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止步

不敢止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熊节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0-22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536492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程序员
  • 职业发展
  • 个人成长
  • 熊节
  • 成长
  • 计算机
  • 软件开发
  • 软件工程
  • 成长
  • 励志
  • 奋斗
  • 坚持
  • 自我超越
  • 现实主义
  • 人生感悟
  • 信念
  • 突破
  • 前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讲述了一个失学青年凭着满腔热情和刻苦勤奋在IT行业打拼十余年最终仍然一事无成的故事。”——这样一本书你会想看吗?

简单地说,这就是一本流水账,从2000年开始直到2012年,逐年记录我自己在这个行业里折腾的经历。

想看励志书的同学们要失望了,这里没有心灵鸡汤,倒是 有不少狗血。传说中的男猪脚不怕出身贫寒只要够拼就会出人头地,这里的男猪脚出身一般天赋一般经历失学失恋离职离婚身居陋室心怀天下卧薪尝胆刻苦打拼十余年还是籍籍无名没钱没势一无所有可是没法子还得继续前行不敢止步。嗯,这是人生。

一无所有么?起码还在这个自己喜欢的行业里混着,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呢。而且还有一大堆八卦故事可以讲呢。——我设想中讲这些八卦故事的场景,就是下班儿以后坐路边烧烤摊,两瓶啤酒下肚以后开始扯着嗓门神侃“遥想老子当年……哎老板再来三十个串儿”这样的。那么,这样的故事是不是你喜欢听的?

而且,我妈也跟我说,你不是一无所有呀,你还有脸写书呢。

——不靠谱的作者留

作者简介

熊节,处女座,生平痛恨各种不完美。然而自从进入IT行业至今摸爬滚打十余载,做过技术、商务、传媒、管理等等各种工作,没有一件事做到完美,只能每天在自己的强迫症折磨中继续前行。目前是ThoughtWorks咨询师,仍在见识并惊讶于这个丰富的大千世界,并希望自己做的事对别人有用。

目录信息

2000年 001
十多年以后,年轻的同事们会问我:你当初是怎么走上软件这条路的?伴随着这个问题,我常常能感受到一种没说出口的期待,期待一个“凭着对技术的满腔热情毅然决然选择人生道路”的励志故事。其实说实话,十多年前,我走进软件开发这个行当的第一步相当偶然,而且这第一段职业经历相当狗血……
2001年 017
刚开始软件开发的职业生涯,对这个广博的领域充满了好奇,我在这时遭遇了一个重大的变故:大学的学业无法顺利完成了。没有学历这件事让我十多年来直至今天仍然耿耿于怀。不过,刚以失败者的身份踏出校门,我就遇上了贵人,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职业经历。老话讲祸兮福之所伏,年轻时的每段经历,不管是好是坏,都是难得的体验吧。
2002年 041
在《程序员》杂志工作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能很早地接触到像敏捷软件开发这样相当新的观念,有机会翻译几本书,可以听国内众多高手大侠交流讨论,这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是绝佳的环境。虽然今天互联网如此发达信息触手可及,职业生涯初期受到什么人的指导还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3年 061
从北京到杭州,我终于又干上了程序员的工作。国内小公司不像外企、名企那么规范,什么事都得做,还会走很多弯路,踩很多陷阱。辛苦,但是也很锻炼人,能学到很多。究竟哪种环境对个人发展更有利,大概也就只能说见仁见智吧。
2004年 083
如今的技术圈,大家已经不太记得EJB 这个东西了。而且如今的技术圈,大家已经不太会为一个技术的是非争得面红耳赤了。种种时代背景机缘巧合,EJB 大概是最后一个能让支持者和反对者连篇累牍大开论战的技术。这场论战代表的是整个行业一次思维模式的转变,催生的则是后来的敏捷浪潮以及众多传授“SSH”(Spring+Struts+Hibernate)的培训机构。
2005年 105
重新回到CSDN,我把自己定位为“技术传播者”,也做了一些时至今日仍然能让我感到骄傲的事。在这一年里,我再次遇到了贵人,结识了ThoughtWorks 这家心仪已久的公司,开始了一个土包子在外企的磕磕绊绊。
2006年 137
工作五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关口:已经不算年轻,却又不够倚老卖老;心里有点想法,却又谈不上有何成就;觉得该给自己找个方向了,真说起来还是迷茫。那一年,我得到很多见闻和反思的机会,因此没有失却对技术的热情,回想起来是很幸运的事。
2007 年163
ThoughtWorks 在中国的前几年发展远非一帆风顺,甚至一度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靠不得已的业务转型才挺过了困难时期。在这段最困难的时间里,我们开始了一个影响深远而且传奇的客户—巨华。
2008 年 181
IT 专业服务这个职业给了我很多新鲜的经历,能极大地满足我的好奇心。一年中能深入几万人的大企业和几个人的小公司,能了解跨国酒店集团和国有远洋航运集团的运作,这种丰富的体验不是谁都能获得的。之所以这么多年对这个行业热情不减,这份好奇心是最大的原因。
2009年203
于我而言,这是改变的一年。做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角色,特别是生活上的重大变故,连人生态度都有所改变。不仅自己在改变,“帮助别人改变”也成了我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要不要改变”这样一个有些哲学意味的问题,常常是未及深思便已付诸行动,大家都在被浪潮推着向前走。
2010 年 229
在巨华咨询项目上的磨砺让这一组ThoughtWorker 飞速成长,从前的一帮硬核程序员渐渐开始对管理、经营这样的话题感兴趣起来。事后回想起来,我和我的战友们走上管理岗位的路是从这里开始的,但不是我们自己早有转型规划,倒是被情势逼着一步步走来的。
2011年 251
年过三十,工作10 年,要适应一个新的角色定位,这是一个挑战。不仅需要学习新的技能,连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得发生改变。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贴心的导师和一群值得信赖的战友,对工作是莫大的支持自不待言,简直算得上是人生一大收获。
2012年 279
创业未必非得辞职。在成都建立一个新的分公司,这个经历让我体验了创业的酸甜苦辣,也有了以前未曾有过的若干思考。职业的路,人生的路,到三十多岁时似乎才刚刚展开,吸引着我不断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中《越江巨华》的片段正是华为软件BSS广州研发中心跟TW咨询师合作的一段时光。一晃5年,看着书中的照片,恍若昨日。 之前在华为基地见过大熊,当时去参加一个培训。有个同事说thoughtworks的人在讲持续集成,就赶过去听听。只见一个”杀马特“发型(长发+耳朵边的两绺辫子)...  

