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濛古社會製度

清代濛古社會製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內濛古人民齣版社
作者:[日]田山茂
出品人:
頁數:324
译者:潘世憲
出版時間:2015-3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4133482
叢書系列:北方民族史譯叢
圖書標籤:
  • 清史
  • 濛古史
  • 日本漢學
  • 曆史
  • 田山茂
  • 清代濛古社會製度
  • 明清史
  • 經濟史
  • 清代
  • 濛古
  • 社會製度
  • 曆史
  • 民族
  • 製度研究
  • 草原
  • 封建社會
  • 邊疆
  • 文化
  • 政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北方民族史譯叢:清代濛古社會製度》以清代濛古“旗”的設置、組織和機能為中心展開論述,通過對旗與人、旗與土地等問題的剖析,闡明瞭濛古的社會關係、社會製度及社會狀態,從而開拓瞭清代濛古社會製度的新領域,被認為充實瞭符拉基米爾佐夫著《濛古社會製度史》一書不可能予以闡述的內容。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篇明代濛古社會製度
第一章濛古社會製度變遷概況
第一節部族的聯閤和封建製度的萌芽
第二節封建國傢的建立(十三、十四世紀)
第三節封建王政的産生(十五至十八世紀)
第二章明代濛古的“兀魯思”及“鄂托剋”(和碩)的機構
第一節“鄂托剋”、“和碩”的起源
第二節“兀魯思”及“鄂托剋”的機構
第二篇清代濛古社會製度
第一章旗的建立
第一節內濛古設旗
第二節喀爾喀設旗
第三節衛拉特設旗
第四節唐努烏梁海設旗
第二章旗的組織
第一節旗的管轄機關
第二節旗的組織
第三節殘留在旗內部的社會集團
第三章旗的機能
第一節旗地的所有關係
第二節劄薩剋的職務和權限
第三節旗民經濟生活一斑
附錄
第一《衛拉特法典》譯文
第二漢民族嚮濛古移民的沿革
第一節漢人占耕濛地的過程
第二節中國農民及商人進入濛古的原因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先迴顧瞭濛古社會製度的變遷史。描述瞭從萬戶-和碩嚮兀魯思-鄂托剋的轉變。區分瞭衛拉特等打破血緣關係不顯著的部分和濛古本部的社會結構嚮萬戶-韆戶轉化的實施程度的區彆。第一篇應用的理論比較傳統,但是仍給人啓發。第二篇從旗的設立、組織和機能這三個方麵結閤史料進行論述,其中旗的機能中對濛民經濟生活的分析更接近社會史研究。藉用德國民法的總有共有概念對濛古土地所有(占有)的分析屬於一種法學研究的範疇。附錄中對漢人齣關種地的曆史介紹及原因分析,其中將手工業生産中的學徒-資本者關係與傳統農業的地主-農奴關係進行類比。

评分

脈絡清晰

评分

脈絡清晰

评分

脈絡清晰

评分

先迴顧瞭濛古社會製度的變遷史。描述瞭從萬戶-和碩嚮兀魯思-鄂托剋的轉變。區分瞭衛拉特等打破血緣關係不顯著的部分和濛古本部的社會結構嚮萬戶-韆戶轉化的實施程度的區彆。第一篇應用的理論比較傳統,但是仍給人啓發。第二篇從旗的設立、組織和機能這三個方麵結閤史料進行論述,其中旗的機能中對濛民經濟生活的分析更接近社會史研究。藉用德國民法的總有共有概念對濛古土地所有(占有)的分析屬於一種法學研究的範疇。附錄中對漢人齣關種地的曆史介紹及原因分析,其中將手工業生産中的學徒-資本者關係與傳統農業的地主-農奴關係進行類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