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能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中走向统一,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大多数时间内保持了统一,而欧洲却在罗马帝国垮台后始终处于分裂局面,并在16、17世纪之后催生出了现代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就此论题,本书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基 于作者提出的社会变迁理论框架,探讨了前现代中西历史发展模式差异的原因,以及历史社会学研究中的各种方法论问题。
----精彩观点----
以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为主轴的现代化是西方世界的产物。它们在西方的兴起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背后有着西方社会的特殊性,同时也是前现代西方社会各个精英群体长期争斗而产生的非期然性结果。除了西欧,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在近代完全没有自发产生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可能性。
现代化的到来并不象征着西方文明有着特殊的优秀,也不代表着什么历史“进步”。现代化并没有增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历史也不会终结在任何一个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社会体系下。
我们要正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我们既不能像五四运动时期或者是“河殇”时代的知识分子,仅仅因为中国在军事冲突和经济竞争上处于一时的下风就把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贬低得一无是处;也不应该像今天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官员和文化保守主义者,因为中国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就开始飘飘然。
赵鼎新, 1953年生,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历史社会学、社会运动、社会变迁、经济发展与民主转型等。国内出版著作有《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民主的限制》等。
【媒体用稿,请勿转载】 《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或许可以看成是赵鼎新11月将要在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新书《儒法国家:一个解释中国历史的新理论》(The Confucian-Legalist State: A New Theory of Chinese History)的副产品(或曰番外篇)。然则,早在2006年,赵鼎新...
评分部分内容提前试读,包括自序、目录及“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儒法传统与中国崛起”“民族国家在欧洲的兴起”等若干篇文章。回应李约瑟难题,探究中西历史发展分流之谜。http://vdisk.weibo.com/s/tSLlPNeBWP1g
评分这本书本来只是想在图书馆翻一翻,结果还是读完了。总体来说:1、货不对板(题);2、学术批判性值得学习。 最后一章,赵鼎新对目前处于浮躁的中国学者的建议摘抄如下: 1、首先,做学问的真谛在于好奇、认真、执著和社会关怀,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把写一部传世著作作为学问目标...
评分这本书本来只是想在图书馆翻一翻,结果还是读完了。总体来说:1、货不对板(题);2、学术批判性值得学习。 最后一章,赵鼎新对目前处于浮躁的中国学者的建议摘抄如下: 1、首先,做学问的真谛在于好奇、认真、执著和社会关怀,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把写一部传世著作作为学问目标...
评分本以为是赵老师那本即将问世的文明比较巨著的中文前沿版,没想到却是本以前论文的合辑本。浙大出版社这标题忽悠人忽悠的可以。出版商宣传中所谓的对“李约瑟难题”的新解释也不过是赵老师一贯对于加州学派的批判观点。书中的大体内容在他那本《东周战争》里体现的更透彻。尤其...
连着三个星期上了赵鼎新老师的课(27个课时),深感其吐槽能力的强悍,吐槽是建立在庞大知识体系基础上的。
评分#比较并不意味着简化。当历史学家苦苦在古代与现代的话语中寻找最切实的概念界定历史现象的时候,掌握社科工具的学者却把“科层制”“民族主义”等等概念像贴标签一样进行中层乃至微观的历史叙述。这样,你自然会迅速得到无比“清晰”的中西比较图景~
评分有几篇文章非常值得一看,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科学和资本主义,为何中国能大一统,几篇对隔靴搔痒的西方汉学大分流之类的批判和我观点完全一致。不懂西方历史,只能成为钱穆一样的脑残,不懂东方历史只能成为佛兰克这样的白痴,何能比较,以模式而无史料写历史只能成为笑话
评分《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之间的课间休息
评分有些篇目收进来有充数之嫌,总体来讲两篇长文不错,讲东周和民变那两篇很有趣,另外散布其中吐槽继续是亮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