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夏

革命之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美] 约瑟夫·J. 埃利斯
出品人:
页数:316
译者:熊钰
出版时间:2016-2
价格:4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9766989
丛书系列:甲骨文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美国史
  • 美国
  • 甲骨文丛书
  • 甲骨文
  • 政治学
  • 社科文献甲骨文
  • 军事
  • 革命
  • 历史
  • 夏季
  • 变革
  • 政治
  • 时代
  • 奋斗
  • 中国
  • 风云
  • 岁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对美国历史中一个高潮时刻独具匠心的讲述,作者是获得过普利策奖的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J. 埃利斯。

1776年的夏天见证了美国建国故事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系列事件。十三个殖民地走到了一起,纷纷赞成从大英帝国分离,而英国则派出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舰队,打算横跨大西洋将这场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大陆会议和大陆军被迫接二连三地做出决策,临时的举动却让他们造就了历史。埃利斯以生动而流畅的叙事手法,详细地考察了在这个进展顺利的时刻中的大部分重要人物,包括乔治•华盛顿、约翰•亚当斯、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以及英国方面的海军上将理查德•豪勋爵和威廉•豪将军。他将政治的和军事的进展作为一个故事的两条线索编织在了一起,向人们展示了这些事件之间的前后关联。

《革命之夏》用全新的方式讲述了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其独特之处令人顿感妙趣横生、不忍释卷。

通常,约瑟夫•J. 埃利斯会将生动的叙述和令人信服的分析结合起来。他对1776年关键的夏天的讲述向我们展示了政治的和军事的事件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并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阅读这本书会让你理解美国如何诞生。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作者

埃利斯再一次将美国革命这个话题从造作粉饰和虚伪的爱国说辞中解放了出来。他在1776年夏天这个话题里纵横驰骋,他所描绘的独立的诞生过程是纷乱的、权宜的,有时甚至是凭借奇迹的。不论是对新入门的读者还是行家来说,这都是一本清晰明白、富有启发的读物。

——托尼•霍维茨(Tony Horwitz),《阁楼上的同谋者》(Confederates in the Attic)作者

在《革命之夏》中,埃利斯凭借生动的叙述,清楚的分析,以及对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和亚当斯的精彩的描绘,为我们呈现了1776年的精神。最出彩的是,他抓住了大陆会议在费城滔滔不绝的崇高言辞和大陆军在纽约九死一生的险境之间那种微妙而复杂的互动关系。这本书是对美国革命战争丰富文献的珍贵补充,值得我们品味、思考和欣赏。

——若恩•切尔诺(Ron Chernow),《华盛顿的一生》(Washington: A Life)作者

作者简介

约瑟夫•J. 埃利斯,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奠基者》(Founding Brothers)的作者。他讲述托马斯•杰斐逊的作品《美国的斯芬克斯》(American Sphinx)获得了国家图书奖。他是蒙特霍约克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的福特基金荣誉历史教授。目前他与妻子和幼子居住在马萨诸塞的阿默斯特。

熊钰,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现为出版社编辑。新浪微博:@万古银桑

目录信息

《革命之夏》目录
前言/i
1 谨慎要求 /1
2 武器与兵力 /32
3 不吠之犬 /63
4 诸如此类 /89
5 追求美德 /144
6 战争之雾 /141
7 民心所在 /173
8 漫长的战争 /199
9 后记:必要的虚构 /220
致谢 /236
注释 /283
索引 /28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选取了美国独立时期一个重要的时间片断,即1776年夏季前后(5月至10月),介绍了北美殖民地独立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对殖民地下定独立决心的影响,《独立宣言》诞生的过程,约翰·亚当斯在大陆会议中和政治上发挥的领导作用,英国政府对北美殖民地动...  

评分

任何对于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表面上它讲述的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最关键的几个月,但实际上它颠覆了传统历史的讲述方式,质疑历史是否像人们习惯理解的 - 线性方式前进?还是充满了偶然和不确定? 作者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可从字里行间,你能看到他的倾向。 推远...  

评分

任何对于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表面上它讲述的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最关键的几个月,但实际上它颠覆了传统历史的讲述方式,质疑历史是否像人们习惯理解的 - 线性方式前进?还是充满了偶然和不确定? 作者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可从字里行间,你能看到他的倾向。 推远...  

评分

评分

一 假如一本副标题是《美国独立的起源》的书只用了八页纸(第5至12页)来解释美国革命的起因,那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这里的差错出在翻译的把握上,the birth of American Independence应该被译为“美国独立的诞生”或“美国独立之时”,因为在本书中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事...  

用户评价

评分

副标题很有误导性。实际上这书对于起源的介绍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篇幅都是在介绍1776年这个美国独立运动的生死存亡之际。总的来说存在大陆会议和纽约之战,政治和军事两条线索。可以看出北美独立实际上一连串幸运事件的产物,如果威廉豪一鼓作气的打一场无节制的战争,可能其独立进城就要再延长几十年了。

评分

“我们要做的,只是不要输掉这场战争。而英国是必须要赢。”也是8年。

评分

华盛顿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完美,但并不妨碍他的伟大,他在努力鼓舞收手下的士气,勇敢面对完败的命运,虽然面对的方式有几分迂腐。相比之下他手下的军官更伶俐可人。比如格林。 沙利文就是个蒋干,比蒋干更可怕的是竟掌握了那么大的兵权。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其他出场人物都有各种不完美,但正是这些不完美的人成就了美国。他们无愧先贤的称号

评分

英美太幸运了,在民兵还能打赢常备军的年代靠前者奠定了横向和/或纵向权力分立的宪政架构。19世纪起军事技术和战争动员的规模化好像就阻绝了分权内生出现的机会。转型只有靠美国爸爸的外部干涉了。

评分

内容还算清晰,但思想和观念层面上的探讨显著不足,损害了很多问题的理解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