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与印度人

中国人与印度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尚会鹏
出品人:
页数:3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5-2
价格:6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680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印度
  • 人类学
  • 文化对比
  • 艺术设计
  • 社会科学
  • 文化比较
  • 感兴趣
  • \
  • 文化比较
  • 民族性格
  • 历史背景
  • 社会习俗
  • 语言差异
  • 生活方式
  • 思维模式
  • 地域特征
  • 交流差异
  • 价值观对比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人与印度人: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是一部比较研究著作,分为“上篇 观念文化传统”和“下篇 社会文化传统”两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了印度的宗教传统、佛教在中印两国的命运、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两国的审美传统和思维方式差异及科学技术传统,下篇主要讲述中印两国的亲属集团、婚姻、性文化、道德、社会群体的凝聚与分离、政治文化传统和对外反应模式。

作者简介

尚会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1953年12月生于河南省开封县,1978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1981年北京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留北大任教至今。

目录信息

绪章
一 “文化”、“传统”与“人
二 “传统”的构成及嬗变
三 “传统”的分类
四 研究方法:“基本假设”与比较的方法
五 目的:跨文化理解的尝试
上编 观念文化传统
第一章 宗教传统
一 “超自然中心
二 神明的性格
三 印度教之“梵”与道教之“道
四 讨论
第二章 佛教在中印两国的命运
一 佛教在两国的命运
二 佛教在印度的消亡和在中国兴盛的原因
三 佛教在中国的变异及其原因
四 讨论
第三章 解脱与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
一 解脱
二 “四生活期”与理想人生的设计
三 理想人生的设计与个人的实际生活
四 讨论
第四章 审美传统
一 神与自然
二 “味”与“神韵
三 抽象与具象
四 “动”与“静
五 简洁与冗繁
六 讨论:对今天的影响
第五章 思维传统
一 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 自我、他我与普遍自我
三 空想与现实
四 “形而上”与“形而下
五 服从普遍真理和获得确实感
六 讨论
第六章 科学技术传统
一 印度科技的主要成就及科技传统的特点
二 中国科技的主要成就及科技传统的特点
三 文化传统与科技发展:东西方科技的不同道路
四 讨论
下编 社会文化传统
第七章 亲属传统
一 印度教徒的亲属体系:与中国人亲属体系的相似之处
二 印度教徒亲属集团的特点
三 宗族组织
四 讨论
第八章 婚姻传统
一 对妇女和婚姻的看法
二 嫁妆与彩礼
三 “萨蒂”制度与守寡制度
四 种姓制度对婚姻的影响
五 近代以来的妇女运动与妇女地位的变化
六 讨论
第九章 性文化传统
一 一个假设
二 性与神
三 崇拜与恐惧
四 纵欲与禁欲
五 艺术与性
六 性文化传统的影响:印度强奸案引发的思考
七 讨论
第十章 道德传统
一 道德主体
二 “债”与“恩
三 “法”与“报
四 “耻”与“心惑
五 “泛道德主义”与“超道德主义
六 讨论
第十一章 社会群体的凝聚与分离
一 文化传统与社会群体的凝聚
二 地缘群体的凝聚
三 民族群体的凝聚
第十二章 政治文化传统
一 社会运动的特点
二 对帝王的态度
三 “婆罗门至上”与“皇权至上
四 “大民主”与“小民主
五 讨论: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
第十三章 对外反应模式(古代)
一 共同的命运:来自北方“行国”的挑战
二 不同的反应方式:积极抵抗与消极抵抗
三 挑战者的命运:同化与并立
四 一般效果:凝聚与分裂
第十四章 对外反应模式(近代)
一 政治上的双重作用:统一与分裂
二 意识形态的撞击
三 “条约港”的不同作用
终 章 走进21世纪的亚洲两巨人
一 亚洲两巨人的崛起
二 意识形态传统与社会发展
三 社会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
四 对一种新文明的期待
主要参考文献
索 引
一 拼音文字词汇
二 汉语词汇
初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次读中印文化比较的书,很不错

评分

只觉得自己在印度看的还是太肤浅了。

评分

本人对印度文化很感兴趣。和《人类简史》一起读的,经常把这两本书的内容搞混。发现尚会鹏在观点和论据的提出方面做的比《人类简史》的作者要好,他自己也曾在印度生活过一段时间,只不过《人类简史》更畅销而已。姜还是老的辣啊。

评分

只觉得自己在印度看的还是太肤浅了。

评分

中国与印度有着诸多相似,但也有这更本的不同。这种比较,让我们更好,更深刻的认识自己的缺点。不得不承认,过去若干年经济取得的经济成就,以及对印度偏见造成了我们完全忽视了印度的诸多优点。我们总是批评西方国家对我们偏见,可我们看待印度等经济国力落后的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唯愿我们睁开眼、敞开心、敢于面对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