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一对孪生兄妹牵引出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民族的卑微与愚昧。在那个"应该爱谁,怎样去爱,以及爱到什么程度"的律法里,重新感知了自以为熟悉、不必多加观照的本我,再一次探测心灵的深度。《微物之神》出版于1997年,是一部获得英国布克奖、全美图书奖、全球销售超过600万册的旷世之作。
阿兰达蒂·洛伊(Arundhati Roy),印度作家。十六岁时离家,只身来到新德里,在学校主修建筑;毕业后做过记者、编辑,后从事电影文学剧本写作。三十七岁凭借《微物之神》成为第一个获得全美图书奖、英国文学大奖“布克奖”的印度作家,震惊世界文坛。
我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人与我一样,容易在一种文字游戏中迷失方向。 只能说,洛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这个故事如同一座迷宫,或者一个魔方,时间、空间、人物、顺序,都是被打乱的,混淆的,切割的。我无法用确切的文字去描述一个大概的走势——这不是亵渎与否的问题,而仅...
评分故事从重归故里开始,瑞海儿回到阔别已久的印度来见她分别二十三年的异卵双胞胎哥哥艾斯沙。于是,回忆就像毒瘤般侵袭了她,四处蔓延无处不在。 这就是98年的布克奖《微物之神》。作者阿兰达蒂.洛伊如同一名外科医生,在病态的身体上一层层的寻找病因,过程是残酷的。 ...
评分所有试图热爱文字的作者都会存有两种类型的梦想,一种是用文字建筑情节,一种是用文字织绣情感。而对文字上瘾的作者还会有更奢侈的欲念,诸如——用文字来作画,也许是伦勃朗,也许是夏加尔。当我一字一句地阅读印度女作家阿兰达蒂•洛伊的《微物之神》时,我仿佛看到文字...
评分 评分企鹅丛书都非常棒,这个封面美死了……这本的叙事手法和修辞都十分美妙,散发热气的河流上的迷雾,就像在鲜润雨季。双重边缘性这条线埋得比较浅。结尾真是微妙啊,希望居然在注定通向破碎的道路上。
评分印度一个如此光怪陆离的地方,我们从方方面面看到它的落后腐烂,宗教种性制度将人分为无法跨越的三六九等。十几年前第一次阅读,很多内容早已记不得了,如今的我已经到了书里写的那个不老也不年轻,可以活着也可以死去的年纪。再次翻阅,一种充满诗意的悲哀,美丽又残酷,死亡或死亡的阴影贯穿其中,有的人早已死去,而有的人随着活着也仅剩下躯壳。没有规律的叙述顺序,翻开哪一页,都值得一读再读。如此丰富的细节,甚至能在字里行间闻到果酱的甜腻味道,粘稠湿热空气中的水分子,伸手摸到那些老旧的沙丽。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悲剧必定会发生,那些所谓的原因,只不过是千千万万的历史细节汇流而成,没有人可以与之抗衡,一切都要付出代价。他们都是微物之神,没有在沙滩上留下足印,没有在水中留下涟漪,没有在镜中留下映像。
评分好像有灵的力量像蜘蛛丝一样流动在作者的血管中。
评分爱的律法。
评分一切卑微之物被神圣化,可以变成对某些宏大之物的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