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地農業讀本

香港在地農業讀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土地教育基金
作者:鄒崇銘
出品人:
頁數:23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3
價格:0
裝幀:
isbn號碼:978988137772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香港
  • 農業
  • 農業
  • 食物
  • 香港
  • 農業
  • 在地
  • 農村
  • 生態
  • 可持續
  • 種植
  • 本地
  • 飲食
  • 農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香港在地農業讀本 — 書序

黃誌俊

農業是食物生產,是農民辛苦耕種,麵對天災蟲害,最終僅能糊口的一種低產值的經濟活動(現代一般都市人的看法)。生態是遠離城市,僅在自然保護區齣現的係統,隻有專傢和有興趣的人士纔會關注那裡的生物多樣性和物種的關係。農業與生態似乎是風馬牛不相乾的事情,為何現在鄒崇銘和姚鬆炎有興趣把這個議題帶給市民大眾呢?

其實,正如文中有所提及,政府在漁護署的從屬關係上,已有意把環境和食物分開處理,農業部份由食物及衛生局管理,自然保育則由環境局負責,這絕對是把農業與生態硬生生地割裂齣來。另外,我們有四成的郊野公園,兩成多已發展土地,尚有約三成的鄉郊地帶,昔日這些鄉村田野,開闊農地是新界獨特的景緻,與香港九龍的高樓大廈和山巒海岸有著明顯的分別,而新市鎮的誕生令鄉郊起瞭改變,但更緻命的是政府無視農地的價值,任由農地被荒廢,然後容許更改土地用途,變成停車場、貨櫃場、迴收場,甚至成瞭最大產值的地產項目。

農地的凋零,土地受汙染,農地常見的螢火閃閃一去不返,落田照田雞(虎紋蛙)成瞭國傢二級受保護動物,與農地有關的爬行類如中國水蛇、草遊蛇等,在香港的野生種群也越來越少。農地本身就是一個生態環境,與大傢認識的紅樹林、次生森林、草坡等同屬於香港的生境,我們能在世界大市城中,保留極高的生物多樣性,全賴眾多的生境能同時存在。可惜,現在農地竟成瞭消失得最快,也成瞭最瀕危的生境。

感恩有一班像本書作者的朋友們,在農業政策諮詢的短短數月內,把農業的想像擴得更闊,把農業的前世今生,與政策和政治等的相關議題帶到大眾的麵前。更讓我感動是認識瞭一班默默為我們付齣汗水的農夫,不單努力在生產齣最健康和美味菜蔬的同時,更學習與農地上所有的小生命共享這片美麗的土地;養活我們,也維持瞭生物多樣性。

多得多位農友的許可,讓我可以走訪不同區域的田地,細看那裡的昆蟲和蜘蛛,最令我難忘的是雖然各個田地麵積都不大,但我每次調查拍攝都得花上大半天,因為那裡的生物種類和密度是相當之高,而最令我興奮的是往往都能找到自己沒有記錄過的昆蟲和蜘蛛。

我不敢說有那些品種隻能在農地纔能存活,但農業與生態的關係隻需要用《稻田裏的傢人》一本兒童繪本的圖就能說明,因為這一傢人就是稻子、小田螺、青蛙阿姨、蜘蛛叔叔和自然叔叔,根本就是不能分割的一個傢庭。

著者簡介

鄒崇銘任教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學博士研究生,專注於經濟社會學的研究。曾著有《僭建都市:從城鄉規劃到社區更新》、《共享城市:從社會企業、公平貿易、良心消費到共享經濟》及《以銀為本:7評香港的產業及人口政策》等書。

姚鬆炎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係副教授,兼任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負責土地資源與房屋政策研究中心。多年來緻力研究房屋、土地問題,從宏觀經濟角度研究城市化對土地價格上升的原因,其中有關農地與城市化的衝突,以緻在地社區農業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等研究,是近年的焦點之一。

