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所有明日的聚会

给所有明日的聚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德政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1
价格:4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5869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音乐
  • 随笔
  • 摇滚
  • 陳德政
  • 纽约
  • 台湾
  • 理想国
  • 音速青春
  • 青春
  • 成长
  • 友情
  • 校园
  • 治愈
  • 回忆
  • 梦想
  • 青春物语
  • 心灵共鸣
  • 未来之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谨以这本书献给曾经有过,或正在拥有一个义无反顾二十余岁的我们。

献给纽约,献给摇滚乐,献给无畏滚动的青春,以及所有明日的聚会。

二十四岁的台湾资深摇滚乐迷陈德政独自来到摇滚乐的首都纽约,磨砺多年,留给我们一部近年来华文世界最具现场感的摇滚书写。

书中四十个篇章如同四十首歌,是四十段难忘旅程的原声带:由音乐伴随的成长碰撞、对旧日的眷恋、梦想成真的喜悦、与陌生人交会的微光,那些三十岁前放下的东西与迎来的东西。燃烧的夜晚沸腾了血液,熟悉的前奏撼动着耳膜,他将那些与心跳同步的神奇时刻记录下来,成为永恒。

如果活在罗马时代,我得住在罗马,还会是哪呢?而纽约,就是现在的罗马。

——约翰•列侬

为什么是纽约?

那股声音对我说,如果我想遇见美丽的人物与深邃的历史,我必须去纽约。如果我想在青春成为乡愁之前将它保存在一个真空的盒子里,永远记住当初的模样,我必须去纽约。如果我想让二十余岁的最后几年尽情燃烧,体验生命的极限与荒芜,感受狂喜的温度也看见寂寞的颜色,我必须去纽约。

因为纽约就是摇滚乐的首都。

——陈德政

作者简介

陈德政,一九七八年冬,生于台南,政大广电系毕业。

高中时期接触英伦摇滚乐,立定去伦敦留学的志向。退伍后到纽约旅行,在那听见更深沉的呼唤,接收到绝对契合的频率,人生转了大弯,决定到New School攻读媒体研究硕士,在布鲁克林的公寓一住好多年。

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书写博客 “音速青春”,分享纽约的所见所闻——场馆内的乐声,街头巧遇的人物,过去发生的历史,许许多多正在感受的当下。

年轻时组过乐团、主持广播节目、也在唱片行打工,大学时拍过台湾乐团浊水溪公社的纪录片《烂头壳》。三十岁后深切地体悟到,自己最会做的事情,仍是写作。题材以音乐、电影、旅行为主,以本名或代号pulp发表在各式刊物上。

返台后持续耕耘博客,一写十年,累积超过一百万字、五百万浏览人次,是往后一切美好事物的开端,包括这本《给所有明日的聚会》——他的第一本书,主题正是纽约,他的文化启蒙、自我认知的起点,心底那座永远的故乡。

二〇一四年在台湾出版第二本散文集《在远方相遇》,期许自己能持之以恒,用文字触动他人,在转瞬而逝的生命中,替自己,也替世界留下一点什么。

你可以在这几个地方找到他:

