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1911-)原名楊季康,著名作傢、翻譯傢和學者,江蘇無锡人。畢業於東吳大學,清華大學研究生院肄業。1935年與錢锺書結婚後共赴英國,法國留學。1938年鞦迴國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外語係教授。1952年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洗澡》。散文及隨筆集《乾校六記》《將飲茶》《雜憶與雜寫》《我們仨》、《走在人生邊上——自問自答》等譯作《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等。人民文學齣版社2004年齣版瞭《楊絳文集》8捲。
乾校,本來是對公務人員和事業單位人員進行培訓的地方,但在“文革”中,卻賦予瞭它新的定語——“五七”,新的含義——對上述人員中的大多數進行“勞改”。楊絳先生在這裏講述瞭從要去乾校直到迴京一些事情和個人的心情、感受。本書1981年7月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齣版,尤其受有乾校經曆的人喜歡,堪稱“乾校”文學中之經典。今天、今後,人們要感性地瞭解那段漸去漸遠的曆史,本書同樣堪為經典。
前一阵子,友人推荐了杨绛先生的《洗澡》。于是接着一口气补习完了她为数不多的几本文集。 她与钱钟书的故事早有耳闻,然而当读到两位在干校改造时候的情景,还是不免感叹,他俩这浪漫应该还要胜过韩剧一筹吧 —— 年近六十了,她还是会拄着拐杖、淌过洪水激流出其不意去找他...
評分 評分周日下午,身体不爽,到图书馆闲坐,翻翻,觉得好。 古人是讲“哀而不伤”,杨先生那种闲淡,居然是“哀”也无处安插。只得在《下放记别》中看到,见女儿“踽踽独归”,我“心上凄楚”。这时,女婿已经自杀。非常静的笔调。不见“痛定思痛”那种“痛何如哉”的情绪。 《学圃...
評分杨绛先生一生所著,无论是剧本。小说还是散文,都担得上一个“才”字。人们提起她,大多第一想起的是钱钟书之妻,只是因为她愿意,让妻和母这个身份放在前头罢了。她的文字,有一种极其柔软的坚韧于其中,就像洁白的蚕丝,可承千钧而不断。杨先生最著名的莫过于散文集《我们仨...
評分杨绛随“连”下干校的时候,我的年纪还小,才满月没有几天。我一直感觉那个年代是一个非常缓慢的年代,人长得快,可是岁月蹒跚,景物依旧。我的意思是生活和周遭十几年没有什么变化。仿佛门前总是那些树,一年四季更换着叶子,也不见长,好像总是那样;而树干里的年轮一...
“改造十多年,再加乾校兩年,且彆說人人企求的進步我沒有取得,就連自己這份私心,也沒有減少些。我還是依然故我。”
评分楊絳與錢鍾書這樣的文化夫婦實在太令人羨慕瞭。
评分活在書裏的長者 每次看楊絳先生的書都能感覺到她對生活充滿瞭信心和寬厚 多麼難以迴首的經曆 在她筆下寫的有情有意 唯有在悲苦生活中還能溫和待人積極處事的人 纔能在時代的洪流中屹立不倒 這不僅僅是生活上的智者更是心態上的強者
评分活在書裏的長者 每次看楊絳先生的書都能感覺到她對生活充滿瞭信心和寬厚 多麼難以迴首的經曆 在她筆下寫的有情有意 唯有在悲苦生活中還能溫和待人積極處事的人 纔能在時代的洪流中屹立不倒 這不僅僅是生活上的智者更是心態上的強者
评分全書最令人難忘的是錢鍾書在序言中所寫:六記還差一記,應是“運動記愧”。——大知識分子在特殊年代變成陪跑的“老運動員”,可驚可悲可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