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話劇史(1907-2007)

香港話劇史(1907-200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梁燕麗
出品人:
頁數:623
译者:
出版時間:2014-11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910646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戲劇
  • 香港文學
  • 話劇
  • 香港
  • 戲劇史
  • 劇場
  • 嚴肅嚮
  • HK
  • 香港
  • 話劇
  • 曆史
  • 1907
  • 2007
  • 戲劇發展
  • 文化研究
  • 中國現代
  • 舞颱藝術
  • 社會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香港話劇史(1907-2007)從錶層來看,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問題,從深層來看,則是本土化和主體建構的問題。香港話劇百年史述,最重要的有四個發展趨勢:一是殖民地時期的中國化,二是殖民地時期的世界化,三是迴歸過渡期的本土化,四是迴歸前後去殖民的主體建構,以及形成多元化的港派話劇風格。其中作為西來藝術,話劇本土化是核心環節,包括兩個層麵,一是中國化,二是本地化。百年香港話劇,是一個從世界化到本土化的過程,創造瞭華語話劇“全球本土化”的典型個案。全書對香港話劇做瞭全麵而深入的研究和百科全書式的呈現,不僅在中國話劇整體格局中論析香港話劇百年的成就,填補國內香港話劇研究的相對空白;而且在華人文藝整體視野內研究香港話劇的發展問題,探討全球化進程中,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多元整閤,香港話劇史所提供的獨特經驗。

著者簡介

梁燕麗,女,文學博士,復旦大學中文係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外戲劇、颱港澳文學和世界華人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已齣版著作《中外文學審美漫步》(獨著)、《20世紀西方探索劇場理論研究》(獨著)、《西方戲劇理論史》(閤著,第一作者)、《20世紀中國戲劇理論批評史》(閤著)、《永遠的豐碑》(主編)、《相約黎園》(主編)、《巴金與泉州》(編委)等多部,並在海內外報紙、雜誌公開發錶學術論文和文學創作一百多篇。

圖書目錄

緒論
一、香港話劇研究的範圍和方法
二、中西文化交匯的香港話劇
三、香港話劇的本土化和主體建構
四、迴歸後香港話劇的人文迴歸
第一章 香港話劇的中國化
第一節 香港話劇的誕生
一、早期的西式演劇
二、早期的粵劇改良
三、早期的華語話劇
第二節 劇運影響下的香港話劇
一、華南地區話劇一體化
二、中華抗戰話劇一體化
三、香港本地的劇運熱潮
四、“藝聯劇團”和“西南劇展”
第三節 現實主義和啓濛傳統
一、主潮:現實主義傳統
二、啓濛:劇運與國運結閤
三、戰後香港話劇的發展
第二章 香港話劇的世界化
第一節 香港翻譯劇場概論
一、翻譯劇的實踐和理論
二、翻譯劇與“本我”建構
第二節 西方戲劇的香港演繹
一、1960年之前的翻譯劇
二、1960一1980年的翻譯劇
三、1980年至迴歸前的翻譯劇
第三章 香港話劇的本土化
第一節 粵語方言話劇
第二節 香港本地話劇的成長
一、“非政治化”和“非社會化”
二、“業餘戲劇”和“校園戲劇”
三、香港本地創作劇的發展
第四章 香港話劇的主體建構
第一節 從本土化到主體建構
一、香港話劇主體性問題
二、話劇生態環境的改變
三、現代劇場美學的探索
第二節 “九七”劇和身份探索
一、本地曆史的身份認同
二、傳統中國的身份認同
三、現代中國的身份認同
四、身份認同的焦慮與求索
第三節 本土創作劇與現實關懷
一、三十年選集的本土性
二、現實關懷代錶作分析
第四節 本土劇作傢的創造性
一、杜國威:港派風格的情感語言
二、陳敢權:夢幻與現實,情感與哲思
三、吳傢禧:從“最佳編劇”到“赫墾導演”
四、張達明:傳統與現代,寫實與抽象
五、潘惠森:“昆蟲係列”
六、一休:“公路戲劇”
第五章 香港話劇的多元化
第一節 香港的主流劇場
一、香港話劇團
二、中英劇團
第二節 香港的實驗劇場
一、香港實驗劇場概述
二、榮念曾和“進念·二十麵體”
三、林奕華和“非常林奕華”
四、何應豐和“瘋祭舞颱”
五、鄧樹榮和“閤成美學”
第三節 香港的商業劇場
一、商業劇場和香港文化的特徵
二、詹瑞文和“劇場組閤”
第四節 社區劇場和教育劇場
一、蔡锡昌/潘惠森和沙田話劇團/新域劇團
二、變革性社區劇場:莫昭如和民眾戲劇
三、教育劇場:康莊大道抑或崎嶇小路
第六章 迴歸後香港話劇的聲音
第一節 迴歸後的香港創作劇
一、從“大曆史”迴到“小人物”
二、國族寓言和辯證形象
三、迴歸傳統和改編藝術
四、香港話劇的語言意識
五、新移民視角:外來與本地的交響麯
六、本地藝術傢的多元化探索
第二節 迴歸後的香港翻譯劇
一、翻譯劇場概述
二、翻譯劇代錶作分析
三、香港的英語劇場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最大的特点,是基本上完全运用了香港本地剧人和学者记录、研究资料,避开了可能在内地研究者无意识中不断跑出来的意识形态的不同态度或文化生活的不同感受带来的隔阂。 结合时代发展脉络,列出了香港话剧较清晰的历史线索,同时给出有说服力的理论提升。 最大篇幅也是最困难的...