pulp.bluecircus.net

weibo.com/sonicpulp

instagram.com/sonicpulp。

目录信息

Recommend 推荐序 Dean Wareham
Preface 自序
part one_ new york, new york
1. Ride Into The Sun│在烈日下奔跑
2. Hey Ho, Let’s Go│蓄势待发
3. Lower East Side│下东城
4. Knitting Factory│针织工厂
5. Other Music │最酷的唱片行
6. Central Park │中央公园
part two_ nyc ghosts & flowers
7. Lonely Planet Boy│寂寞星球男孩
8. Howl!│嚎叫!
9. Mercury Lounge│水星酒吧
10. Halloween Parade│万圣夜游行
11. Blind Chance│机遇之歌
12. Desolation Row│倾颓的堡垒
13. Walk On The Wild Side│漫步在狂野大街
14. Like A Rolling Stone │滚石不生苔
15. People Have The Power│摇滚怒女
16. Champagne Supernova│香槟超新星
17. Washington Square│华盛顿广场
18. To Become Immortal, And Then Die│变得不朽,然后死去
part three_ brooklyn
19. Planet Brooklyn│行星•布鲁克林
20. Warsaw│华沙
21. Coney Island Baby│康尼岛的宝贝
22. Northsix│北六街
23. Venus In Furs│皮草里的维纳斯
part four_ live forever
24.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永远的草莓园
25. Underworld│地底世界
26. All Tomorrow’s Parties│给所有明日的聚会
27. Punk Attitude│朋克精神
28. Burning Down The House│燃烧的房间
29. CBGB Forever│时代的终结
30. Alphabet City│字母城
31. Last Goodbye│诀别的诗
part five_ last days
32. Killer Parties│杀手派对
33. Don’t Let Our Youth Go To Waste│不要枉费青春
34. Daydream Nation│白日梦国度
35. Just In Time│九局上半
36. Chelsea Hotel│切尔西旅店
37. 15 Minutes Of Fame│成名十五分钟
38. Factory Girls│工厂女孩
39. Brooklyn Bridge Blues│走过布鲁克林大桥
40. Strange Lights│奇异光线
Postscript 后记
Appendix 附录 地址清单
Appendix 附录 相关影片及书籍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陈德政的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乐评书籍里很好的一本,至少相对国内一些世故的老油条乐评来说,他要真诚的多,音乐和乐评本应该是同一的,直指人心的,陈德政在他的听觉兴趣范围内、外用心听了不少东西,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乐评人,他有他自己的写作范式。  

评分

陈德政的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乐评书籍里很好的一本,至少相对国内一些世故的老油条乐评来说,他要真诚的多,音乐和乐评本应该是同一的,直指人心的,陈德政在他的听觉兴趣范围内、外用心听了不少东西,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乐评人,他有他自己的写作范式。  

评分

2014年底参加了简体版发布的派对,这一场讲的是作者大学时拍的浊水溪公社的纪录片的过程,以及作者少年时在台湾念书与摇滚乐相关的种种经历,包括组吉他社,到国外参加音乐节种种。 签售买了书,之后经历了长达一年的黑暗期,就一直搁置没看过,至今才翻阅,也是因缘际会,一年...

评分

这是一个男孩与摇滚乐的故事,24岁那一年,台湾青年陈德政来到摇滚乐的首都纽约,开始了一段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想过的人生旅程。对于17岁被Oasis迷惑、当时的真爱是英伦摇滚的他来讲,心中的摇滚圣地明明是伦敦才对呀!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有趣,一次短暂的毕业旅行,让他作出了去纽...  

评分

2014年底参加了简体版发布的派对,这一场讲的是作者大学时拍的浊水溪公社的纪录片的过程,以及作者少年时在台湾念书与摇滚乐相关的种种经历,包括组吉他社,到国外参加音乐节种种。 签售买了书,之后经历了长达一年的黑暗期,就一直搁置没看过,至今才翻阅,也是因缘际会,一年...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是DJ+摇滚乐迷。熟谙纽约各角落与音乐的关联,知识关联体系强大。但行文完全是blog日志,自我记录的成分多于对音乐对城市的描写与评析。除非读者也是摇滚乐迷和熟悉纽约,否则真读不下去。节约时间去读其他更有价值的书吧。2.8分。

评分

读完回头翻 Dean Wareham 的序,才发觉他将这本书称为“纽约摇滚游记”真是无比正确。这些纽约摇滚圣地的介绍,特别是其中关于 CBGB 这个传奇地标歇业的几则现场报道很有价值,如果要去纽约朝圣,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只是我想读的,还是 pulp 在他的博客上写的纽约大小现场的亲历记,只有在那些充满汗水和泪水的文章里,这些场地才显示出了真正的魅力。

评分

文字水平堪忧 讲故事我还是喜欢看马世芳老师

评分

这本书好就好在作者完全以一个乐迷的角度入手,把自己的所有热情和青春倾注进去,能引起读者共鸣。而不是以一个高冷的乐评人姿态,在那里瞎叨叨。因此略矫情的文笔,也就可以原谅了。

评分

这本书好就好在作者完全以一个乐迷的角度入手,把自己的所有热情和青春倾注进去,能引起读者共鸣。而不是以一个高冷的乐评人姿态,在那里瞎叨叨。因此略矫情的文笔,也就可以原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