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兴亡》是全世界最畅销的反映纳粹德国历史的巨著。它精彩绝伦地记述了被希特勒称为“千秋帝国”(即第三帝国)从兴起到覆灭的全部过程。在短短的12年零4个月中,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在人类历史上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灾难,留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随着崩溃的迅速到来,人们缴获了大量秘密文件,私人日记、发言记录以及纳粹党领导人的电话录音[于是,一个极臨独裁政权的全部秘密和罪恶活动就在它覆灭的同时全部公主子世了。这就是本书大量的、真实的资料来源。
作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LShirer)是美国著名的驻外特派记者、新闻分析员与世界现代史学家。他在二战期间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战地记者;报道了大量有关纳粹德国从柏林兴起到灰亡的整个经过。该书最初于1959年出版,刚一面世就立即轰动了整个世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雷弗。罗珀在《纽约时报》上称赞也是将“活着的证人能够与史实结为一体”的非凡杰出的历史学家。本书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成为迄今论述纳粹德国最具权威的作品。
本书译者权威、由董乐山等九位“大家”亲自执笔翻译,阵容空前。自引进至今,本书已成为中国读者阅读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德国最为畅销的经典作品。
威廉·夏伊勒(William L.Shirer)生于美国芝加哥,是著名的驻外特派记者、新闻分析员与世界现代史学家。他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担任战地记者期间,报道了许多有关纳粹德国从柏林兴起到灭亡的经过。本书最初于1959年出版,刚一面世就立即轰动了整个世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雷弗·罗珀在《纽约时报》上称赞他是将“活着的证人能够与史实结为一体”的非凡杰出的历史学家。他还著有《柏林日记》(1941年)、《第三共和国的崩溃》(1969年)和关于欧洲政治、期堪的纳维亚的书,及三本小说。
读史书,最开天辟地地去精读一本大部头的,是1985年夏天,读的是《第三帝国的兴亡》,讲希特勒的帝国的。 语文老师要求暑假每人读一本书,或一套书。 我有一套关于“唐宋元明清”诗词的书,计五卷,借给同桌男生去读了。 (他归还时,我心痛不已。同座将...
评分前半段印象深刻,只是许多分析观点带有明显的偏见,作为战争经历者,所处的位置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观点的局限性。战争部分笼统的只能以糟糕来形容,也是作者过于依赖外交文件与内政记录再加一些零星的作者见闻而下结论的弊端,我觉得许多德国人战后写的书也比这美国人写的客观...
评分身处大历史中的人们很难意识到自己亦步亦趋走上的是什么道路,即使触目皆荒诞,也可以蒙上一层幸福色彩,因为我们习惯于乐观,习惯于去芜存菁。统治的秘诀在于甜头,生活即使苦难深重也无妨,那一点甜头会因此变得格外甜美。无论是纳粹统治初期对失业问题的解决,有组织的对工...
评分就像看人物传记喜欢看主人公年轻时在干吗一样,我对纳粹当政初期及巩固权力这一段时期特感兴趣,所以总结了下希特勒当时做了神马: 1严格控制媒体,政府控制宣传,对传统艺术进行打压 2科技停滞 3在青年学生中成立青年团,团员需要下乡- -有没有很熟悉 4对劳工流动严格控制 5公...
评分因为对一份薪水尚可、环境甚劣的工作彻底失望,所以最终在五月底加入庞大的失业军团。 现在,找工作就是我的工作。一个多月来,我凭借如下的理由安慰自己、调适心态:1、终于可以有一段全天自由的时间了,可以看书,如下:《第三帝国的兴亡》、《危险的关系》、《鼠疫...
写得挺好的,希特勒的极端狂妄,以及各种阴谋诡计,英法的绥靖政策,开战初期墨索里尼害怕和英法开战,又担心错过分赃,真的是刻画的淋漓尽致……就是看起来好累,两册一起144万字。最近在家躲肺炎,花了5天时间把上册看完了,有些无聊的电报,照会跳着看的,不行了,太累了,我要看看其他轻松一点的书,下册过几天再来啃吧。
评分因为钢铁雄心种草的书终于读完 原来元首当年是这么打的啊恍然大悟/可贵在第一手材料 一些译名很奇怪
评分书里面缴获的的原始纳粹德国档案真是绝了。绝对是巨著啊。
评分真是太长了
评分还会细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