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的詩學

非人的詩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金城齣版社
作者:周理農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4-7
價格:3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551097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詩歌
  • 詩歌理論
  • 周理農
  • 隨筆
  • 保羅·策蘭
  • 藝術
  • 夏爾
  • M
  • 非人 詩學 超越 語言 存在 哲思 敘事 意象 身體 他者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詩歌中主權話語的聲音,從未受到世界的邀請,它也絲毫不欠人類,而這就是人類自我奠基的言論。缺少這樣的言論,詩就隻不過是一個還未打開的語言的皺摺,或者說,它像一隻未充氣的氣球,還處在一個不可觀察的位置上。

詩歌終究錶達齣的是按照真實本身來生活的意願,但我們隻能讓詞語去過那種生活,是吧?詩歌作為一種被言說的生活,那就是詞語的機會:“用一隻從未露麵的手,撲滅火災,扶起/太陽,重建情人。無物宣告這一如此強悍的存在”(《閃電的勝利》)。

最終,這個世界到底能從詩人那裏得到什麼?——它要求詩人看到的世界因他的眼光而得救,這就是夏爾說詩人是一個“絕對的職業”的原因。如果在人類災難之地旁邊必有一個凱鏇之地,那麼在今天這個一切東西都遭到貶值的世界裏,上帝、人與事物將會怎樣顯露齣它們的“最後一手”?

編輯推薦:

夜色不能廢止之處。僅有代詞名稱之人。有物齣現,沒有被思想觸摸過的,追隨瞭晚來的嘴。盲目的詞是更盲目的物的靈知,它堅持把手的動作看做是使自己擺渡齣去的一個渡口,在有著不同代詞名稱的人的手上傳遞、傳遞、傳遞……這裏有著一個人性的先驗缺口,在這裏,一個概念的經曆變成瞭人的冒險:對人的救贖首先是概念的冒險,然後這種冒險變成對概念的救贖,因此在詩歌裏貫通的東西,在哲學那裏就變成瞭焦慮。如果哲學終究是從這個世界中辨認齣一個天命,那麼詩歌則在這個天命中自我赦免。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部
保羅·策蘭:“黑太陽”、灰燼句法或一種死亡寫作 001

上篇
一 詞性地質學的時代  002
二 隔著“話語之柵” 003
三 “暴動的憂傷” 005
四 一隻輪輻攀嚮發生地的黑色田野 007
五 《山中對話》 009
六 詩人的立場就是世界的膝蓋 013
七 詞與物 014
八 詩人的生存作為世界的凶兆 016
九 “我與你” 018
十 齣自一個動作的認識的發生 020
十一 作為藝術構件的自然 022
十二 在夢幻的沙盤上 024
十三 “簽名” 026
十四 解構“絕技” 028
十五 詩歌主權的聲音:節奏 030
十六 誘使真實齣場的條件:意象 032
十七 障礙即是道路:晦澀 034
十八 他者性的深淵:碎片 036
十九 記憶、幽靈、蹤跡 039
二十 糾纏 042

下篇
二十一 《子午圈》 045
二十二 語言的現場 047
二十三 “我沒想到死亡毀瞭這麼多的詞” 050
二十四 當“看”變成一種假設 053
二十五 “荒原”中的材料:作為一種對實在的根本體驗 055
二十六 朝著主體被拒絕的方嚮…… 057
二十七 “我對記憶的熱愛超過一切” 060
二十八 瘋癲:與世界的惡意進行決絕之地 063
二十九 詞語的灰 065
三十 “嚮死而在” 068
三十一 抒情就是作證 073
三十二 在不再談論光明和黑暗之後 077
三十三 事物的悲劇狀態 080
三十四 在一塊差異之地上 082
三十五 當“語言自己在說話”時,這裏有著一個不能識透的事物 086
三十六 在語言中的幸存 088
三十七 “不要放棄你的欲望!” 091
三十八 一個捨棄瞭自己內心的身體 094
三十九 “終結主體”與人們言論中的空白 097
四十 “夜越深,客人越美麗” 102

第二部
勒內·夏爾:大地、辯證法與生者的知識 105

上部
一 兩個詩人 106
二 對拒絕本身的拒絕,對反叛本身的反叛 107
三 “用另一種方式起身的能力” 110
四 大地之上,世界到來 113
五 居住在自己迴答中的詩人 115
六 人是存在最狂熱的器官 118
七 “憤怒和神秘” 120
八 重說蘭波 125
九 辯證法:一種在動物的盲魂裏永遠感到緊張的語言 128
十 在夢幻中,我們達到敘述的頂點 132
十一 潛意識導論 136
十二 再論潛意識 139
十三 荒誕:作為人的一種非庇護狀態 141
十四 對“說”的體驗 144
十五 格言與格言詩 147
十六 為什麼要寫詩? 149

下部
十七 非理性:那一場大火,使我們的絕望感到瞭狼狽 153
十八 使一切東西貶值,這就是人類通往最後勝利的道路 156
十九 詩歌:從缺乏造成的傷口中流溢齣來的過剩 160
二十 在寫作中,“我的勞動力在流亡” 163
二十一 一粒種子在田地裏變得“無參照”瞭 166
二十二 這不是疑惑,而是苦悶 168
二十三 “老婆,你為什麼臉色煞白?今晚有客人嗎?” 170
二十四 人類孤獨的另一種定義 174
二十五 為瞭不讓相愛的人們掃興,請曆史走開 177
二十六 “躺著的岔路,憂鬱之完美” 180
二十七 不可能性原則或“主體性的黃昏” 184
二十八 在大地上,“同一個東西的永恒迴歸” 187
二十九 引用即是相遇,相遇即是作品 190
三十 片斷:“景觀”,一個失去瞭大地性的大地 194
三十一 “當代”:一個錶現為“當下之脫節”的東西 199
三十二 結論:這個世界到底能從詩人那裏得到什麼? 203

後記:在一個言說的“黑太陽”下 20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為瞭策蘭纔看的。寫的一般。

评分

極好!簡直要背下來!

评分

作者旁證博引地眼花繚亂,但觸及詩意核心的地方極少。可取的地方應該就是能提供一個好的書單,即本書引用的書目。

评分

隻是一些遐想,稱不上研究。

评分

不求專業化研究,隻求文字的詩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