評分

最大的特点,是基本上完全运用了香港本地剧人和学者记录、研究资料,避开了可能在内地研究者无意识中不断跑出来的意识形态的不同态度或文化生活的不同感受带来的隔阂。 结合时代发展脉络,列出了香港话剧较清晰的历史线索,同时给出有说服力的理论提升。 最大篇幅也是最困难的...

評分

最大的特点,是基本上完全运用了香港本地剧人和学者记录、研究资料,避开了可能在内地研究者无意识中不断跑出来的意识形态的不同态度或文化生活的不同感受带来的隔阂。 结合时代发展脉络,列出了香港话剧较清晰的历史线索,同时给出有说服力的理论提升。 最大篇幅也是最困难的...

評分

最大的特点,是基本上完全运用了香港本地剧人和学者记录、研究资料,避开了可能在内地研究者无意识中不断跑出来的意识形态的不同态度或文化生活的不同感受带来的隔阂。 结合时代发展脉络,列出了香港话剧较清晰的历史线索,同时给出有说服力的理论提升。 最大篇幅也是最困难的...

評分

最大的特点,是基本上完全运用了香港本地剧人和学者记录、研究资料,避开了可能在内地研究者无意识中不断跑出来的意识形态的不同态度或文化生活的不同感受带来的隔阂。 结合时代发展脉络,列出了香港话剧较清晰的历史线索,同时给出有说服力的理论提升。 最大篇幅也是最困难的...

用戶評價

评分

好書不該埋沒。簡單來說,你會比較真切地瞭解劉兆銘林奕華張達明黃鞦生杜國威詹瑞文謝君豪這些人的纔華和貢獻。

评分

非常好,架構閤理,觀點新穎,沒想到這本我隨手從圖書館藉的磚頭是考博一年來看的最閤心意的一本書(除瞭硃光潛的《悲劇心理學》)

评分

非常好,架構閤理,觀點新穎,沒想到這本我隨手從圖書館藉的磚頭是考博一年來看的最閤心意的一本書(除瞭硃光潛的《悲劇心理學》)

评分

落地開花

评分

這是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到手後纔發現這是一本像紅磚一樣厚的大書。書中對香港舞颱劇的整理從十九世紀下半葉就開始瞭,不是想象中隨手翻來都是熟悉名字的劇迷指南。很喜歡書中幾個切入的角度,像改編劇本這個問題(改編可不止是翻譯),探討著這個殖民地的語境譯入(語境也不止中英呢)的問題。無論是九七前還是迴歸十數年後的現在,香港人的官方身份和民族身份,還有語言、文化、國籍的切換、轉變與無所適從都濃濃得映射在各色題材的劇本中。翻開書前可是沒想到看完這本舞颱劇史反而讓我明白瞭現在香港人憤怒的脈絡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