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集包括:莎士比亚全部戏剧作品+莎士比亚全部诗歌作品
莎士比亚有多种中文译本,但在语言上唯有朱译本最为传神最精彩,这一点整体上无人可及,这几乎是公认。朱生豪先生的那种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加上外文素养和诗人才情,现在已经不会再有。所以尽管朱氏在原文的理解上有些地方不尽周到,对原文中他认为“不雅驯”的字句自行跳过,他并未译完全部作品(47版仅27部剧本),我们还是决定选用朱译本。为了弥补不足,我们获得朱生豪后人的授权之后,约请了国内专家对朱译本做了全面的校订(非校对,校对是技术性工作,校订是学术性工作,二者是两回事),订正误译、补足漏译,使之尽得全貌,尽近原文。这一工作是重要和艰巨的。专家们包括裘克安、何其莘、沈林、辜正坤等国内顶级莎学专家,他们对莎学的研究、对国际研究成果的了解,甚至对原文中俚语、粗话的忠实翻译,都使译文更添光彩。对历史剧则全部重新组译。对国际莎学界当时刚确定的莎剧也及时组译,这几个剧本当时国内是无人译过的。新组译本无需校订。莎翁作品除了剧本,还有大量诗歌,我们也全部收录,而不是选录。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每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读书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人教版教材称《皆大欢喜》)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等。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三或四首长诗。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
译者朱生豪:天才的莎士比亚作品翻译家。于杭州之江大学毕业后入上海世界书局任编辑。他在极艰难的条件下译出了大部分莎士比亚剧作。1944年病逝。
莎士比亚的原文早就想收藏一本了,但是国外的原版价格很高;国内的原文版版本少,备注的详细程度上,备注的权威程度等等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在豆瓣上,各大老书友都推荐这个版本的原文《莎士比亚地全集》很不错,质量十分的上乘——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书的装帧、制作上,在国...
评分见到了译林的版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那种小开本对照看了一下。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前言说文字部分大致上一仍其旧(朱生豪译本),只有少量改动。那么这次对照,我想上海古籍出版社说的是不错的。至少这两种版本的差别不是一个大字所能包含的。 我们说“校”,便应该以原本为依据...
评分我们辛苦找来向他致敬的语词,他都用过。我们寻找新的赞语,找到的却是他的回声···我们在情感的每个角落都能碰到他的声音。甚至连我们的哭笑都只有部分属于我们自己;我们总能在他留下哭笑的地方哭笑,它们已经打上了他的印记。 ——乔治·斯坦纳 莎士比亚在西方的分量,就...
评分偶尔翻以前的笔记,翻到以前看莎士比亚时记得几句话。如《无事生非》:“像他这样一个人,讲外表也许比一头猴子神气得多,可是他的聪明还不及一头猴子哩。”我怎么看觉得怎么好,好笑好玩。一喜之下,看了五本悲剧,真是个喜上加喜。计划是看七八本的,因为其它书出现了。 莎...
评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朋友告诉我,诗体《莎士比亚全集》很快就要印行,这是第一套全诗体汉译莎翁全集。这让我想到主译者方平先生,已经不在五年多了。当时看到他去世的消息,猛然想起十多年前老人曾邀我去他的小花园坐坐,而我竟然没有前去拜访,懊悔不已。人在年轻的时候,不知道...
67812345。60个小时。简单评论一下,最喜欢的是历史剧,约翰王、理查二世、亨利四世,还有悲剧中的李尔王、麦克白、泰特斯,哈姆雷特训诫太多,而且莎士比亚过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这倒不是问题,问题是背后折射出的世情观念变迁),不太符合现代社会,所以爱情、喜剧类的小说读起来比较无趣,也有比较大的改编空间。泰特斯里的摩尔人艾伦,印象深刻,坏是坏,却重血脉,人物立体。还有李尔王的小丑。第一遍通读,囫囵吞枣,早先读的大部分都忘了。戏剧旁白,早就打破第四幕墙了。训悍记,还使用了戏中戏的模式,有意思。
评分IV-第十二夜/冬天的故事/约翰王/理查二世-这一版其实看起来很舒服(也很轻巧),有一点错。约翰王的观感有点莫名其妙……
评分哈姆雷特刷完
评分67812345。60个小时。简单评论一下,最喜欢的是历史剧,约翰王、理查二世、亨利四世,还有悲剧中的李尔王、麦克白、泰特斯,哈姆雷特训诫太多,而且莎士比亚过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这倒不是问题,问题是背后折射出的世情观念变迁),不太符合现代社会,所以爱情、喜剧类的小说读起来比较无趣,也有比较大的改编空间。泰特斯里的摩尔人艾伦,印象深刻,坏是坏,却重血脉,人物立体。还有李尔王的小丑。第一遍通读,囫囵吞枣,早先读的大部分都忘了。戏剧旁白,早就打破第四幕墙了。训悍记,还使用了戏中戏的模式,有意思。
评分读完第一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