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弦─汪精卫的政治生涯》一书是一部关於汪精卫政治生涯的评传。汪精卫是民国政治史上重要而复杂的人物。他是国民党高层领导人,曾任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军委主席,中政会主席,行政院长等,1938年当选为国民党副总裁,地位仅次於蒋介石。抗战期间,汪对日讲和,擅自脱离重庆,发表求和通电。1940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以通敌者的身份终结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本书基於充分扎实的史料基础,客观呈现汪精卫从革命到退隐,从联共到反共;从主战到主和,重新考察“革命者”汪精卫与“通敌者”汪精卫的复杂思想与行动,特别关注汪“主和”的思想、政治脉络,及“和平运动”的展开与沦落。既不赞同将汪精卫简单贴以“汉奸”标签,也不认为他的对日媾和与成立汪伪政府,是某些海外学者所认为的“舍身饲虎”的英雄主义行为。本书认为,汪精卫的“主和”,有超越个人权力动机的思想脉络与政治考虑。汪精卫的悲剧性,源於一个军事化时代的文人的处境,也源於自身的弱点。
李志毓,生于1979年7月,北京人,汉族。研究方向为民国政治史。1998年9月-2005年6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硕士;2005年9月-200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专门史博士;2007年3月-8月受香港利希慎基金会资助在香港中文大学访问研究;2008年9月-11月受中华发展基金会资助在国立台湾大学访问研究;2009年9月-2011年6月,南开大学博士后;2011年6月-2013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2013年2月-5月在美国圣奥拉夫学院访问;2013年7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
汪精卫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很多人提到他,必然会在前面加上一个词——汉奸。经过教科书和各种宣传渲染,汉奸汪精卫的形象必然是卑劣不堪,面目可憎,与秦桧,吴三桂比肩。 的确,汪精卫在抗战中的种种行为,不论从当时,还是今天看来,称之为汉奸也许并不为过,但这样一个曾...
评分撰文:李志毓 创作自《东方历史评论》 1940年3月31日,主持对日“和谈”的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汪精卫任行政院长,代国府主席,中国近代史上最具规模的汉奸集团粉墨登场。在这个以汪精卫为首的汉奸集团中,若论才行风格,其实不乏当代佼佼之士。李宗仁曾经说:“汪兆铭...
评分談汪精衛,論者往往來勢洶洶,仇者斥其漢奸,親者委其烈士。有友人更將汪精衛奉為可使中國免遭一戰、扭轉民族興衰的英雄,理由是1933年上半年熱河、長城作戰之後,到1935年下半年華北事變爆發之前,由於日本政府力圖壓抑軍部、謀求中日關係“安定化”,以及汪精衛、唐有壬“親...
评分随着近年民国史研究热潮席卷,各种专著铺天盖地登上书架,发觉独独缺少研究汪精卫的专著,令人备感可惜。对汪的兴趣源于此君与笔者是同乡近邻不无关系,早年是“烈士”,晚年成“汉奸”,汪一生的悲剧命运断断不能就此简单概括。幸有李志毓女士这部专著问世,兼具了研究性与可...
评分随着近年民国史研究热潮席卷,各种专著铺天盖地登上书架,发觉独独缺少研究汪精卫的专著,令人备感可惜。对汪的兴趣源于此君与笔者是同乡近邻不无关系,早年是“烈士”,晚年成“汉奸”,汪一生的悲剧命运断断不能就此简单概括。幸有李志毓女士这部专著问世,兼具了研究性与可...
一个真实的汪兆铭。
评分看书看得头昏脑胀,想起以前选修的视觉素养课,最后一课黎莉老师展示汪某照片,提醒大家注意此人清俊的面容,出众的文才,早年壮烈的情怀,其本人真实的情况远比一个标签来得复杂。
评分开篇抒情又空洞,跳过这一段就正常了
评分“双照楼头老去身,一生分作两回人”
评分笔端常带感情,文字流畅优美,反而成为本书的缺点。虽然没有太多的新史料,但是能把问题说清楚,对于民国历史研究的“祛魅”还是有很多的推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