评分

十几年前,我刚开始工作那会儿,我如饥似渴地找各种的与软件开发相关的材料来读,包括《程序员》杂志。于是,我注意了一个叫“透明”的家伙,写东西文笔很好。后来,因为讨论一些技术问题,我们俩就联系上了,然后,就把“熊节”,“透明”,“gigix”划上了等号。再后来,我加...  

评分

跟大熊关系不算很近,但回忆起来在TW期间跟他竟然是同项目最多的人了。 印象最深的还是LPI项目,如大熊所说,那个项目很顺,导致office update上基本上没有任何新闻,当时好像还是稍微有点失落的,怎么老没关注我们呢。有一次在走火通道碰到老大,问我LPI项目如何,我绞尽脑汁...  

评分

书买回来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而且每天是14小时工作,无休。着急的是回望一个巨匠的12年历程中的点滴,收获的是为了热爱要能付出努力。作者一路走来,虽没有太多的励志语言,但是到现在也确实够励志的,作者对于热爱的软件行业的追求,以及付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理念,让我...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好看!虽然其好看程度证实作者本人早年的担心,随着进入管理阶层的程度呈现递减的趋势(表现为具体的故事越来越少)。不过,第一,关于you-know-who的故事一直是我最喜欢,但是仍然觉得看得不过瘾的。对于这种基本上塑造了一般人对于IT工作者形象并且在国际上都产生着重大影响的巨型企业,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工作方式都值得给予更深的着墨。尤其考虑到作者一向希望描述作为一种人群的IT工作者,这部分应该有更详细的讨论和思考。第二,作为一家极富个性的革命性公司,TW如何在扩张中改变自我:组织结构、文化类型、社会责任感──尤其后者。当revolutionary不再出现的时候,到底是teen spirit终于进入了成年期,还是政治斗争(某些愤世嫉俗者的边缘化)的结果;…

评分

看似跌跌撞撞,實則內心所往。

评分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当年发生的诸多事件,就有不同的收获。也对12年底13年初那段事情的起因有了更多了解。

评分

推荐辞中的勇气大概应该是指书中自爆的三段恋情吧。。。那个想通过隐去地名人名公司名进行保密的公司是华为呀。。。另外梁心好像一直都引错了“不得中行而与之”,并且没有正确理解“狷”和“吾从周”的涵意。。。

评分

20171018 很多东西最好的阅读时刻是10年前,或者现在。能看就赶紧看吧。挺不错的,看到主人公一步步走来,最大的收获是做什么事都应该有输出,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不断挑战自己,在一个一飞冲天的行业想要成功其实并不难。难能可贵的是还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