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一個人口不到兩萬的農業小鎮,名字取自於那條流經當地的小河。
從萊茵河輾轉俄亥俄河榖擴張近百年後,1952年,世界三大化工巨頭——汽巴、嘉基和山德士——來到湯姆斯河鎮,成為當地最大的私人雇主,也使小鎮發展成全美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1957年,鎮上的供水係統第一次檢測齣瞭化學汙染物。
1967年,對鎮上的供水係統做齣調查後,當地水務公司和化工廠達成秘密協議,並發布調查結果:“鎮上的飲用水絕對安全。”
1974年,居民再次發現飲用水味道不對,當地報紙開始關注汙染和健康的“傳聞”,縣衛生部調查後不瞭瞭之。1975年,公司再次做齣迴應:“飲用水絕對安全。”
1982年,13歲的蘭迪被確診患上瞭成神經管細胞瘤。紐約醫院的醫生發齣感慨:“又一個從湯姆斯河鎮來的。”當地居民談癌色變。此後,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介入調查。
1984年,汽巴-嘉基排汙管道破裂,天機泄露。
1986年,新澤西州衛生部展開全麵調查。
1991年,汽巴-嘉基關閉瞭湯姆斯河鎮的排汙管道。1996年,湯姆斯河鎮化工廠關閉。1997年,瑞士總部把化工生産遷移到瞭中國和印度。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産品生産國和使用國。1996-2010年,中國的苯、乙烯和硫酸的産量翻瞭兩番。巴斯夫,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在中國有7000名員工和40傢工廠。陶氏化學,在中國有4000名員工和20傢工廠。
作者簡介:
丹•費金,紐約大學新聞係副教授,阿瑟•卡特新聞研究院“科學、健康和環境報告項目”主任。費金曾擔任《華盛頓新聞報》環境記者長達十五年,兩度獲得普利策新聞奬;他關於癌癥流行病學的文章,榮獲美國科學促進會科學新聞奬,美國國傢科學作傢協會社會科學奬;2013年齣版的《湯姆斯河——一個美國“癌癥村”的故事》,獲2014年非虛構類普利策圖書奬、2014年蕾切爾•卡森奬等多個奬項。
譯者介紹:
王雯,筆名“白鳥”,環境科學博士,高校教師,科學傳播團體“科學鬆鼠會”成員,《冷浪漫》作者之一。作品發錶於《新發現》、《瞭望東方周刊》等多傢刊物。
文章来源: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54831)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2015-07-21 18:20 来自 文化课 字号 美国纽约大学新闻系副教授、环境记者丹•费金历时7年,将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癌症村”汤姆斯河镇的案例写成纪实作品《汤姆斯河:科学与救赎的故事...
評分 評分孩子是每一个家里的幸福,他们本应该有着无比快乐的童年,本应该有着无忧无虑的笑容。可是出生在汤姆斯河的他们却是无比可怜,身患癌症,受着病痛的折磨,每一个家庭也随着他们的不幸而痛苦。 《汤姆斯河》属于纪实类文学,讲述着一个真实的记录,本书一一揭开他们的面容。为...
評分 評分1. 读前我也很是怀疑,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化工厂污染地下水导致居民癌症这么简单的事情是如何写出500页的书也是如何获得普利策奖的。读后不得不感叹,这个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无论是污染的发生,还是癌症真相的揭露,就像锁链一样有万千个环节共同作用而成的。对于污...
同樣是令人心情壓抑的美國紀實報告,這本讀起來比同係列的窮忙好很多,果然文筆相當重要……
评分第二遍讀瞭,依然讀的很慢,這還是在有一定的毒理學和流行病學的背景下。 作者的野心很大,敘述遠遠超越案例本身,而是延伸到醫學史,政策發展,化工産業背景等。采訪對象高達140多人 (突然想到我畢業論文也采訪瞭120多人,結果啥書也沒寫齣來)這是一個跨越幾十年,對當地傢庭,小鎮曆史,跨國化工巨頭,國傢的化學汙染物管理製度,法律體係等等都影響深遠的恢弘案例。鬆鼠會的白鳥翻譯的也很好。推薦。
评分一係列人為和錯誤造成瞭這場悲劇,政府的監管不力和信息不透明擴大瞭悲劇,現代統計學和病理研究的短闆和矛盾又在這裏呈現,濃縮在這麼小一個鎮子裏是這裏所有人的不幸,雖然悲劇警醒瞭很多人和國傢,可悲劇還在一再上演……
评分同樣是令人心情壓抑的美國紀實報告,這本讀起來比同係列的窮忙好很多,果然文筆相當重要……
评分一係列人為和錯誤造成瞭這場悲劇,政府的監管不力和信息不透明擴大瞭悲劇,現代統計學和病理研究的短闆和矛盾又在這裏呈現,濃縮在這麼小一個鎮子裏是這裏所有人的不幸,雖然悲劇警醒瞭很多人和國傢,可悲劇還在一再上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