趣闻琐事,取题“红楼梦忆”;一为拍摄过程中所形成诗词短篇,取题“红楼吟草”;一为应报刊之约所写的关于《红楼梦》、《红楼梦》电视剧的零星文章,取题“红楼零简”。本书为我们描述了当时《红楼梦》电视剧辗转拍摄过程中的各种酸甜苦辣、趣闻轶事,字里行间,我们似乎看到一个饱读诗书、阅历丰富的老者向我们娓娓道来,趣味性、可读性极强。

读过邓云乡先生的“红学四书”(《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忆》),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这部古典中国的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邓云乡,学名邓云骧,室名水流云在轩。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山西灵丘东河南镇邓氏祖宅。一九三六年初随父母迁居北京。一九四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过中学教员、译电员。一九四九年后在燃料工业部工作,一九五六年调入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院前身),直至一九九三年退休。一九九九年二月九日因病逝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燕京乡土记》《文化古城旧事》等。

目录信息

前言……………………………………………………………… 1
红楼梦忆
惜别词…………………………………………………………… 3
白发“红”缘…………………………………………………… 5
姑苏岁暮………………………………………………………… 7
十里街·葫芦庙………………………………………………… 9
开机典礼………………………………………………………… 11
记得祝愿词……………………………………………………… 13
开讲“江南风俗” …………………………………………… 15
课内课外………………………………………………………… 17
春风夜话………………………………………………………… 19
曹雪芹纪念馆…………………………………………………… 21
首次小品练习…………………………………………………… 23
小谈服装………………………………………………………… 25
上海找“宝玉” …………………………………………………27
“红楼西席” ……………………………………………………29
化装小记 …………………………………………………………31
太平湖黛玉北上………………………………………………… 33
黛玉的船………………………………………………………… 35
国庆晚会………………………………………………………… 37
“黄山情侣” ……………………………………………………39
“神仙洞”虚惊………………………………………………… 41
黛玉北上诸景…………………………………………………… 43
风雨故人………………………………………………………… 45
重到苏州………………………………………………………… 47
香雪海落花流水………………………………………………… 49
艺圃传情………………………………………………………… 51
万景山庄………………………………………………………… 53
耦园落花………………………………………………………… 55
寄畅园一日……………………………………………………… 57
杭州采景………………………………………………………… 59
绮园古藤……………………………………………………… 61
花与蝴蝶……………………………………………………… 63
滴翠亭诗……………………………………………………… 65
导演分身术…………………………………………………… 67
西子湖花絮…………………………………………………… 69
上海大观园…………………………………………………… 71
北京有了大观园……………………………………………… 73
大观园建筑小谈……………………………………………… 75
潇湘馆秋雨…………………………………………………… 77
“大观园”中怡红院………………………………………… 79
晴雯诸戏……………………………………………………… 81
花鸭子和仙鹤………………………………………………… 83
准备大场面…………………………………………………… 85
“沁芳”拾趣………………………………………………… 87
“后四十回”讨论会…………………………………………89
冀中之行………………………………………………………91
沪成列车所见…………………………………………………93
二王庙现场……………………………………………………96
都江堰…………………………………………………………98
拍摄“打醮”……………………………………………………100
“打醮”队伍……………………………………………………102
索桥情思 ……………………………………………………… 104
离堆导江楼………………………………………………………106
青城山“游湖”…………………………………………………108
崇庆古蜀州………………………………………………………110
罨画池亭子………………………………………………………112
罨画小桥看“厨娘”……………………………………………114
片云何意傍琴台…………………………………………………116
草堂游罢别成都…………………………………………………118
上海大观园杂记…………………………………………………120
平伯师与红楼电视…………………………………………… 122
移花接木……………………………………………………… 124
“体仁沐德”红白喜事 ………………………………………126
秦可卿灵堂…………………………………………………… 128
雨中谈趣……………………………………………………… 130
青浦招待所…………………………………………………… 132
水乡行吟……………………………………………………… 134
梨香院内外…………………………………………………… 136
宝玉情悟梨香院……………………………………………… 138
淀山湖梅林…………………………………………………… 140
诗魂梅下定情时……………………………………………… 142
闲话碧波楼…………………………………………………… 144
碧波“红楼”翰墨缘 …………………………………………146
夜战碧波楼…………………………………………………… 148
三月下扬州…………………………………………………… 150
扬州拍摄日程单……………………………………………… 152
徐园薛蟠家…………………………………………………… 154
薛蟠家闹剧悲剧……………………………………………… 156
凫庄、桥影、梦痕 ……………………………………………158
柳堤“悲喜剧” ………………………………………………160
妆点瘦西湖…………………………………………………… 162
元妃登舟幸园………………………………………………… 164
扬州“红楼”友谊 ……………………………………………166
何园贾政书房………………………………………………… 168
平山堂花圃…………………………………………………… 170
镇江半日……………………………………………………… 172
“瓜洲古渡” …………………………………………………174
再到杭州……………………………………………………… 176
阮公墩之晨…………………………………………………… 178
植物园池畔石榴裙…………………………………………… 180
设计“红香圃”…………………………………………………182
“仕女行乐图卷”………………………………………………184
湘云醉卧“芍药圃”……………………………………………186
湖山屐痕入梦痕…………………………………………………188
湖光夜色记友情…………………………………………………190
蓬莱爽约小述……………………………………………………192
文字因缘…………………………………………………………194
决定性战役………………………………………………………196
正定“荣国府”…………………………………………………198
宁荣街……………………………………………………………200
“更道”琐话……………………………………………………203
“元妃省亲”进府………………………………………………205
“秦可卿之丧”出殡……………………………………………207
“大场面”拍成了………………………………………………210
黛玉进府 ……………………………………………………… 212
院落及其他 …………………………………………………… 214
古郡、古寺 …………………………………………………… 216
别了正定 ……………………………………………………… 218
红楼诗草
海上大观园杂诗……………………………………………… 223
鹧鸪天………………………………………………………… 227
水调歌头……………………………………………………… 228
金缕曲………………………………………………………… 229
浣溪沙………………………………………………………… 230
浣溪沙………………………………………………………… 231
太平湖杂诗…………………………………………………… 232
北京大观园杂诗……………………………………………… 235
玉垒红楼唱竹枝……………………………………………… 236
红楼催妆词…………………………………………………… 241
红楼绮园杂诗………………………………………………… 242
“红楼”电视小诗话…………………………………………… 244
红楼迎春诗……………………………………………………… 246
寄语湖山小诗…………………………………………………… 248
峨眉“红楼说梦”二律………………………………………… 250
红楼零简
“沁芳”晨思
——大观园小记…………………………………………… 253
稷园红楼夜宴偶感……………………………………………… 255
俞平伯先生与“红楼”电视 ……………………………………257
“红楼”电视的爱情突破……………………………………… 261
红楼春意
——电视剧《红楼梦》拍摄侧记 …………………………263
古城秋情………………………………………………………… 267
凤姐为何叫“奶奶”? …………………………………………270
“红楼”风俗琐话……………………………………………… 272
红楼说梦
——谈电视剧《红楼梦》改编拍摄……………………… 279
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谈电视剧《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改编……………… 287
耦园思绪
——我与苏州的断想……………………………………… 290
“红楼”电视与苏州…………………………………………… 293
“红楼”电视与东北姑娘……………………………………… 295
“白雪红梅”解………………………………………………… 303
宝玉的辫子……………………………………………………… 306
尤三姐的锋芒……………………………………………………309
查抄宁国府
——高鹗续书琐谈…………………………………………312
附录
电视剧《红楼梦》简介词……………………………………31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三联买的《红楼梦忆》一直没得闲看,今早在教室消磨。 此书是《邓云乡集》一种,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装帧一贯简洁,牛皮纸质棕黄一色,唯有封面中上方贴一小块火花样式的贴画区别每本。宋毅送的那套《周作人自编文集》也清爽淡雅,可以佐下午茶。 谈红者夥矣,此书妙处是...

