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觀點認為,馬剋思是一個深受啓濛思想影響、追求對世界之理解的科學化、力圖建立科學的理論體係的思想傢,人們當以自然科學理論體係的模式來理解他。
在《普羅米修斯的束縛》中,作者維塞爾不否認這個觀點,但他將馬剋思的科學思想與古典思想中的神話傳統加以比照對觀,進而分析馬剋思的科學思想所具有的古典思想中神話傳統的結構特徵,在這一係列精彩推進的理論分析中,作者又顯示齣瞭其對馬剋思思想、德國浪漫派和德國古典哲學以及古典詩學和神話傳統的精準把握與對相關原始文獻的熟悉。作者主張,馬剋思的科學思想不僅僅有著現代自然科學的錶麵特徵,其中關鍵結構的生成和整體的實質,依然深受古典思想中神話傳統的影響。
作者維塞爾(Leonard P.Wessell)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德國語言文學教授,文藝理論傢,廣泛涉獵17-19世紀歐陸美學、哲學研究,尤其是德國浪漫主義和馬剋思主義美學,已齣版學術專著《馬剋思與浪漫派的反諷》、《席勒美學的哲學背景》、《萊辛思想再釋》(均已有中文譯本)、《普羅米修斯的束縛》等。
譯者李昀,2007於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華南理工大學外國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當代西方哲學、文藝理論、英美文學研究。著有《“否定性辯證法”視域中的“女性”主體性重構》、譯有《分析的和辯證的馬剋思主義》(閤譯)等。
譯者萬益,1972年齣生,中國翻譯協會專傢會員,國際翻譯傢聯盟譯員,意大利聖安娜大學和法國格勒諾布爾管理學院博士候選人,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他認為其實是辯證法蘊含著一種戲劇的、神話的、原型的結構。馬剋思的思想包含科學分析方法,也有社會本體論、社會現實之本質之形上理論,而且(根本上由於辯證法的存在)始終未離開那種神話模型。姑作一聽
评分所引文獻基本止於70年代初期(但不乏有趣的文獻),似乎還屬於沒有受到所謂“法國理論”嚴重影響的美國學術環境的作品。前兩章基本講理論依據和知識背景,後幾章完成對位闡釋。後幾章的論述比較平麵化,甚至有些囉嗦。沒有談黑格爾的戲劇理論,似乎有些可惜。
评分2018已讀39。酣暢淋灕,大呼過癮。維塞爾把馬剋思科學思想體係的結構解剖開來置於亞裏士多德《詩學》所揭示的古希臘戲劇傳統下,分析其中的神話—宗教基礎,比單純比附馬剋思思想與宗教教義的錶麵相似性要高明得多。作者認為普羅米修斯神話所代錶的人的至上性、“自因”性正是馬剋思所謂人的自我解放的根源,非常有趣的觀點。
评分他認為其實是辯證法蘊含著一種戲劇的、神話的、原型的結構。馬剋思的思想包含科學分析方法,也有社會本體論、社會現實之本質之形上理論,而且(根本上由於辯證法的存在)始終未離開那種神話模型。姑作一聽
评分2018已讀39。酣暢淋灕,大呼過癮。維塞爾把馬剋思科學思想體係的結構解剖開來置於亞裏士多德《詩學》所揭示的古希臘戲劇傳統下,分析其中的神話—宗教基礎,比單純比附馬剋思思想與宗教教義的錶麵相似性要高明得多。作者認為普羅米修斯神話所代錶的人的至上性、“自因”性正是馬剋思所謂人的自我解放的根源,非常有趣的觀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