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麦尔 MICHAEL MEYER
1995年作为美国“和平队”志愿者首次来到中国,在四川省一座小城市培训英语教师。1997年他搬到北京居住了十年,并在清华大学学习中文。他的文章多次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媒体上发表。迈克尔•麦尔曾获得多个写作奖项,其中包括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奖 (New York Public Library)、怀廷奖(Whiting)和洛克菲勒•白拉及尔奖(Rockefeller Bellagio)。他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香港大学教授纪实文学写作。他的主要作品有:《再会,老北京》《东北游记》。
能够在合适的时间读一本合适的书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东北游记》就是这样一本书。发现它的契机要感谢同是译文纪实系列的同一个译者负责的另外一本书——《鱼翅与花椒》,也是一本由来到中国土地的外地人书写的散文游记,能从题目就看到它讲的是中国各地的美食当然兼带对风土...
评分文/严杰夫 很多人都还记得美国作家迈克尔·麦尔(Michael Meyer)的《再会·老北京》(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书中勾勒了一片老北京胡同的最后岁月。几年后他又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国另一片土地——东北。 东北近年来常出现在人们的热议中。它特殊的乡土文化、曾庞大的国有...
评分当我看到《东北游记》的封面时,不禁被拉回小时候的时光。寒冷的冬天,穿着厚厚棉衣的父亲骑着大梁车,我坐在自行车的前头,他带着我穿梭于沈阳的大街小巷。我是地道的东北人,而《东北游记》原汁原味地呈现着东北以及东北人的故事。 作者迈克尔•麦尔,代表作《再会,老北京...
评分 评分东北,对我们是一块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说熟悉,是因为我们知道它是位于中国东北部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简称。记得有一部电视喜剧的主题歌是这么唱的:“黑吉辽,好极了。”的确,它广袤辽阔,土地肥沃,出产丰饶,堪称中国的粮仓。我们当然也知道,日本人在那里挑起了...
非常喜欢!麦尔的文笔实在太好了,简洁流畅,尤其喜欢第七、十一和十八章,那种不经意的对话、结尾都让人感动深受。全书有三条线,东北历史、个人游记、以及大荒地村农民的生活变迁,衔接的表皮昂,略微跳过了一些历史,更喜欢经济改革、城市化发展(东福米业)对农民的生活和态度的影响,守旧、迎新M
评分远不如他的《再见,老北京》精彩,也许可能我对东北的历史没有太大兴趣,或者不如写前门,写北京这么感同身受。
评分第一次读梅老师,和何伟张彦欧逸文一样,历史和现实在他的笔下交织,让中国人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国家。这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让我们汗颜,但梅老师自己说过,他相信外来者可以写出最好的有关某个地方的文章,因为距离对于一个观察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另外歪果仁对中国的节气是真感兴趣啊。
评分远不如他的《再见,老北京》精彩,也许可能我对东北的历史没有太大兴趣,或者不如写前门,写北京这么感同身受。
评分何伟写西南,梅英东写东北,笔力相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