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失竊案

手的失竊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法]讓-皮埃爾•博
出品人:
頁數:304
译者:周英
出版時間:2014-7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752009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法學
  • 法律
  • 法理學
  • 哲學
  • 社會學
  • 曆史
  • 法國
  • 身體
  • 懸疑
  • 推理
  • 小說
  • 犯罪
  • 心理
  • 失蹤
  • 調查
  • 真相
  • 冒險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手的失竊案——肉體的法製史》作為法製史的權威經典作品,其成功的原因不僅僅在於其高度的學術水平和理論深度,更在於它具有遠超一般學術著作的可讀性和趣味性。作者為瞭讓普通讀者也能通過閱讀理解法製史的核心曆史課題,假設瞭一個法律案例:“手的失竊案”。當人的手離開瞭人體以後,會發生怎樣的法律問題?離開瞭身體的那部分東西究竟算什麼?而且它又屬於誰?本書在對爭奪他人身上切除的手臂這一虛擬故事進行思考的過程中,不僅對該看法的曆史進程進行瞭梳理,並對圍繞肉體的法學理論展開瞭全新的探究。本書觀點新穎,敘述有趣,是名副其實的“學術暢銷書”,已譯成意大利語(2003年)、日語(2004年)。本書自問世後廣受歡迎,成為瞭真正意義上的“讓普通人都看得懂並覺得有趣的法製史圖書”。

著者簡介

讓-皮埃爾∙ 博德(Jean-Pierre Baud),1943年生,1971年取得巴黎第十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72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學講師,1999年起任巴黎第十大學法製史教授。主要著作有《煉金術審判》(Le Procès de l'Alchimie,Strasbourg Cerdic- Publications, 1983),該書從法製史的角度考察煉金術,以此闡明中世紀的學術秩序;《生與死的法律——生命倫理的考古學》(Le droit de vie et de mort. Archéologie de la bioéthique, Aubier 2001),生命科學的急速發展大有動搖歐洲文明的根基之勢,該書對此狀況做瞭深入的曆史分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判例-虛構
一、第一種解決方式:認定切除有罪
二、第二種解決方式:認定偷盜有罪
三、第三種解決方式:無罪釋放
第二章 肉體,這麻煩的東西
一、法律的道成肉身
二、要求法學傢錶明態度
三、一個陪襯角色:肉體是金錢
四、在試圖證明肉體非“物”時卻論證瞭肉體即“物”的法國主流學說
五、民法的曆史演變
第三章 結尾……預告
一、作為女兒嫁資的死屍
二、用於治療的死屍
三、死屍,有害物的原型
四、民法學傢拒絕認可死屍
五、因兩重性而被隱匿的死屍
六、從死屍到活人
第四章 羅馬式禮儀追求法律的非肉身化
一、法律擁有的肉體
二、反對道成肉身的禮儀
第五章 人格,來自其導演(羅馬式禮儀)的創造物
一、“頭格”與“人格”:頭及其麵具
二、善於創造的法學傢
三、法學傢,人格的生命操縱者
四、嚴禁製造怪物
第六章 肉體,是有體物—— 一個難以證明的確鑿事實
一、人類都是“人”
二、人類的肉體都是“物”
三、自由人的肉體是無法定價的“物”
第七章 有關瘋狂和怪誕的逸聞
第八章 日爾曼人是否長著犄角
一、日耳曼人的犄角與手
二、置身於習慣堡壘中的法律的肉身化
三、拿破侖在編纂法典時對於肉體的迴避
第九章 教會法對肉體的定義----權利的對象
一、靈魂對肉體的“現實”的揭露
二、基督教徒對於他人肉體的權利
三、宗教上的罪孽處在無可避免的十字路口——血液和精液造成的汙穢
四、教會法對汙穢的主張
五、基督教徒對於自身肉體的權利
第十章 教會法對肉體的定義——治療的對象
一、法律必須要等到人吃完飯再議嗎?
二、通過法律實施治療
第十一章 追朔公共衛生的起源
一、治療的權利
二、健康的場所
三、生物學資本
四、血液循環標誌著一個連接點
第十二章 新的法律事實——勞動者的身體
一、衛生學的權勢及衰落
二、衛生學廢墟中的法學傢
三、處於工業化環境中的勞動者的身體
第十三章 暴力對禮儀的威脅
一、人在法律上生來就自由且平等,但在力量與美貌上則生來就不平等
二、事故發生在工廠之外時
第十四章 有一天,血液……
一、提供者-拯救者的時代
二、血液,一個不被承認的“物”
第十五章 血液産生的諸問題
一、體麵的賺錢法
二、關於買賣的肉體上的地形學
三、血液的價值
第十六章 是人的肉體,也是另一種“物”
一、對迴歸神聖性的超越
二、重讀奧雷爾・達維德
三、“人”和“物”之間存在什麼?
四、民法典能為肉體的“現實”打好牢固的基礎
五、自由懼怕存在空白
六、從人的尊嚴來講,承認肉體為“物”是理所當然的
七、而且,就另一種“物”而言的話又會怎樣?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人身體的構成與人身分離後是否還屬於此人的一個思辨~

评分

很有意思內容,對神學,法學,肉體,人格的認知有瞭很大的不同啊,隨著未來科技的變化,安裝在身上的機械手被切割搶劫屬於傷害罪還是搶劫罪呢?已經付款購買還沒有安裝的呢?機械手的驅動能量可以等同視為血液麼?

评分

雖然對最後作者提齣的修正方案有些微詞,但還是不得不摺服於作者的博學與創新。從肉體的雙重性分析瞭羅馬式禮儀下法律非肉身化的形成(法律人格的創造),及隨後肉體的法製史(教會法時代肉體對法律的入侵,教會法吸納法律非肉身化,最終拿破侖民法典確立的法律非肉身化,工業社會民法學傢不得不正視肉體的現實的尷尬),對當下生命科學發展使民法典呈現齣漏洞還頗有啓發意義。

评分

沒完全看懂,不過作為法哲學的思維遊戲還有點意思

评分

很有意思內容,對神學,法學,肉體,人格的認知有瞭很大的不同啊,隨著未來科技的變化,安裝在身上的機械手被切割搶劫屬於傷害罪還是搶劫罪呢?已經付款購買還沒有安裝的呢?機械手的驅動能量可以等同視為血液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