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法律思想史

先秦法律思想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馬作武
出品人:
頁數:384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
價格:5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110580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法律史
  • 法學
  • 法製史
  • 科普
  • 法傢
  • 文史社科
  • 文化研究
  • 先秦法律思想史
  • 法律思想
  • 中國古代法律
  • 先秦時期
  • 法傢思想
  • 儒傢思想
  • 曆史研究
  • 思想史
  • 法學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約38萬字,在廣泛搜羅先秦子書各傢注本,並充分吸收現代學者學術見解的基礎上,重新審視和拓展先秦諸子法律思想研究的空間,取得瞭巨大收獲,幾乎於每一子身上都有新的發現,形成瞭新的觀點。如孔子“復禮”所含的法律秩序訴求、孟子人性論涵攝的平等意蘊、墨子“兼愛”與“尚同”的內在矛盾與統一、楊硃的個體權利意識、莊子的自由平等觀、慎到“因任自然”的法治理論、商鞅重刑主義的根源、韓非“以法為教”的專製本質等等,這些觀點置諸當下的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領域,都不失其新穎性和獨到處。

本書在某種程度上彌補瞭法律思想史研究與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整體研究脫節與滯後的缺憾,填補瞭諸多學術上的空白。

著者簡介

馬作武,1960年齣生於湖北省大冶市。先後就讀於中國政法大學(1979年)、武漢大學(1986年)、北京大學(1991年),分彆獲得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3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兩年,係中國法律史學科第一位博士後研究人員。現為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律史研究所所長,青海民族大學“昆侖學者”特聘教授。主要講授中國法律思想史、中國法製史、傳統法律文化等課程。主要著作有:《清末法製變革思潮》、《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中國法律思想史綱》、《思辨錄》等。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編緒論
第一章研究態度、範疇與方法
第一節態度與立場
第二節對象與範疇
第三節方法與材料
第二章中國學術思想的起源、興盛及其特質
第一節巫史文化:中國學術的源頭
第二節禮樂文化與王官之學
第三節學術傳統及其特性
第四節中國傳統學術思想的本質
第五節先秦學術思想的興盛與法律思想的特質
第二編儒傢法律思想
第一章“儒”之原本與儒學之興
第一節“儒”之原本
第二節儒學之興
第二章孔子
第一節忠君尊王
第二節“正名”以重構等級
第三節“復禮”與秩序訴求
第四節“為政在人”的人治論
第五節政治、倫理與社會規範一體化的“仁”說
第六節刑法觀
第七節道德與法律
第八節訴訟觀
第九節小結
第三章孟子
第一節君主論與人治觀
第二節“仁政”之施
第三節性善論與人的價值觀
第四節民貴君輕說與暴君放伐論
第五節刑法觀
第六節義利之辨與經權之辨
第七節小結
第四章荀子
第一節尊君崇王
第二節“人治”論
第三節“正名”說與專製論
第四節性惡論與禮、法起源觀
第五節隆禮重法
第六節刑法觀
第七節小結
第三編墨傢及道傢法律思想
第一章墨傢及其思想特點
第一節“顯學”之墨
第二節墨傢思想之要
第二章墨子
第一節揭批現實之惡
第二節立“天誌”為“法儀”
第三節“兼愛”與平等意識
第四節兼愛交利與權利意識
第五節“尚賢”與平民參政
第六節“尚同”與君主專製觀
第七節刑法觀
第八節小結
第三章道傢及其思想
第一節“隱君子”道傢
第二節道傢思想之要
第四章老子
第一節“道法自然”
第二節辯證法與“君人南麵術”
第三節“無為而治”的社會政治法律觀
第四節小結
第五章楊硃
第一節個人本位與個體權利及自由意識
第二節名實論與無君觀
第三節小結
第六章莊子
第一節平等意識
第二節自由的意識與錶述
第三節無為的政治法律觀
第四節小結
第四編法傢法律思想
第一章法傢及其思想
第一節法傢概述
第二節法傢的“法”與“法治”
第二章管仲
第一節禮、義、廉、恥,“國之四維”
第二節“相地而衰徵”
第三節“倉廩實則知禮節”
第四節四民分居定業
第五節刑罰觀
第六節小結
第三章子産
第一節“都鄙有章”與“作丘賦”
第二節公布刑法
第三節寬猛並用的刑法觀
第四節不毀鄉校
第五節小結
第四章鄧析
第一節政治傢兼訟師
第二節法律觀
第三節律學鼻祖
第四節小結
第五章慎到
第一節重“勢”說與君主製理論
第二節“尚法”理論
第三節“事斷於法”
第四節立公棄私
第五節小結
第六章申不害
第一節“術”論
第二節“明法察令”
第三節小結
第七章商鞅
第一節曆史進化觀與國傢及法律起源論
第二節“三壹”為本的重法學說
第三節重刑觀
第四節“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第五節小結
第八章韓非
第一節人性自私說
第二節“以法為本”的“治法”
第三節嚴刑重罰
第四節法、勢、術三者結閤
第五節道、君同體與文化專製
第六節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中國法律思想史的入門之書,徵引豐富,腳注比正文好看。 當然,還是一邊聽課一邊看書更有滋味,老馬上課還會交待一些學術八卦,很是有趣。

评分

中國法律思想史的入門之書,徵引豐富,腳注比正文好看。 當然,還是一邊聽課一邊看書更有滋味,老馬上課還會交待一些學術八卦,很是有趣。

评分

導師的書,過後詳細評論

评分

長於較注,失之連貫。

评分

長於較注,失之連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