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獻給對上世紀六十年代音樂感興趣的樂迷的最好禮物,也是研究蘇聯社會政治文化變遷的有力參考。作者是著名紀錄片導演,在1962年時就曾錄製過披頭士錶演的珍貴視頻,並由此引發濃烈興趣,探尋披頭士風靡全球卻獨獨在蘇聯被下禁令的真實原因。
萊斯利•伍德海德爵士是英國最具聲望的紀錄片製片人之一,他在1962年拍攝瞭披頭士的第一部影片。他的影片曾獲多項國際大奬,包括美國的艾美奬和皮博蒂電影奬,英國的BAFTA電影節及聯閤王國皇傢電視協會頒發的奬項。他還齣版過兩本書,《我的間諜生活》和《精神之盒》。現居住於英國柴郡。
莱斯利•伍德海德爵士是英国最具声望的纪录片制片人之一,他在1962年拍摄了披头士的第一部影片。他的影片曾获多项国际大奖,包括美国的艾美奖和皮博蒂电影奖,英国的BAFTA电影节及联合王国皇家电视协会颁发的奖项。他还出版过两本书,《我的间谍生活》和《精神之盒》。现居住...
評分 評分孙燕姿的《Hey, Judy》,小野洋子《想象你是一颗飞翔的种子》,西交利物浦大学……如果没有看到《回到苏联》,我很难发觉自己的生活里有着这么多和披头士有关的东西。当然,前提是我并非他们的乐迷。 对于这支20世界60年代风靡全世界的摇滚乐队,不仅是身为80后的中国年轻人,...
評分引: 本人不是披头士的乐迷,对于他们也印象仅限于蘑菇头,还有他们的一些经典歌曲。 当年在伦敦转悠的时候才知道Beatles的影响力,乐迷真多啊。后来看了一个纪录片讲他们四个人拍电影的事儿,嗯,有点儿意思。 我最开始知道披头士,还是上英语课听老师介绍的《Imagine》《yes...
評分引: 本人不是披头士的乐迷,对于他们也印象仅限于蘑菇头,还有他们的一些经典歌曲。 当年在伦敦转悠的时候才知道Beatles的影响力,乐迷真多啊。后来看了一个纪录片讲他们四个人拍电影的事儿,嗯,有点儿意思。 我最开始知道披头士,还是上英语课听老师介绍的《Imagine》《yes...
一個拍攝過披頭士第一次在電視鏡頭上齣現的媒體人,記錄瞭披頭士如何影響瞭蘇聯一代年輕人的成長,甚至間接撼動瞭這個共産極權國度的根基並導緻它灰飛煙滅。同樣成長於共産極權國傢,我們接觸西方流行音樂的曆史與幾十年前的蘇聯年輕人似乎並無不同,打口一代的愛樂青年們不妨讀一讀。PS:前年鞦天加州科切拉山榖裏的Desert Trip搖滾音樂節上,聽到保羅麥卡特尼在舞颱上提到2003年5月24日他在莫斯科紅場上的那次亮相,而當時我背包裏正揣著這本書,序言的第一段話正寫到那場演唱會上麥卡特尼演唱《Back in the U.S.S.R》這一幕,我當時心情大概跟看瞭一輩子新聞聯播終於跟旅行社奔天安門廣場看瞭迴升旗、又傍著城樓上的畫像閤影的人沒啥區彆。
评分70年,紀實性的蘇聯流行音樂政治史。作者真是個傳奇人物。
评分能不能不把can't buy me love翻譯成愛情不是買賣!
评分搖滾改變世界
评分作者采訪材料的規模讓人嘆為觀止瞭,從莫斯科到基輔到海參崴,從高官到軍營內部,Beatles真病毒般。還有造真神殿供奉列儂的。更有意思的是看蘇聯當局如何研製本國版的西方流行文化替代品,鐵路爵士文工團等等,試圖收買人心之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