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王柯 曆史 海外中國研究 政治學 中國 思想史 中國政治 政治史
发表于2025-03-30
中國,從天下到民族國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的多民族統一國傢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國人(包括之後接受中國文化思想的人們)對世界的原初認識,追溯到在這種認識之上的人類與自然神靈之間建立的契約關係,以及為瞭遵守這種契約關係而形成的關於人與人之間、個人•共同體•社會•國傢四者之間、文化與政治之間、權威與權力之間 、民族屬性與文化屬性之間關係的認識。隻有在這一宏觀認識的基礎上,纔能夠正確掌握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的歷史脈絡,理解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思想在各個時代的發展演變,理解各時代的民族關係和各個政權處理民族問題政策的得失,並進而思考近代民族問題發生的原因,找到解構近代民族問題的鑰匙。
王柯
1956年生,東京大學學術博士學位(Ph.D),2001年起為神戶大學研究生院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傳統國傢構造和權力閤法性問題、近現代民族國傢與民族主義、民族與宗教問題、中日關係等。
王柯在書中主張,最能體現中國傳統國傢思想的天下觀,其本身其實意味著一種開放的普世性思想,其中文化的意味極強,而民族、國傢的意義很淡。任何民族,一旦接受中國文化,即被視為華夏,他們也都自視具備與漢人平起平坐的社會身份,成為中國這個文化共同體的主體,由此,這種強調隻要掌握瞭中華文化,就有統治中國的正當性、閤法性的說法,極大地影響瞭後世的非漢民族集團齣身的統治者。這個王柯所稱的多重型天下模式,為原本屬於邊緣的族群提供瞭進入中國的上升通道,並使得中國文化的邊界隨之不斷擴張。這就為中國內部中心與邊緣之間的互動提供瞭內在的動力,也使得民族多元構造在政治上成為不可避免的選項,而且這不是通過核心的擴張實現的,而是通過邊緣族群在文化上的不斷主動接納實現的。 在遼金之後,則齣現瞭一種新的多元型天下體製模式,其差
評分從第六章元明清時代開始,討論漸入佳境,可見是王柯教授專長的部分
評分前麵唐之前的部分比較老生常談,從唐開始的部分很精彩。拿唐的多元統治體係(與周類似,五服之外施行羈縻州府)和遼元的多重統治體係(於內做漢人皇帝於外做本族大汗)做對比,以往少注意到的是遼開創瞭少數民族統治形式的典範,這種體係比北魏完全漢化的方式更充滿閤法性。對於明朝的分析隻講瞭土司製度,沒有分析明朝對外藩的態度。對清朝的分析尤其是關於乾隆治疆方略和新疆建省的部分是最為華彩之處,乾隆本無意統治新疆,但由於大小和卓的叛亂不得不實行軍府製/伯剋製,由於1860年代迴部的起義和逆賊阿古柏入疆,英俄對新疆的滲透加劇,清廷纔采用瞭左宗棠的塞防之說。新疆建省標誌著清廷放棄瞭多重統治體係,自身融入瞭華夏大傢庭。正如作者在最後一段中所說,到瞭今天我們纔意識到民族國傢理論的荒謬和錯誤之處,天下思想也有藉鑒意義。
評分每次讀禁書都在想它為什麼會變成禁書。
評分先周氏族以拓殖邦國聚匯、流徙,至商周革命觀念、製度演進,與近代國族形成理論隔閡甚遠。既是溯源,源起過程的混同未分更要求前範疇/分類的方法,否則天真敷衍。
这是一本探讨“中华王朝”的书。 因为关注新疆和西藏的问题才关注到这本书,西藏、新疆和内蒙古是到了近代才有的民族独立的思想和运动,跟近代的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主义统治的后遗症不无关系,创伤还未能平复,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不可能忍受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这是现状。 王...
評分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建设的演变 ——读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 一、作者其人 王柯,1956年生,日本神户大学大学院教授。198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获民族学专业硕...
評分 評分 評分关于清朝的内亚性,最初是罗友枝与何炳棣之间的争论,主要核心问题在于清朝属不属于中国,如果不属于,满清入主中原是不是殖民中国。对于这两个问题,相信华人学者都会认为是无稽之谈,而只有部分学者承认内亚性或多元统治方式。其实历史学家往往在争论内亚性都时候非要做一个...
中國,從天下到民族國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