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何歌唱

人为何歌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Publishing
作者:约瑟夫·乔丹尼亚 (Joseph Jordania)
出品人:
页数:155
译者:于浩
出版时间:2014-9-1
价格:40.00元
装帧:Paperback
isbn号码:9787806929421
丛书系列:西方音乐人类学经典著作译丛
图书标签:
  • 音乐
  • 音乐人类学
  • 人类学
  • 艺术
  • 科普
  • 进化论
  • ethnomusicology
  • 音乐学
  • 人文
  • 音乐
  • 心理学
  • 文化
  • 人类学
  • 声音
  • 情感
  • 艺术
  • 社会
  • 自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为何歌唱(人类进化中的音乐)》作者约瑟夫·乔丹尼亚,系墨尔本大学荣膺大奖的民族音乐学者及进化论音乐学者,以古代人类的警戒态生存策略为基础,提出独特的人类进化原初模式。人类的音乐能力、舞蹈以及身体彩绘,是人类身体、面部形态和行为,包含智力、语言、言语、文化、道德以及宗教进化的核心因素。人类音乐的进化根源,和我们双脚走路、使用工具、穿戴衣物、提出问题、以及进入恍惚状态的能力有何关联呢?为何我们记不起生命中遭遇过的巨大创伤呢?为何有的人人格分裂?更多主题将会在此书中讨论,英语和日语版本已在2011年同步问世。

作者简介

约瑟夫·乔丹尼亚,出生且受教于格鲁吉亚。1978年获第比利斯国立音乐院荣誉文凭,1982获第比利斯国立音乐院哲学博士,1991年于基辅国立音乐院再获音乐学博士学位。1993年开始为第比利斯国立音乐院教授,1995年成为澳大利亚及格鲁吉亚公民,居住在澳大利亚,为墨尔本大学音乐系荣誉研究员。

乔丹尼亚著作等身,并以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芬兰语、汉语、阿拉伯语、保加利亚语、俄语、格鲁吉亚等语言出版,包括两本关于传统复音音乐的专门著作。其中第二本著作《谁问了第一个问题?人类合唱、智力、语言及言语的起源》(2006以英语出版)荣获2009年日本小泉文夫民族音乐学大奖。

乔丹尼亚于1984年开始组织系列传统复音音乐会议。他是第比利斯国立音乐院国际传统复音音乐研究中心创始成员以及外国部门的领导人。

目录信息

导论
第一章 单独唱与一起唱:单音与复音
单音音乐——单独唱
复音音乐——一起唱
声乐复音的世界分布
非洲
欧洲
亚洲
努里斯坦:亚历山大大帝的后裔?
美洲
阿依努复音之谜
波利尼西亚
美拉尼西亚
澳大利亚
第二章 人类文化史中的歌唱
比较研究相对于区域研究
另类民族音乐学中比较研究的历史
我们怎样来比较复音传统?
哪个更稳定:语言或音乐?
什么是音乐文化中的稳定与易变元素?
复音传统的系列风格参数
复音比较研究的观点与事件纵览
吉拉尔拉斯·坎贝西斯和早期欧洲复音
波利尼西亚复音:欧洲音乐家的震撼
复音起源:我们该怎样看待复音
例外——学者真正的朋友
牛奶综合症和欧洲复音起源
安第斯山脉升起与复音起源
复音正在出现或正在消失?
异音:复音的祖先还是后代
中亚泛音歌唱的起源
复音音乐和印欧语系
苏美尔人和胡利安人有声乐复音吗?
关于声乐复音,器乐能透露出什么信息?
我们真能参透美索不达米亚的乐谱?
结论
第三章 歌唱和战争
音乐起源的不同观点
歌唱对生命来说危险吗?
歌唱的树与沉寂的大地
人类何时开始歌唱?
开战的时刻到了:音乐和战争
跑步有益你的健康吗?
歌唱能救命吗?
节奏、战斗恍惚和集体认同
战斗恍惚、利他主义和宗教起源
猎人还是食腐者?
视听震慑展现:行为与形态的改变
人类最古老的复音风格今天仍可能存在吗?
以石头杀死狮子可能吗?
音乐的情感:为了性还是生存?
音乐和战争:公元前百万年与今天
人与狮子:平行进化?
黑暗中的防御策略
尸体的再次利用
史前食人行为是人类祖先的生存策略
“我能看见你!”人类的眼点
体味为防御策略
重建原生复音
彻夜舞蹈
放松时刻:歌唱与和平
人为何哼唱
总结:谢谢你,音乐
第四章 歌唱与思考
歌唱和智力,或者,谁问了第一个问题?
有人不能问问题吗?
语言起源对诺姆·乔姆斯基的一个小问题
音乐、语言和其他语言媒介
以音高为基础的语言:歌唱、口哨、敲击
歌唱和说话
言语起源和黑猩猩的笑
人类进化的多地区模式和近期非洲模式
“多地区进化模式”还是“古代非洲模式”?
复音、单音、口吃
合唱和阅读障碍
为何新加坡学生的阅读能力比澳洲学生强?
音位系统的习得
歌唱和无意识思维:弗洛伊德、荣格、催眠和人格分裂
无意识心智和人格分裂,或者你为何杀了约翰·列侬?
避免压力还是寻找压力?
结论与展望
防御掠食者:隐态相对于警戒态
人类进化的警戒态模式相对于性选择模式
查尔斯·达尔文:我个人的英雄
孔雀的尾巴:美丽及威慑的故事
总结
看不清细节?退后再宏观地看
音乐记忆可能消退吗?
感谢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真的很好玩又很有创见,虽然许多求证的过程的确呈现了作者自己所言“牛奶综合症”的情况,不太适用于东亚人kkkkk

评分

人为何歌唱?“群体歌唱是原始人类身体生存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祖先防御掠食者,以及透过“对抗的食腐者”获取食物的核心方法。伴随着响亮、强节奏的敲击和剧烈身体扭动的群体歌唱,是我们的祖先进入战斗恍惚,在人类个体中创造一个无形但强大的心智网络,并使这些个体转换为一个单一、集体的超级人格,这个整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虔诚致力于共同兴趣。” 有趣的结论

评分

作为音乐学家有些想法没有古人类学家的数据支持是不具备说服力的

评分

小时候就对音乐的广泛性和强大共情能力很感兴趣,但当时啥也不懂也没有互联网,就不了了之。后来看人类学书籍,知道了音乐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甚是开心,但讲得不够多。 而乔丹尼亚的这本书不仅对这一点做了全面的阐述,还进一步把人类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像体态变化、合作促进、道德宗教起源、智力语言、口吃阅读障碍乃至催眠潜意识等等都联系到了一起,非常有启发,读完有种畅通天地之感~ 但这也正是本书的缺点所在,作者的视野非常广博,但具体的人类学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生物学、脑科学等)就略显不足,虽然结论不一定是错的,但说服力就没那么足。 当然,这仍是一本十分值得阅读的书,作者所呈现出来的非凡的洞察力、活跃的思维方式和令人拍案叫绝的多领域联通无疑十分耀眼~

评分

真的很好玩又很有创见,虽然许多求证的过程的确呈现了作者自己所言“牛奶综合症”的情况,不太适用于东亚人kkkkk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