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了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侯外庐、牟宗三、徐规、余英时、李泽厚、沈善洪、陈存富、陈植锷、葛兆光、陈来、杨国荣等学者的治学观念及方法,展现了他们的治学风采,为希望研究思想是的年轻学人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进路。
何俊,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哲学史、思想史研究。著有《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南宋儒学建构》、《事与心:浙学的精神维度》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其实我本来是想看有没有讲陈植锷先生事迹的。最后发现就三四页。给作者教文献学,刚讲完目录学就过世了。然而我还是把这本翻完了。虽然名字有点那啥,不过讲的还是不错的。不论是余英时的自述,还是作者的分析,都能很好地呈现思想史的思路。讲钱穆《国史大纲》,多有隐隐与陈寅恪商榷之处。讲钱穆、余英时儒学观的相通。讲梁启超、冯友兰、牟宗三、侯外庐、钱穆诸家路径异同,梁是新史学,冯、牟则是哲学史,侯、钱是思想史,而侯更注重引入社会史、经济史的视角,钱则能承古开新,都不错。
评分书中所论方法部分,不仅对治思想史有用,稍加思考演绎也可适应研究其他方面的历史问题。
评分何必锦上添花。
评分这本书堪称度人金针。读完之后,一方面懊悔没有早点读,一方面又庆幸现在读完还不算太晚。 大体而言,该书可分为道、术两部分。前半以余英时先生的访谈与研究为主要内容,讲学者如何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命运中自我定位。后半是作者自身治学的几点经验,以及对20世纪思想史巨擘及其作品的见解。 内容非常丰富,可读性极强。在叙述中亦不乏对关键学术问题的洞见。
评分何老師說剛印好,余先生就被禁了,就沒上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