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段历史的全景,更多的是一个纯朴、执拗的知识分子的一生写照。老人最后的追问,当年他究竟应不应该活下来?答案存在于我们心中。《季羡林代表作系列:牛棚杂忆》已经使一个简单的符号幻化成一个鲜活的人,印象中的这位老人不是别人口中崇高的“大师”,而是一个有爱、有恨、会笑、会哭的老者,就像那些在公园里常常看到的白发苍苍、积淀了岁月的悠然老人,真切而平凡。
季羡林,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让我踌躇阅读的一本书。 字里行间透出的匪夷所思和腕骨之痛在季老“风趣自嘲”的笔锋下喷涌而出,甚至中间部分章节的重复描述都能体会出老人那种情不自禁的悲痛和彷徨。虽然读过《血色青春》系列并听过老一辈关于昆明当时的种种“禽兽现象”,但季老的这种幽默平...
评分柴静在方所的讲座中提起顾准,“那时候腹中空空,只有报章杂志之学,却喜欢对人对事空发议论,现在想起来,不免可笑。”这句话反复听了几遍,像在说自己。 眼睛容纳的越来越多,越是看不清楚事物的实质。空间微博信息云云,哪样是真是假,无法给出什么有用并且说出不怕说...
评分寂寞无处不在,唯一这一刻,我留住了自己 之前未曾拜读过这一位经历了1911-2009近百年的世纪老人-季老的作品,多是怕自己理解不了他那温厚的笔墨,那哲学家的豁达思想,那“非人”的折磨过去,怕自己会隔着纸张也受不住那般情景,而今,在自己特别想要了解那十年的始末之时,有...
评分书名是《牛棚杂忆》,实际还包括了《书斋杂录》和《病榻杂记》两部分,不过,只看《牛棚杂忆》就够了。 季老的杂忆,把绝大多数的人名都抹去了。可是越是这样,越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倒想刨根问底的挖出那些当时的风云人物来。就像季老写的,很想知道那些当时打打抄抄的浪尖上的...
评分如果还有人给文革翻案,就应该让他看看这本书
评分我想笑,季老笔下那些异人实在冥顽愚蠢,以致严谨了一辈子的学者想认真作个检讨都找不到实打实的机会。可这笑声勉强,再轻描淡写的讽刺亦传递出不能承受之重的意味。我想哭,那令季先生永世不能忘记的场景,奄奄一息的老教授躺在床板上花尽其最后一丝精力竖起耳朵听着门外点到自己的名字,配合地喊一声到的场景……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掉。我几次想合上书本,但是我知道必须看它下去。因为季先生说他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让中国的年轻人了解曾经发生过什么,用感受到的感受握住自己的良心。回家的路上,伴着有力的音乐,我挺直腰板直视着远处的绿叶和蓝天,走出自己的节奏。回想起书中的种种,这一切多么值得珍惜。可是,难道这本来不应属于我么?当然,自然与人类本就彼此钟情属于对方。可是磨难从何而来呢?难道它就该属于那些无辜无助的人么?
评分2014年5月24-25日读。2014-164。
评分看的其实是这一版。标注在最初那一版中。大二跳蚤市场购。
评分2014年5月24-25日读。2014-16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