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在《蒋勋说宋词》(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蒋勋先生按照五代、北宋、南宋的时间脉络,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重要词人的佳作一一道来。
在宋词当中,既有简练、淡雅、不夸张的情绪”,也不乏豪放、浓烈与激扬。美从无定规,却皆可成为个人生命的色彩。这是宋词带给我们的启发,以及慰藉。
阅读宋词,就像在阅读生命本身,饱满与孤独、喜悦与感伤各具其美。记得花间晚照,记得金戈铁马,豁达面对得失起落,好好珍惜自己。
蒋勋先生潜心于艺术与文化之美,“出之于小说、散文、艺术史、论述、绘画,苦心孤诣,重构民族美学与历史记忆,启蒙俗民生活中的感官审美享乐,献身为美的传道者,谦卑明亮,气象恢宏,给了我们欢喜感动与荣耀自豪”。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这样描述这位“美的布道者”——“(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湾文化大学历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
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著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而自己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评《蒋勋说宋词》 文/蓦烟如雪 2012年,《蒋勋说宋词》这本书我买过,我知道说宋词这本书在出来后,褒贬不一,很多人指出了里面的一些硬伤。文学的确需要严谨性,但尽信书不如无书,谁能确信,以往的道理就是真呢?我们都是一直在探究路上的人,太过固守既有的内容,才是...
评分看了很多评价,说这本书里有很多明显的错误。包括那本说唐诗。 但不都有句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人说他是靠林青霞的好话而红起来,也有人说他的私生活。 但是这都不影响他说话和写作的方式。 他就是用他看到的角度,他感受到的美来写字。 读书本来就是博采众家,不拘一格。...
评分公元1279年,南宋崖山海战失利,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背着背着八岁的皇帝赵昺投海自尽,自此,大宋王朝彻底灭亡,后人评价曰“崖山之后无中国”。 听闻宋朝灭亡,江浙数十万知识分子投海殉国,远在朝鲜和日本也有数千知识分子自杀。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神奇的国度能够让这么多知识分...
评分大约是在大二的时候,我们有一门讲艺术史的课,特别有趣。讲课的刘老师,有一种对于中国文化近乎疯狂的痴迷,嘴里常常念叨着李泽厚、辜鸿铭和蒋勋之类的名流,我的性格里恰巧有着这样一种附庸风雅,所以自然地,也对这三人有着浓厚的兴趣。李和辜有些年份也并不为人熟知,蒋勋...
评分曾有朋友说起移民,国外的空气多好、景色多美、制度多么公正。我向往之,只是舍不得失掉中国文化,想想我的小孩,如曾遇到的ABC朋友一般,只记得历任美国总统的名字,不晓得中国浩瀚五千年的历史;只写得几个中国字,不懂得吟诗读词,就觉得很遗憾,遗憾到再不动移民的...
读罢此书,方觉第一次学了宋词。若高中语文老师有十一之功力,人生幸矣。没有经历过低谷的人生,不是完满的人生;没有经历过内省的历史,大概也不是完整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因唐宋而变得饱满。虽未读他卷,但大意能识。想起黑格尔说中国历史大多重复,也难怪,毕竟人家不懂中文,更别谈懂文学了。若是能听蒋勋讲一讲中国文学/美学演变的历史,大概就不敢放此厥词了。
评分近期所读蒋勋作品里最好的一部。认真,老实,安静、沉潜。前些日子读《肉体供养》、蒋勋说梵高、达芬奇等都过于花架子,对艺术品本身深挖不够,只好用华丽的语句使劲拉升文章的气韵,大而无当、空且乏味,像是放了太多人工作料的鸡汤。说宋词这本比较诚恳,且解答了我前几天看《学诗浅说》中关于“周邦彦是宋词集大成者”的说法的疑问。周的成就主要在于音律。
评分一开始看,觉得蒋勋啰哩啰嗦,甚是有点不耐烦,但越看越痴迷。整个人都被他带到宋时,带到宋的文化氛围里。且越看越佩服蒋的人格,他会用“无聊”来表示喜恶,会用“损失”来表达心情,却不会用泾渭分明的“不好”来评价一个作品,也不会用尖锐如“伤害”来惋惜一个东西。
评分一般吧 比较浅
评分比说唐诗喜欢,有韵律形式也自由些,挺美。至于评论中有人撕,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硬伤什么的我知识不够渊博不知道,但我读得挺愉悦,有些观点角度很有意思,值得考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