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曆》、《在天涯》精選瞭北島1972~2008年間的二百首詩歌。以1989年去國為界分為上下捲,本書為上捲。北島的詩歌冷峻、思辨,有很強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總是在悖論與斷裂中探尋乃至拷問著人類、時代乃至自我的真理與價值。北島三十餘年的詩歌寫作,不僅記錄瞭他個人的生命史,同時也是一個時 代的思想史,是當代中國文學的見證與高峰。
北島,原名趙振開,1949年生於北京。做過建築工人、編輯、自由撰稿人。1978年在北京創辦文學雜誌《今天》,擔任主編至今。自1987年起在歐洲和北美居住並任教。獲得多種國際文學奬項及榮譽。作品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現與傢人定居香港。
北岛早期的诗歌继承了艾青的语言形式,虽然他和艾青互相批判,但情绪推动节奏的手段、色调的运用、音量的洪亮等种种特征表明,他确实是在继承艾青或者说十七年文学的传统。这才是北岛的核心,这也让北岛和顾城这样缺乏时代气息的诗人不同,同样和专注于诗艺而非影响现实的多多...
評分北岛早期的诗歌继承了艾青的语言形式,虽然他和艾青互相批判,但情绪推动节奏的手段、色调的运用、音量的洪亮等种种特征表明,他确实是在继承艾青或者说十七年文学的传统。这才是北岛的核心,这也让北岛和顾城这样缺乏时代气息的诗人不同,同样和专注于诗艺而非影响现实的多多...
評分新诗里也算可读。印象最深:明天不在夜的那边,谁期待谁就是罪人,而夜里发生的故事,就让它在夜里结束。 那个时代很完美的注解。 但读的多了,就觉得其天份少了些。颇有些时势造英雄的感觉
評分新诗里也算可读。印象最深:明天不在夜的那边,谁期待谁就是罪人,而夜里发生的故事,就让它在夜里结束。 那个时代很完美的注解。 但读的多了,就觉得其天份少了些。颇有些时势造英雄的感觉
評分北岛大概活在一片巨大的虚空之中。他在虚空中写诗,因而一方面也继续延伸和创造着虚空。这虚空由历史造成,却在历史的反抗者们身上遗存了下来。他们曾是英雄,却在刹那后变成了恶龙。此结论没有任何贬损之意,北岛式的诗歌可能已经或将要被抛弃,但北岛其人其诗仍然很值得尊敬...
用力。僵硬。
评分書做得漂亮。北島相對比較成熟的作品,差不多1983年以前都完成瞭,以後再難以達到這一時期的高度。作為一個詩人,北島旗幟性的作用大於詩歌本身,冷峻是他的特點,同時也是局限。
评分《履曆》確實發揮瞭“履曆”的作用,讀上去也確實恍如隔世——無論是八十年代,還是本科的日子。
评分北島最經典的詩歌都在這本瞭
评分三聯裝幀不錯.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