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卡爾•薩根(Carl Sagan,1934年11月9日~ 1996年12月20日),美國康奈爾大學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大衛•鄧肯天文和太空科學研究會教授、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齣色的科學傢。他同時還是世界性的太空研究組織、美國行星研究學會的會長及創始人之一。20 世紀50 年代起他就成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顧問,參與瞭探索金星“水手一號”項目的設計。70 年代初期,薩根首次齣現在“今夜秀 (The Tonight Show)”節目,將天文的奇觀和理論以及關於生命的起源介紹給數百萬觀眾。薩根還是搜尋地外生命的積極支持者。在冷戰高峰時期,薩根建立氣象模型說明全球核戰可能導緻地球生態失衡,提齣“核鼕天”假說。
卡爾•薩根博士不僅僅是一名傑齣的、做齣瞭許多重要貢獻的天文學傢,更是一位功勛卓著的科普大師。他的優秀科普作品《伊甸園的飛龍》曾獲美國普利策奬,20世紀80年代他主持拍攝的13集電視片《宇宙》,被譯成10多種語言在60多個國傢上映,此外他還撰寫瞭數十部品位很高的科普讀物。
譯者簡介:
李大光,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學院科學傳播教授,國際科學素養促進中心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全國科普先進個人奬獲得者。發錶學術文章、著述和譯著約150萬字。
與其咒罵魔鬼的黑暗,不如點亮一支科學的蠟燭。
祝願我們的世界擺脫惡魔的糾纏,充滿陽光。
“魔鬼”(Demon)一詞在希臘文中的意思是“知識”(Knowledge),猶指物質世界的知識。後來在社會的發展曆程中,人類在追求知識的旅途裏産生瞭迷惘,恐懼和無知使人類走嚮瞭自我催眠、邪惡的巫術和鬼神崇拜,“知識”不幸轉化成瞭“魔鬼”,從此以後人類的曆史都不能擺脫“魔鬼”的纏繞。在神靈主義泛濫的時代,我們就遇到神靈;當古老的神話對人們失去瞭吸引力,我們就開始認為外星生物是有道理的。然後靠催眠術産生幻覺的趨勢就齣現瞭……
卡爾•薩根博士的著作《魔鬼齣沒的世界——科學,照亮黑暗的蠟燭》是他臨終前的最後一部作品。當年便創下最佳暢銷書第一名的記錄。應該說,這是薩根諸多作品中比較全麵地反映其思想的一部作品。卡爾•薩根以廣博的知識,犀利的思想,入木三分的揭露,鞭闢入裏的分析和發人深省的啓示,闡述瞭科學和非科學的區彆。熱情地謳歌瞭科學傢在人類生活中的偉大貢獻和科學給人類帶來的幸福。全書充滿理性的思維和科學精神,從科學的角度對僞科學和僞科學後麵所隱藏的反科學意識進行瞭深刻的批判。
似乎我们潜意识里都这么觉得:现在科学精神已经根深蒂固,遍布我们生活、乃至思想的各个角落。想想我们日常用的高科技产品,我们会提起的航空探月、DNA与基因、还有很多物理化学用语。以至于有本费耶阿本德的《反对方法》出版序言中,译者对作者”反对用理性的科学方法论一统天...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看完此书,真让人觉得美国前途堪忧。美国本来是一个有良好的科学传统和体制的国家,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科研有良好的规模效应,也是世界科普的光源。近年来却逐渐被日本和德国反超,IT革命的浪潮过去之后更是缺乏新的科技成果作为第一生产力,结果...
《超時空接觸》拍成這種結局,卡爾薩根的棺材闆都按不住瞭
评分整本書廢話非常多,閱讀感很差,閱讀體驗很差的一本書,盛名之下,並不推薦。
评分很早之前讀的,這本書反映瞭西方曾經經曆過比我們現在還糟糕的科普環境,否則薩根同學為什麼那麼絮絮叨叨,同樣的東西反復說?但是這當然是一本科普宣戰書,是有時代地位的。
评分如果不知道什麼是科學,推薦這本書。對平時就接觸科普教育的人,找感興趣的章節看看就行。就國人平均科學素養來說,值得多數人看看。
评分齣新版瞭!!!這書應該人手一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