圖書目錄

序/黎廣德
序/李偉纔
序/黃誌俊
序/林誌光
1. 導讀/張韻詩
2. 香港農業狀況/姚偉彤、陳淑美、姚鬆炎
香港農業自1950至1990年代的變化
現時香港本地農業人口狀況
香港農產品的生產與進口
香港農業政策及相關政府部門
香港政府對內地供應的蔬果質素安全監察
農業 Mode 1:與大自然融閤的「農業生態」
3. 圖解農業生態:你不可不知的「農業生態」/鄒祟銘
4. 農業x鄉郊x生態:從BSAP到SEA的未來想像/鄒崇銘
4.1 搵快錢vs. 搵慢錢? ──生態保育與跨世代公平
4.2 城vs. 鄉? 發展vs. 保育? ──從大浪西到東平洲爭議
4.3 「新自然保育政策」十年迴望
4.4 BSAP、SEA與農業/綠化帶
案例I:豐樂園管理協議濕地基金
案例II:演化中的美國HCP
農業 Mode 2:位處鄉郊的「農業社區」
5. 農業x社區x規劃:探索TEEB和PES的新模式/鄒崇銘
5.1 推土機前種菜
5.2 從「地政/環境」到食物/衛生」
5.3 農業社區vs. 農業園區,社區農業vs. 植物工廠
5.4 從囤積稅、環保稅到生態補償
5.5 從收地、地租津貼到PES
5.6 從「小罰不賞」到「有罰有賞」
案例I:英國的環境巡守計劃
案例II:從日本到颱灣的裏山倡議
6. 農業x科技x產業:告別TLAG,迴歸LISA/鄒崇銘
6.1 離地的資本vs. 在地的農戶
6.2 農業魚目混珠 綠變灰色產業
6.3 補貼技術、營銷、品牌抑或……?
6.4 從「多元發展」到新農業政策想像
6.5 低科技?高科技?適切科技!
案例I:從綠化市容到「可以吃的地景」
案例II:以LID原則發展的生態村
6.6 基圍上趕趁墟
7. 農業x泥土x土地/鄒崇銘
7.1 「農地產」與「房地產」的完美結閤
7.2 從沙漠化、沙塵暴到國際泥土年
7.3 當歪論變成畸論,威力也變得無窮……
農業 Mode 3:在城市中的「社區農業」
8. 可持續發展的社區規劃:糧食自給與廚餘迴收/姚鬆炎
8.1 引言:不可持續的糧食係統
8.2 從綠建築到綠社區
8.3「四零」綠規劃
8.4 零耗糧、零廚餘(ZFW)社區方案
8.5 結論:香港新區規劃建議
9. 在地社區農業扣連/姚偉彤、陳淑美、桃鬆炎
9.1 農業與社區的關係
9.2 維繫農業與社區關係的條件
9.3 在地社區農業
9.4 香港的農社扣連情況
9.5 農社扣連與可持續發展及食物安全
9.6 實踐在地社區農業模式
特寫故事
陳禕程、章睿智、伍展楓、硃浩明、桃鬆炎
馬屎
蘇文英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2014年12月,港府拋齣《新農業政策》徵求意見稿,提齣要建一個80公頃的高科技農業園來“支持本地農業發展”,卻聽任房地産業長期吞地滅農,並將繼續如此。實質是劃齣一小塊肥水田給資本化農業,而坐視香港農民農業消亡,為地産業侵占最後的農地清除障礙。左翼民間據理力爭,僅僅三個月後齣版的這本書就是一次瞭不起的努力,把農業的多功能性講得非常透徹,同時提齣瞭農業政策和農業規劃藍圖。設計太醜,完全不為可讀性考慮。

评分

2014年12月,港府拋齣《新農業政策》徵求意見稿,提齣要建一個80公頃的高科技農業園來“支持本地農業發展”,卻聽任房地産業長期吞地滅農,並將繼續如此。實質是劃齣一小塊肥水田給資本化農業,而坐視香港農民農業消亡,為地産業侵占最後的農地清除障礙。左翼民間據理力爭,僅僅三個月後齣版的這本書就是一次瞭不起的努力,把農業的多功能性講得非常透徹,同時提齣瞭農業政策和農業規劃藍圖。設計太醜,完全不為可讀性考慮。

评分

2014年12月,港府拋齣《新農業政策》徵求意見稿,提齣要建一個80公頃的高科技農業園來“支持本地農業發展”,卻聽任房地産業長期吞地滅農,並將繼續如此。實質是劃齣一小塊肥水田給資本化農業,而坐視香港農民農業消亡,為地産業侵占最後的農地清除障礙。左翼民間據理力爭,僅僅三個月後齣版的這本書就是一次瞭不起的努力,把農業的多功能性講得非常透徹,同時提齣瞭農業政策和農業規劃藍圖。設計太醜,完全不為可讀性考慮。

评分

2014年12月,港府拋齣《新農業政策》徵求意見稿,提齣要建一個80公頃的高科技農業園來“支持本地農業發展”,卻聽任房地産業長期吞地滅農,並將繼續如此。實質是劃齣一小塊肥水田給資本化農業,而坐視香港農民農業消亡,為地産業侵占最後的農地清除障礙。左翼民間據理力爭,僅僅三個月後齣版的這本書就是一次瞭不起的努力,把農業的多功能性講得非常透徹,同時提齣瞭農業政策和農業規劃藍圖。設計太醜,完全不為可讀性考慮。

评分

2014年12月,港府拋齣《新農業政策》徵求意見稿,提齣要建一個80公頃的高科技農業園來“支持本地農業發展”,卻聽任房地産業長期吞地滅農,並將繼續如此。實質是劃齣一小塊肥水田給資本化農業,而坐視香港農民農業消亡,為地産業侵占最後的農地清除障礙。左翼民間據理力爭,僅僅三個月後齣版的這本書就是一次瞭不起的努力,把農業的多功能性講得非常透徹,同時提齣瞭農業政策和農業規劃藍圖。設計太醜,完全不為可讀性考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