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

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小盾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1
价格:CNY 4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6210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献学
  • 音乐
  • 王小盾
  • 音乐史
  • 音樂文獻學
  • 学术
  • 中国
  • 艺术
  • 中国音乐
  • 文献学
  • 古代乐书
  • 音乐史料
  • 学术研究
  • 音乐史
  • 文献整理
  • 音乐文献
  • 古籍研究
  • 音乐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音乐文献学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本书结合作者的学术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音乐文献学的知识与方法,具体讨论了传统学术的精髓,也讨论了不同类型的研究者胜任文史考据工作的途径。分为进入学术工作的十条经验、学会阅读、利用工具书搜集专题资料等七讲,有近四十幅插图和四个附录。附录部分重点解读了汉文音乐文献在中国古代丛书、类书及日本、韩国、越南等地的分布。本书文字清新、生动,部分内容采用指导练习的方式,对读者从零基础开始了解中国的传统学术和音乐文化遗产有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王小盾,江西省南昌市人,温州大学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早期文化研究、中国音乐史和音乐文献研究。近五年著有《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起源与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论集》、《隋唐音乐及其周边》、《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献研究》等。

目录信息

第一讲 进入学术工作的十条经验
第二讲 学会阅读:以《礼记·乐记》为例
第三讲 掌握文史研究方法的三条途径
第四讲 古典文献学的构成
第五讲 利用工具书搜集专题资料
第六讲 域外汉文献中的音乐史料:越南和韩国
第七讲 域外汉文献中的音乐史料:日本
附录一 古典文献学参考书解题
附录二 音乐典籍在大型丛书中的分布
附录三 类书中的音乐资料
附录四 日本、韩国古代音乐文献目录
后 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大约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豆瓣给我推荐了这本书。 那几日,我正在和老板为我的研究方向而纠结着,用老板的话说是我想往新街口方向走,他却希望我往草场门方向走,但他也不能强迫我往草场门方向走。当时我想走的新街口方向是音乐文献学,更具体一点说是键盘文献学,但是对于一只...

评分

师爷的书。我对音乐文献学毫无了解,斗胆就本书所着重强调的方法,借笛卡尔之题,写篇读书心得。本书虽是多次演讲稿和材料的拼搭,难以称为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专著,但对于我这样一个想要了解音乐文献学的门外汉,也是颇有裨益的。 王昆吾先生在这本入门书中特别强调了经验与方法...  

评分

1.书是多次讲稿整理成的,出版前也没有统一修改或者统筹,前后文重复而且逻辑性不高。 2.形式大于内容,列了很多书单却没有细致分析,也能找到一些错误或者缺漏。可能是我个人比较懒散,感觉按照书中给出的书单不可能写出什么东西吧。 3.感觉学术之路不是泥瓦匠之路,而是自由...  

评分

师爷的书。我对音乐文献学毫无了解,斗胆就本书所着重强调的方法,借笛卡尔之题,写篇读书心得。本书虽是多次演讲稿和材料的拼搭,难以称为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专著,但对于我这样一个想要了解音乐文献学的门外汉,也是颇有裨益的。 王昆吾先生在这本入门书中特别强调了经验与方法...  

评分

师爷的书。我对音乐文献学毫无了解,斗胆就本书所着重强调的方法,借笛卡尔之题,写篇读书心得。本书虽是多次演讲稿和材料的拼搭,难以称为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专著,但对于我这样一个想要了解音乐文献学的门外汉,也是颇有裨益的。 王昆吾先生在这本入门书中特别强调了经验与方法...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你能很仔细的读这本书,就一定可以获益匪浅。所以,如果为求学而来就看内容,看学术;如果因为王先生某些不恰当的行为而来读书,那么一开始你就抱有偏见,我不建议你评价此书,甚至阅此书。

评分

书名骗人。本以为是对历代音乐文献的介绍,结果只是给音乐学院的学生讲古代文献学的入门讲义。前两章介绍学习方法,内容非常好,可以给五星。但后面的章节只是一些最基本的文献学知识,且多有重复。全书只能给三星。

评分

深入浅出,用经验告诉我们如何进入学术工作,如何阅读并且利用好文献

评分

书名骗人。本以为是对历代音乐文献的介绍,结果只是给音乐学院的学生讲古代文献学的入门讲义。前两章介绍学习方法,内容非常好,可以给五星。但后面的章节只是一些最基本的文献学知识,且多有重复。全书只能给三星。

评分

读之前对王先生没有了解,看了第一章之后感觉...嗯?这个老师是谁,怎么这么厉害,感觉比钱钟书厉害多了的感觉,和当今接触的研究氛围似乎完全不同?第二章之后觉得...嗯?怎么这么多说教?什么鬼?有一种酒桌上唾沫飞溅,忆往昔光荣岁月的感觉。实在好奇是何许人也,于是查了一下王老师的著作...感觉...似乎二十四史什么的读下来应该不是这种研究产出?似乎很多论文都是指点江山的。但还是忍着好奇与不适读完了,翻完之后觉得...我的老师真好啊!读研读博又不是做糊墙机器,就是自由散漫地看看书,做做笔记,看点想看的说点想说的,可以对这种站在面前说教的人说滚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