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晚唐、五代、十国、北宋前期作为一个唐宋变革期,在这样的时空之内观察枢密院的发展变化,探讨唐宋之际中枢体制的演进。
作者李全德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愧是邓老师的学生,对史料的解读有邓小南先生的风范,史料运用谨慎,但结论较为大胆,新论较多,整个脉络很是通畅。
评分可以说是走出五代宋人观念的研究,作者对史料的处理堪称模范,从纷繁的史料中还原被层累的枢密使/院变迁的历史。对制度发展与形势变化、君主个人意志之间关系以及制度本身发展的可能性之间的论述是非常精彩,确实是“活的制度史”。当然,宋代部分创见不多,不过并不是本书的重点,不影响全局。作者的主要观点是:①枢密使在唐代的职掌是掌机要文书,在皇帝与宰相之间传宣,是适应中书门下体制而产生的;②五代时期,枢密院发展成为最高军政机构,关键在于后唐,后唐建立之初枢密院就开始掌握军务,出现二府体制;③二府关系的调整主要是从宰枢合一到二府分职,到真宗时期基本定型;④唐五代枢密使制度变化的动因主要是形势的变化,出于追求效率。
评分考证详实,不过对发展的脉络没有做决定性评价。
评分作者是小南帝姬的学生,文笔流畅,考证精准,破了不少陈说,有祝总斌先生的风范,强烈推荐!
评分考证详实,不过对发展的脉络没有做决定性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