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

美國製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機械工業齣版社
作者:[加拿大] 瓦科拉夫·斯米爾
出品人:
頁數:246
译者:
出版時間:2014-10-1
價格:CNY 49.9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148090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經濟學
  • 製造
  • 美國
  • 經濟
  • 製造業
  • 産業經濟
  • 美國製造
  • 社會
  • 美國
  • 製造業
  • 工業史
  • 經濟
  • 全球化
  • 科技
  • 創新
  • 曆史
  • 商業
  • 産業轉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在數字時代製造“東西”為什麼還如此重要,那麼,看看這本書,你就會豁然開朗。如果沒有一個強大而且極具創新性的製造業體係,以及它所創造的就業機會,那麼,任何一個先進的經濟體都不可能繁榮發展。要知道,做薯片總不如做芯片。

美國製造業的曆史就是一部創造國傢的故事,這個故事,而且是一個資料翔實、依據充分、恢弘壯麗、色彩繽紛。這個故事的結局到底會怎樣呢?其實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所以結果還不得而知——即便是近期內會發展到何等地步,也不是我們所能預料的。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如果一個發達的現代經濟體要想真正地實現繁榮富強,那麼就必須有一個強大、多樣和富於創新性的製造行業,它的目標是不僅能在資源約束下提供高質量産品的製造業,而且是能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的製造業。

內容推薦:

在《美國製造:國傢繁榮為什麼離不開製造業》中,“全球百位思想傢”之一瓦科拉夫•斯米爾介紹瞭美國製造業在19世紀末的迅速崛起、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鞏固和現代化、在1945年後創造消費社會過程中發揮的決定性作用以及他在最近遭遇的危機。美國製造業的曆史就是一部創造國傢的故事,《美國製造》闡述瞭製造業如何成為美國奪取全球經濟、戰略和社會主導權的基本力量。美國能夠實現製造業的復興嗎?《美國製造》針對當前解決美國製造業危機的各項對策進行瞭評價。

著者簡介

瓦科拉夫•斯米爾(Vaclav Smil),馬尼托巴大學終身名譽教授,曾在2010年被《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評選為“全球百位思想傢”。他研究的領域涉獵廣泛,並作跨學科研究,包括能源、環境、食品、人口、經濟、曆史和公共政策等。他還將這些方法應用到研究中國的能源、食品和環境問題上。

瓦科拉夫•斯米爾曾在能源、環境、糧食和技術發展史等領域齣版瞭30多本專著,其中包括MIT齣版社齣版的《全球化的原動機:柴油機和蒸汽渦輪機的曆史和影響》(Prime Movers of Globalization:The History and Impact of Diesel Engines and Gas Turbines)和《生物圈的豐收:我們從自然界拿走瞭什麼》(Harvesting the Biosphere: What We Have Taken from Nature)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重中之重的製造業
工業化社會
製造業與服務型經濟
第二章 上升期:1865~1940年
創造現代社會, 1865~1899年
美國鋼鐵業
愛迪生的電力照明係統
信息時代的製造業
不斷鞏固的幾十年:1900~1940年 /
工業和傢庭的電氣化
當代工業生産的兩大問題:質量與效率
“大蕭條”時期的製造業
第三章 統治期:1941~197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隨之而來的夢魘:1941~1947年
戰時動員
老式武器與新型武器
計算機時代的開啓 //
1/4世紀的霸主:1948~1973年
第一個大眾消費社會
自動化、計算機和微型芯片
美國製造業的優勢和麵臨的問題
第四章 衰落期:1974年至今
漸露疲態:1974~1990年
製造業的能源問題
危機四伏的汽車製造業
電子製造業的榮辱興衰
睏境重重,1991~2012年
衰退與滅亡
高科技霸主的神話
“中國製造”與“沃爾瑪帝國”
第五章 迴望曆史,展望未來
成功與挑戰
美國製造業的成就
失敗與教訓
全球互聯網競爭:永遠不存在平等的競技場
迴應的時刻是否已經到來?
尋求變革
商品齣口
觸及極限
第六章 成功還有機會
尾聲2013年3月:好消息尚未到來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可惜看到本書太晚瞭,確實可以好好作為前車之鑒來學習

评分

數據詳實

评分

4.5 有一處張麗式奇怪失誤,翻譯極不可靠,一遇數字戰戰兢兢。但講的是正論:美國過度去工業化不簡單是經濟規律的客觀後果,也是跨國企業 政府 主流經濟學主動推波助瀾後“自作自受式的失敗”。

评分

4.5 有一處張麗式奇怪失誤,翻譯極不可靠,一遇數字戰戰兢兢。但講的是正論:美國過度去工業化不簡單是經濟規律的客觀後果,也是跨國企業 政府 主流經濟學主動推波助瀾後“自作自受式的失敗”。

评分

1、美國製造業發展史。2、詳述瞭美國製造業衰敗的問題,但是沒有明確提齣解決的辦法。似乎最終導嚮設置貿易壁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