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第一本散文集,亦是最为经典的一本。作者以幽默的笔调写出心目中的父亲与怀念的家庭气氛,书中每篇散文都有出人意表的开头、恰如其分的情境描写、精妙深入的心理描写和巧妙独到的结束,将平凡无奇的小康家庭,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生活的种种形貌细致入里地描绘出来。每篇文章都充满了画面感。以穿插的方式叙事,无论写的是人是物还是景,都能精确地还原细节,让那些笔下的人、物与风景轻而易举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虽然身为日本知名剧作家,但她绝对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编剧”。向田邦子的文字下是丰富人生历练与细腻女性情感的完美组合。
向田邦子(1929-1981),日本人最不想遺忘的传奇女作家,一九二九年生于东京。实践女子专科学校国语科毕业。曾任职电影杂志编辑、广播剧本作家,活跃于电台与电视界。剧本类代表作有:《萝卜花》、《七个孙子》、《寺内贯太郎一家》、《宛如阿修罗》、《隔壁女子》等剧本。一九八○年,初试创作短篇小说〈花的名字〉、〈水獭〉、〈狗屋〉,便荣获第八十三届直木奖的殊荣,开始积极的写作活动,却于一九八一年八月因发生在台湾的坠机事件而猝逝。代表作有《父亲的道歉信》、《女儿的道歉信》、《回忆扑克牌》等。
最容易读的向来是散文随笔类的书籍,然而最难写好的也同是此类。 小时候老师总是教导我们写作要“言之有物”,又说散文是“形散神不散”。 先是看了向田邦子的《女人的食指》,确实每篇都写得很散,读完觉得这个被誉为日本的“张爱玲”也没多了不起嘛。接着又不情不愿地打开...
评分這本書買來三個多月已經讀了兩次,以我近期忙得莫名其妙、未讀的書在客廳愈堆愈高、連寫 blog 都得用力擠出時間的豈有此理作息,這是不可思議的「奢侈」。向田的散文風格確實非常獨特,乍看東跳西接的回憶和事物似乎沒什麼邏輯,但久而久之就有種脈絡和韻味自然浮出,並不沈重...
评分大陆似乎还没有卖?台湾的博客来有卖: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0619 我是在诚品买的,无意间随手翻翻,发现里面的散文挺有点意思的,读起来又很轻松,适合假日休闲时翻翻。
评分咋一看书名会觉得这应该是一本关于父亲、令人感动的回忆录,但看着看着却发现里面过于琐碎,提及父亲的情节又显得过少,不能不说距离预期有不小的差距。 对于邦子来说,父亲总是高高在上缺乏亲近感,没有太多温情的回忆,所以一路写下来也就无法让人有更多的共鸣,再加上毕竟...
评分我读过的散文不多,但最爱这本向田邦子的父亲的道歉信,能把很清淡的事情写的精妙有趣,但平静的文字却写出了一代人的回忆。 书中最后有泽木耕太郎写的跋,觉得对向田邦子和本书分析的特别中肯贴切,摘抄一段: 谷择永一评论本书是“首度出现的‘生活人的昭和史’”。的确,她将...
向田邦子在后记说自己写这本书的缘由,集结成书之后选用了其中一篇《父亲的道歉信》为名,但因对母亲隐瞒了自己的病情,想来应该叫“对母亲的道歉”才对。读者应当感谢世界上曾有过向田邦子这样的写作者,她不仅写出过好看有趣的影视作品,还有这样生活回忆录般留有回甘的散文随笔。看完这本小书十分想去鹿儿岛。
评分短小的一本书,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生活细节,真的意想不到的丰富
评分今天能看到很多跟“父亲”有关的文章,但大多都太矫饰显得虚假,这不是感情本身的拙劣而是表达习惯的拙劣。日本人总能把鸡汤熬得比较可口比较有层次有营养或许因为自然主义文学带给他们对细微之物的执拗,日记体小说又传承了自我解剖式的思维方式。相比而言我们一直处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型和宏大叙事中。
评分像我这种小说派的人,如果不是向田邦子,根本不会碰散文,但这本真是随便翻一页都能读哭出来,各种被戳死穴——这大概就是我从不碰散文的原因
评分散文写好不在阅历多寡,而是定位。忽然明白了为何自己的文字为何没什么真情,只有一个人对人生有了清晰认识的人才可能仔细观察生活呀,不然只是逃亡和兵荒马乱 ,读的时候好多次想自己也生活在那个家庭里,平平淡淡,柴米油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