评分

之前读过邓老先生的《红楼风俗谭》,十分的难忘。这是一本考证《红楼梦》中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的著作,从小说中记述的祭祀典礼,穿着打扮,吃喝玩乐,生活用度,到建筑陈设,园林绘画,工艺制品,一一写来,议论详实,对生活在二百多年后现代社会的大众读者理解红楼梦大有助益...  

评分

之前读过邓老先生的《红楼风俗谭》,十分的难忘。这是一本考证《红楼梦》中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的著作,从小说中记述的祭祀典礼,穿着打扮,吃喝玩乐,生活用度,到建筑陈设,园林绘画,工艺制品,一一写来,议论详实,对生活在二百多年后现代社会的大众读者理解红楼梦大有助益...  

评分

之前读过邓老先生的《红楼风俗谭》,十分的难忘。这是一本考证《红楼梦》中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的著作,从小说中记述的祭祀典礼,穿着打扮,吃喝玩乐,生活用度,到建筑陈设,园林绘画,工艺制品,一一写来,议论详实,对生活在二百多年后现代社会的大众读者理解红楼梦大有助益...  

评分

之前读过邓老先生的《红楼风俗谭》,十分的难忘。这是一本考证《红楼梦》中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的著作,从小说中记述的祭祀典礼,穿着打扮,吃喝玩乐,生活用度,到建筑陈设,园林绘画,工艺制品,一一写来,议论详实,对生活在二百多年后现代社会的大众读者理解红楼梦大有助益...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本日记体回忆录,含金量自然没法和邓云乡另两本大作相比,但读完一定会让你找出87版再看一遍。

评分

87版红楼梦电视剧拍摄选角、培训、选景、布景的一些小片段,还带着先生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小诗。那些年用心做作品所付出的努力可窥一斑。而且,能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自己专业范围内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先生是研究民俗的,对于我这种习惯从文学角度看红楼的人来说太美好了。

评分

红楼剧组拍摄的往事,俯仰之间,已成陈迹。

评分

关于红楼梦的边角零碎怎么都看不够。这本是作者回忆87版电视剧拍摄的散文集。

评分

87版红楼梦电视剧拍摄选角、培训、选景、布景的一些小片段,还带着先生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小诗。那些年用心做作品所付出的努力可窥一斑。而且,能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自己专业范围内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先生是研究民俗的,对于我这种习惯从文学角度看红楼的人来说太美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