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崎红叶(1867—1903),原名德太郎。1885年,在大学预科学习时,和山田美妙等人成立砚友社,推崇写实主义。早在学生时代就倾心于江户人情本,写有《春色连理枝》(1884),后受《小说神髓》影响,采用写实主义手法创作。明治二十二年(1889)发表的短篇小说《两个比丘尼的色情忏悔》,使其一举成名。随后凭其《沉香枕》(1890)、《两个妻子》(1891)、《三个妻子》(1892)、《邻家女》(1893)等作品,逐渐成为当时文坛的巨匠。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金色夜叉》(1897—1903)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在《读卖新闻》上连载,因患胃癌去世没有完成。作为19世纪末日本青年文学社砚友社的领衔人物,尾崎红叶的门下还聚集着泉镜花、德田秋声等四位大弟子,他的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兼有、长于心理描写的叙述风格,对后世的谷崎润一郎等大文豪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译者吴元坎(1913—1989),笔名金福。早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后赴日本留学,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回国后任国际联盟同志会干事兼编辑、《大公报》记者和编辑。1941年,二战进入了极其关键的一年,盟军亚洲司令部急需既懂英语又懂日语的翻译人才,吴元坎由此应聘,成为驻印盟军的高级翻译。从1941年起,吴元坎、杨之英夫妇在印度工作了四年多时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先后在上海群联出版社、新知识出版社、展望杂志社、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任编辑、编审。主要翻译作品有:《黑潮》、《金色夜叉》、《鲁迅书简补遗》、《国木田独步选集》等近20部作品。
一个为财移情终而痛悔的美丽女子,一名因爱生恨变成敛钱魔鬼的孤独书生,都为不能回头的情路付出一切,皆用余生赎情爱之罪。当欺骗、憎恶、怒火都已燃尽,唯有爱情经久不息地向生命的更深处不断延长。
《金色夜叉》|尾崎红叶 故事人物设置很传统,因贯一的父亲曾经对阿宫家有恩,阿宫的父亲知恩图报,将落了难的恩人的后代贯一,带回家中。贯一和少女阿宫两个人情意相投,在父母亲的默许下,就等着贯一毕业以后结婚,继承家业。变故陡生,银行家之子惊叹于阿宫的美貌,提出了结...
评分《金色夜叉》是日本明治时期小说家尾崎红叶的名著。这本书的语言,极其有感染力。因为都是“人之常情”。唯有“人之常情”能打动人。“我”觉得,很能够理解间贯一。然而—— 先说说剧情。贯一和阿宫是已订婚的情侣。贯一喜欢阿宫,阿宫也喜欢贯一,但是她有些许虚荣...
评分幕布拉开,那青空响起的和歌里是星星点点映照在屏风上的樱花。 嘹亮的少年歌声带着轻快与愉悦冲进耳中。 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眷侣,情感的天平却在金钱的面前坍塌。 女子贪慕一时的逸乐而永恒地失却追求。 握在手中时不觉珍贵,失却之后再回头,已没有人在原地等候。 有些爱...
评分5.20.19 常听人说,死并不可怕。我如果能够像现在这样死去,可以算是莫大的幸运。只是想到我死后,亲人们将承受巨大的悲伤,我感到非常痛苦。我和这个世界的缘分是这样浅薄,本该美好的年华却在虚度,这个身体不久将从世界上消失,而眼前的这支笔,这个砚台,这个戒指,这盏灯,这栋房子,这个夜晚,这个夏天,连同这蚊子的“嗡嗡”声,所有的一切,都将永远地存在下去,唯有我——这个人将永远地离开。 人生如梦,人的兴盛荣衰如同花草一般。想到这里,我感到无限遗憾,这颗心仍深深迷恋着这个世界。
评分一个纠结来纠结去的故事。我怀疑根本没人爱自己
评分不由得想起自己,以前真是太幼稚,对情爱看不分明。
评分为何没能写完,可惜亦不可惜
评分5.20.19 常听人说,死并不可怕。我如果能够像现在这样死去,可以算是莫大的幸运。只是想到我死后,亲人们将承受巨大的悲伤,我感到非常痛苦。我和这个世界的缘分是这样浅薄,本该美好的年华却在虚度,这个身体不久将从世界上消失,而眼前的这支笔,这个砚台,这个戒指,这盏灯,这栋房子,这个夜晚,这个夏天,连同这蚊子的“嗡嗡”声,所有的一切,都将永远地存在下去,唯有我——这个人将永远地离开。 人生如梦,人的兴盛荣衰如同花草一般。想到这里,我感到无限遗憾,这颗心仍深深迷恋着这个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