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曆史的謎底

日本曆史的謎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日]竹村公太郎
出品人:方寸(The Unique World )
頁數:280
译者:張憲生
出版時間:2015-1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70467
叢書系列:櫻花書館
圖書標籤:
  • 日本
  • 曆史
  • 日本史
  • 日本文化
  • 地理
  • 竹村公太郎
  • 日本曆史,地理,人文,社科相關
  • 2015
  • 日本曆史
  • 曆史謎題
  • 古代日本
  • 幕府時代
  • 明治維新
  • 日本文化
  • 曆史研究
  • 東亞曆史
  • 王朝更替
  • 社會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數十年地形與氣象相關領域工作的思考結晶,是從地形、氣象、基礎設施的角度齣發,對日本曆史作齣的全新解釋,或是深入說明,或是推翻成說,或是揭開懸而未決的謎底,同時也準備接受來自曆史學傢的挑戰。

德川傢康如何建都江戶,德川幕府的復仇史,江戶的建設史,日本的近代化變革史,京 都、奈良、大阪、福岡的城市特色,在書中都可以找到前所未有的分析和結論。

【媒體推薦】

作者用權威的檔案將我們的曆史常識成功地顛覆瞭,很有趣,很好玩。

——日本暢銷書作傢 養老孟司

日本的土地基本上是人為而成的,所以日本的曆史可以在土地中發現。

——日本著名博物學傢、作傢 荒俁宏

看地圖,中國和日本的形狀引人遐想。大江嚮東流,對於中華思想彆有意義。日本地形對於日本曆史、日本文明呢?

日本鎖終歸要日本人自己開,地形也是一把鑰匙,開鎖更有趣。可能史學傢不會用這把鑰匙,但到底開沒開開呢?

——旅日作傢、日本齣版文化史研究專傢 李長聲

著者簡介

竹村公太郎,1970年畢業於東北大學工學部土木工學科。同年進入建設省工作,主要從事水庫、河流工程事業的指導工作,曆任近畿地方建設局局長、河川局局長。2002年辭去國土交通省職務,現任河川水岸研究所代錶理事及日本水研討事務局局長。作為一名積極整閤社會資源的活躍評論傢,他從地形、氣象、基礎建設的角度考察日本與世界文明的變革,引起廣泛關注。著有《土地的文明》《幸運的文明》(PHP研究所)、《透視本質的力量——環境、食物、能源》(與養老孟司閤著,PHP新書)、《通過地形破解日本史之謎》(PHP文庫)。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關原之戰勝利後傢康為何立即返迴江戶
與強大敵人的另一場戰鬥
第二章 信長為何要燒毀比睿山延曆寺
地形所透露的真實原因
第三章 源賴朝為何在鐮倉設立幕府
日本曆史上最小的都城
第四章 濛軍最終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濕地挽救瞭日本
第五章 半蔵門真的是後門嗎
德川幕府百年復仇(I)
第六章 赤穗浪士的復仇為什麼能成功
德川幕府百年復仇(II)
第七章 為什麼德川幕府要毀掉吉良傢
德川幕府百年復仇(III)
第八章 四十七浪士為何被埋葬於泉嶽寺
德川幕府的百年復仇(IV)
第九章 為什麼德川傢康進入江戶之後要開鑿小名木川
控製關東的策略與高速公
第十章 怎樣確保江戶百萬人口的飲用水
被遺忘的水庫——溜池
第十一章 吉原官營妓院為何搬遷
江戶水利工程故事
第十二章 誰是真正的最後一任“徵夷大將軍”
最後的“狩獵者”
第十三章 江戶“無血開城”為何能夠實現
船隻形成的日本人的一體感
第十四章 京都為何會成為都城
都市繁榮的絕對條件
第十五章 孕育瞭日本文明的奈良為何衰落
交流之軸與都市的繁榮
第十六章 大阪為何缺少綠色空間
統治者的城市與庶民的城市
第十七章 脆弱的土地福岡為何能成為大都市
漂流民的最終歸屬地
第十八章 兩次遷都為何發生
遷都不可避免之時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拿到《日本历史的谜底》这本小书,同《日本文明的谜底》一样,首先也是被它的封面吸引,也是很有日本风格的设计,封面画中有在大海里航行的帆船和日本的传统民居,淡淡的水彩颜色将这本书烘托出一种纯净自然之感,同样地,在这本小书中,也是一共有18个篇章,每一个篇章的标题...  

評分

《日本历史的谜底》与《日本文明的谜底》,由日本PHP出版社2013年出版,在日本销售量达30万册,实属热门图书。 作者竹村公太郎从人们熟悉的地形和气象入手,在一个个故事中,探索日本的历史和文明是怎样因地而成、因水而变的,从而解析了日本的历史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揭示了...  

評分

《日本历史的谜底》与《日本文明的谜底》,由日本PHP出版社2013年出版,在日本销售量达30万册,实属热门图书。 作者竹村公太郎从人们熟悉的地形和气象入手,在一个个故事中,探索日本的历史和文明是怎样因地而成、因水而变的,从而解析了日本的历史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揭示了...  

評分

世界上众多国家文明和国民性不同,对此学者多有研究,提出各种观察视角。而本书作者,一个日本学者,对日本历史的形成,经过多年的思索和考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从地形与气象入手去重新认识历史,可以得出迥异于成说的观点。认为地形与气候与一国历史的形成有紧密关联,不是...  

評分

作者学土木工学出身,做了几十年水利、河流指导工作,2002年辞去国土交通省的职务,成为一名积极整合社会税源的活跃评论家。他从地形、气象、基础建设的角度考察日本与世界文明的变革,写成了这样两本书,角度和方法相对是比较新颖的,而且能在行文里感觉到日本人那种为表达清...  

用戶評價

评分

魅力在於基於自然發展的多圖錶分析,缺陷在於這一套隻適用於日本這個極度依賴資源的島國。算是得瞭便宜吆喝也夠瞭。

评分

跟文化謎底閤並一下就好瞭……一模一樣的毛病,不過錯誤更多,因為用地理因素去強行解釋瞭很多一時的人為的政治事件。賴朝去鐮倉建幕府是因為他對禦傢人必須實地掌握緊密相連,真以為他不願在京都待著?作為都城大阪明顯比京都位置好太多,光用位置也解釋不瞭江戶的發展。另外說江戶當時是世界最大,這個確實沒吹牛……

评分

一種地理的視角。誠如作者所言,很多事件僅從社會文化角度無法給齣令人信服的解答,那麼與其走嚮另一極端、主張地理決定論,不如稱之為“融入新視角的更全麵考量”,說到底每樁事件想來都受到各方因素的綜閤影響。

评分

一部讓人腦洞大開,豁然開朗的書,很好的環保主義的角度,適閤決定曆史,但有時難免闡釋過度。以此作為參照,再來迴顧中國曆史與文明,亦不難得齣同樣的結果。總之,看看亦無妨。

评分

從地形、氣候的角度闡釋日本曆史文化,角度還不錯,設計得很有日本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