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给孩子提供心灵的寄托。《希利尔儿童史艺术史》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个部分,作者用简洁传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与那些艺术大师和不朽杰作相关联的故事,如同一位资深的艺术导游,带领着孩子们穿行于世界艺术的殿堂之中。在参观过程中,作者随时会告诉孩子们很多好玩的细节,比如:古埃及陵墓里的画中人物都是“侧脸正眼,侧身正肩”,古埃及艺术家在画中用上下来表现人物的远近关系,而两河流域的艺术家们则用透视法表现人物的远近关系,等等。
就这样,作者陪伴孩子们游历了罗马、巴黎、雅典等著名艺术圣地,结识了梵高、罗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大师,每一幅绘画、每一件雕塑、每一幢建筑都在形象地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本书还配有近四百幅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的作品图片,让人大饱眼福。
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VirgilMores Hillyer,1875—1931),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韦茅斯,是“在家教育”课程体系的创建者和杰出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中小学教育,酷爱历史和艺术,喜欢旅行。希利尔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在纽约的布朗宁学校教了两年书,随后迁往马里兰州。1899年,他成为巴尔的摩市卡尔弗特学校的第一任校长。
希利尔有一种天生的异能,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知道如何讲孩子才能听明白,如何写孩子才爱读,以及孩子成长的规律是什么。希利尔认为,孩子们必须夯实写作、阅读和数学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应当接受历史、艺术、地理和科学的系统教育。他痛感传统教科书的枯燥无味,立志为孩子编写一套读起来兴味盎然的历史、地理和艺术读物,正是这套经典教材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爱德华·格林·休伊(Edward Greene Huey,1899—1959),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的助理,除协助希利尔编写并修订了《儿童世界历史》、《儿童世界地理》和《儿童艺术史》之外,还编写过《基础自然科学》、《动物世界的故事》和《是什么让轮子转动》等科普教育类书籍。
厌倦了总结美术史,因为外国的美术作品基本上没有见过,出名的不出名的都没有见过,看图片顶个屁用,人家的画有的大有的小,尤其是那种有很多很多人的超大的画,看图片能感受到每个人物的细节?能感受到一幅画需要花多少心思和每个人色彩不同的倾向?然后就是厌倦了外国的建筑...
评分如果想轻松的对世界艺术的发展有所了解的话,可以从这本中学读物开始,虽然这本书不像贡布里希等艺术史家的大作一样精深,但是就展开的内容来说,是比较到位的~说实话这本书看起来居然比读贡布里希来的更要感动,难道是中文译者的言语问题?只是比起来同一出版社的世界史来讲,...
评分今天推荐的这本书中文名字叫《希利尔讲世界艺术史》,它的原版名字是《A Child's History of Art》,这是一本写给孩子们看的艺术启蒙书,同系列还有两本,《希利尔讲世界历史》《希利尔讲世界地理》。其实很早以前我就在kindle上看过讲世界地理的那本,匆匆看完,无感。这次在...
评分——评《希利尔讲艺术史(上)》 文/R郭郭 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当中,寻找微笑的源头;在欧仁•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当中,发现自由的可贵;在莫奈的《麦堆图》中,探索光线和色彩在画作中魔幻的变化。在各种艺术品当中感受到的美,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
评分“它让我们想到,我们渺小的生命是如此短暂,而永恒却是那样漫长,漫长的令人敬畏——这就是艺术”。 因为偶然的机会触碰到艺术的边缘,此后便提起了在该领域一探究竟的兴趣。可能的确是如杜尚所说,艺术是一种瘾,类似吸毒的瘾,艺术家也好,收藏家也好,和艺术有任何联系的人...
真的写的好好啊
评分从2018年12月复旦医科馆的免费讲座和一张赠票开始,经过2019年3月宝龙美术馆的天协展览和系列讲座,到新华中心的展览和傅雷图书馆、外滩一号的讲座,伴随着褥羊毛读完了这本讲述绘画、雕塑和建筑的艺术史。 “用人工巧妙地配合形状、色彩的,叫做美术。配合在平面上的是绘画,配合在立体上的是雕塑,配合在实用上的是建筑。因为是用人工巧妙地配合的,故其支配人心的力更大。这叫做美术的亲和力。”——丰子恺《美术与人生》
评分粗略读完,但也受益匪浅。不仅适合孩子读,也适合成人读,艺术无外乎绘画,雕塑和建筑。我觉得还应再扩充到音乐和舞蹈。
评分简单明了
评分粗略读完,但也受益匪浅。不仅适合孩子读,也适合成人读,艺术无外乎绘画,雕塑和建筑。我觉得还应再扩充到音乐和舞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