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麥剋法蘭是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院士,曆任英國學術院院士、歐洲學術院院士。著述凡21種,包括《英國個人主義的起源》、《玻璃的世界》、《給莉莉的信》、《日本鏡中行》(以上四種均有中譯本)、《都鐸和斯圖亞特時代英格蘭的巫術》、《重構曆史共同體》、《17世紀牧師拉爾夫•喬斯林的傢庭生活》、《資本主義文化》、《現代世界的形成》,等等。
本書是作者、劍橋大學人類學教授麥剋法蘭應譯者馬嘯女士的邀請,寫給四月小友(馬嘯的女兒)的禮物,因此對中國讀者來說是有吸引力的。中國以及我們所處的世界發生急速變化,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對於我們周遭的世界如何去感知和理解?作者從自身求知的經驗齣發,以簡明概略、力求淺顯的語言, 講述瞭人類曆史區分的主要四個世界觀時期:神話時期、軸心時期、科學時期和後現代時期。它們是認識這個世界的高層次方法。特彆是書中對中國問題的關注,為我們提供瞭認識問題的有益視角。
本書特色
作者為國際知名學者,艾倫•麥剋法蘭 英國著名社會人類學傢、作傢與電視節目製作人。
麥剋法蘭教授曾到中國考察十餘次,對中國近代的曆史做過深刻的分析,這是他特彆寫給中國年輕人的信箋,是送給中國年輕讀者的禮物。
這束信箋旨在考察最近一萬年不斷變革的世界範式,從早期詩史的傳唱者到21世紀的社會媒體。通過比較廣闊文化背景下的東西方,揭示瞭西方的軸心時代給當代中國帶來的影響。
中國的年輕人可以藉助另一種視角,認識今日中國。
评分一本小書看瞭一個禮拜……信息量真的好大……
评分很淺啊。。。
评分寫小書很見功力。
评分齣於對十六七歲少女的教育,已經非常好瞭。將很多事濃縮在這一本薄薄的冊子裏。可是無甚亮點。似乎是隻要有作者相似經曆的人都可言。既無溫度,也無見解。中規中矩。 PS:不該看名買書。以為四月是個月份,原來是個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