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之爭

德法之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德]伽達默爾
出品人:
頁數:209
译者:孫周興
出版時間:2015-1
價格:CNY 2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107891
叢書系列:同濟·歐洲文化叢書
圖書標籤:
  • 哲學
  • 伽達默爾
  • 德裏達
  • 解釋學
  • 思想史
  • 現象學
  • 解構
  • 西方哲學
  • 德法之爭
  • 法律哲學
  • 曆史比較
  • 政治思想
  • 法治文明
  • 國際法
  • 法理學
  • 思想史
  • 歐洲法係
  • 現代性批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81年4月,解釋學和解構論兩大思潮的代錶人物伽達默爾與德裏達進行瞭麵對麵的爭論。這是二者的首次學術聚會和交鋒,引起瞭普遍關注。

伽達默爾首先在會上作瞭一個題為“文本與闡釋”的主題報告,差不多可被視為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的一個總結性文本。在次日的圓桌討論中, 德裏達嚮伽達默爾提齣瞭三個問題,作為他對伽氏報告的反應;而伽達默爾也作瞭答復。之後,德裏達又在會上作瞭報告。以上文本為伽達默爾-德裏達這次爭論的 全部材料,構成本書第一部分“巴黎對話”。

事後幾年裏,伽達默爾對這次巴黎論戰一直念念不已,又相繼作瞭三篇文章,意在重梳他與德裏達的異同,進一步迴應來自德裏達的對解釋學哲 學的解構論挑戰。關於巴黎論戰,來自多國的各路哲學傢進行瞭評論,本書選譯瞭其中的兩篇。它們與上述伽達默爾的三篇後續文章一起,構成本書第二部分,立題 為“不可能的對話?”。

兩派都在學界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各自亦有著不同的立場,這場巴黎論戰因而備受關注。讀者閱讀此書,除瞭有機會全麵瞭解此一重大事件,還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解釋學、解構論乃至海德格爾之後的西方哲學走嚮。

著者簡介

伽達默爾,德國當代哲學傢,20世紀歐洲大陸哲學的代錶人物。曾師從海德格爾,愛到其深遠影響。

德裏達,法國當代思想傢,其涉獵範圍包括哲學、符號學、文藝理論、美學等,是解構論思潮的創始人、後結構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思想的代錶人物。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巴黎論戰
文本與闡釋伽達默爾
善良的強力意誌(Ⅰ)——嚮伽達默爾提三個問題德裏達
然而:善良意誌的強力伽達默爾
善良的強力意誌(Ⅱ)——對簽名的闡釋(尼采/海德格爾)德裏達
第二部分:不可能的對話?
緻達梅爾的信伽達默爾
解析與解構伽達默爾
解釋學與邏各斯中心主義伽達默爾
《對話與解構》導論米歇爾菲爾德帕爾默
求理解的善良意誌與強力意誌——論一次“不可能的爭論”約瑟夫·西濛
編譯後記
同濟·歐洲文化叢書書目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对话或论争是一种古老的激发哲学思考和思想交流的方式,古希腊时期就有柏拉图的对话体经典哲学文本。近代以来,随着理性的扩张和主体性的高扬,主体之间的自由对话变得越来越成问题。特别是到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矛盾和冲突的加剧造成了主体之间的相互“不理解”,这时...

評分

西方哲学进入20世纪,流派之争较以往更为突出,不光有着英美语言哲学与欧陆哲学之争,欧陆哲学本身也不是统一的。作为海德格尔弟子的伽达默尔,与作为解构主义奠基人的德里达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异同,不光关涉到两位思想家,也关涉到20世纪德国哲学与法国哲学。而英美学者,作...  

評分

西方哲学进入20世纪,流派之争较以往更为突出,不光有着英美语言哲学与欧陆哲学之争,欧陆哲学本身也不是统一的。作为海德格尔弟子的伽达默尔,与作为解构主义奠基人的德里达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异同,不光关涉到两位思想家,也关涉到20世纪德国哲学与法国哲学。而英美学者,作...  

評分

西方哲学进入20世纪,流派之争较以往更为突出,不光有着英美语言哲学与欧陆哲学之争,欧陆哲学本身也不是统一的。作为海德格尔弟子的伽达默尔,与作为解构主义奠基人的德里达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异同,不光关涉到两位思想家,也关涉到20世纪德国哲学与法国哲学。而英美学者,作...  

評分

对话或论争是一种古老的激发哲学思考和思想交流的方式,古希腊时期就有柏拉图的对话体经典哲学文本。近代以来,随着理性的扩张和主体性的高扬,主体之间的自由对话变得越来越成问题。特别是到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矛盾和冲突的加剧造成了主体之间的相互“不理解”,这时...

用戶評價

评分

“不可能的對話”即視感。稍後幾篇文字纔慢慢揭示齣德裏達與伽達默爾的差異來。解釋學與邏各斯中心主義應該先讀。譯文稍稍有待統一,Leo Strauß被譯為萊奧,但之後又是列奧。亨利希被譯為海因裏希,容易導緻誤解。

评分

不打分瞭德裏達說的啥沒看懂

评分

“德法之爭”實質上是對海德格爾對尼采解讀的再解讀,一次解釋學與解構學的交鋒。在海德格爾主義的左右繼承上,伽達默爾和德裏達的分歧必然與法德兩國的哲學傳統與思維習慣有關。作為海德格爾的學生,伽達默爾以德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姿態,反對德裏達對其師“邏各斯中心主義和形而上學意義”的主觀指責,他自己被後來評論稱為海德格爾的右翼也不無道理,而德裏達以法國激進的解構姿態,對有本質主義傾嚮的思想極為警惕,無怪乎有人說他沒有立場,隻有反立場,這也是我對懷疑主義的評價。德國闡釋學偏嚮從思想認識論齣發闡釋文字,法國解構學則從巴特開始,就近乎極端地受製於語言符號學,前者的極限是神學,後者是數學。我本人支持伽達默爾,雖不至調侃“德裏達是對伽達默爾天真無辜的蓄意破壞”,但對於這種為反諷而反諷的反立場遊戲中心主義仍充滿反感。

评分

不打分瞭德裏達說的啥沒看懂

评分

解釋學的兩座高山,指引著後海德格爾時期的哲學走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