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能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中走向统一,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大多数时间内保持了统一,而欧洲却在罗马帝国垮台后始终处于分裂局面,并在16、17世纪之后催生出了现代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就此论题,本书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基 于作者提出的社会变迁理论框架,探讨了前现代中西历史发展模式差异的原因,以及历史社会学研究中的各种方法论问题。
----精彩观点----
以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为主轴的现代化是西方世界的产物。它们在西方的兴起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背后有着西方社会的特殊性,同时也是前现代西方社会各个精英群体长期争斗而产生的非期然性结果。除了西欧,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在近代完全没有自发产生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可能性。
现代化的到来并不象征着西方文明有着特殊的优秀,也不代表着什么历史“进步”。现代化并没有增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历史也不会终结在任何一个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社会体系下。
我们要正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我们既不能像五四运动时期或者是“河殇”时代的知识分子,仅仅因为中国在军事冲突和经济竞争上处于一时的下风就把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贬低得一无是处;也不应该像今天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官员和文化保守主义者,因为中国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就开始飘飘然。
赵鼎新, 1953年生,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历史社会学、社会运动、社会变迁、经济发展与民主转型等。国内出版著作有《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民主的限制》等。
全书梳理 一、韦伯主义,工具理性和大分流理论: 赵鼎新在全书多次提到马克斯·韦伯,并在首篇文章中就“为韦伯辩护”。可以说全书韦伯主义、和韦伯所提出的的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的探讨贯穿全书内容,是本书的思想底色。 对于韦伯主义,赵鼎新较为旗帜鲜明的给出了他的认识,即...
评分这本书本来只是想在图书馆翻一翻,结果还是读完了。总体来说:1、货不对板(题);2、学术批判性值得学习。 最后一章,赵鼎新对目前处于浮躁的中国学者的建议摘抄如下: 1、首先,做学问的真谛在于好奇、认真、执著和社会关怀,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把写一部传世著作作为学问目标...
评分全书梳理 一、韦伯主义,工具理性和大分流理论: 赵鼎新在全书多次提到马克斯·韦伯,并在首篇文章中就“为韦伯辩护”。可以说全书韦伯主义、和韦伯所提出的的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的探讨贯穿全书内容,是本书的思想底色。 对于韦伯主义,赵鼎新较为旗帜鲜明的给出了他的认识,即...
评分观点新颖给力,难得得是叙述没有僵硬的学术模板,个性明显
评分想起了基友的话:“老赵批加州学派,其实就是给马上去芝大的彭慕兰提个醒:来我的地盘,你不要屌。”......深以为然,嘿嘿~不过其实讨论全球史视野下的加州学派最好的文章,感觉其实是Christopher Isset在《北美中国学》里的那篇,最后几段有一句话真是振聋发聩(黄宗智的学生真是N多叛出师门的——请将此视作表扬)!期待老赵方法论的书......
评分连着三个星期上了赵鼎新老师的课(27个课时),深感其吐槽能力的强悍,吐槽是建立在庞大知识体系基础上的。
评分《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之间的课间休息
评分从体例上说,即使是论文访谈结集,重复也未免太多,是故,此书不值得买,图书馆翻阅即可。第二,此书优点在于把最核心几个中西思想史问题,以一种清晰的理论性方式罗列和概括清楚,但也止于此。不客气说,如果这就是社会思想史领域卓有见识的重要学者,那么这样社会学研究被历史学家或者哲学家看不起是太自然不过的,恐怕更要被理科学者看不起。更有意思的是,简陋到至多二元方程复杂性的写作,既然还好意思称“福柯、布尔迪厄”为“之辈”,那赵鼎新最多只能算是“之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