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取1948這個典型年度作為切入點,從曆史細節和個體生命感受入手,通過勾陳梳理大量時人日記、著作、報刊資料、後人迴憶等,細膩還原瞭當時的社會、思想、文化環境,及鬍適、馮至、硃自清、瀋從文、蕭軍、鬍風、丁玲、趙樹理等個體的處境和心理。
錢理群,一生裁為四截。前二十一年,算是入世前的準備,1939年齣生重慶,在南京讀小學、中學,在北京大學親曆反右運動;中間十八年,在邊遠地區貴州安順小城中等專業學校教書,在社會底層經曆瞭大飢荒和文化大革命;1978年重返北京,與北京大學青年學生、同代友人一起,風風雨雨二十四個春鞦,並寫有多部研究周氏兄弟和現代知識分子精神史的著作;2002年退休後五年,又迴歸中學和貴州,關注語文教育、西部農村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和青年誌願者運動,同時從事現代民間思想史研究。七十五年的生命,和兩個空間——貴州與北大,一個群體——中國的年輕人,建立瞭血肉的聯係,其主要連接紐帶,則是魯迅。
1948年,天地玄黄的年代,一个时代的结束,亦即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正当此时的人们受限于过去和当前的经验及情感的制约,在历经一个年代的跌宕起伏后在临近年末之时竟有末日之感。经历50多年的反思与沉淀,现代人再回过头去看那段波诡云谲的历史,多了一份审慎和理性的同时却又...
評分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是下班之后花了三个晚上一鼓作气看完,第二遍把每章下面的注释也都看了一遍。 它帮我厘清了一个问题:WG不是一种外来传染病,而是一场从古至今各种文化运动集中爆发的遗传病。 看的时候一阵阵惊叹:这个人应该去写诗啊,怎么在写文艺理论?诗人的激情...
評分第九章讲共党宣传,其势不可挡,如火如荼,让人感慨,比较而言,k党的宣传力度,宣传效果真是相形见绌,差到不知哪里去了。共党之能统一,宣传做得好绝对是重要一环。 2019.11.30读完 钱老串联文字的功夫真是化境,行文中大量的摘抄丝毫不影响阅读体验,深感佩服。 附一段钱老...
評分 評分去年購入的書,一下午當消遣讀完瞭。錢似乎有意模仿《萬曆十五年》的寫法,但萬曆是條暗綫,隻有黃仁宇察覺到瞭,1948則是明顯到幾乎所有人都有點瞭解。每篇都以葉聖陶的日記開頭,頗為有趣。校園風暴和硃自清逝世前後感人至深,蕭軍和鬍風的命運令人唏噓,最後一篇不算尾聲寫得著實漂亮。嗯這一整套書都門檻不高,適閤所有人讀。
评分淩晨1點,一口氣讀完這本去年年末決定好利用kindle來填充碎片時間的第一本書。盡管作者在後記中稱之為文學史寫作(敘述與結構方式)的一次嘗試,但這樣使人在閱讀過程中酣暢淋灕又意猶未盡的嘗試無疑是多多益善的。1948年,玄黃未定的曆史節點,知識分子糾葛於時局漩渦中的心路曆程、文學創作與活動在意識形態乾涉中的掙紮……這些本身就足以引人入勝。錢氏於文學史的敘述中更能施以點石成金的技巧,一則對那個時代的眾生懷以悲天憫人之情,二則這種悲天憫人又是因為從全知的曆史敘述者與旁觀者反觀1948年的曆史參與者所引發,愈見沉重與深刻。無論對在延安風光一時的丁玲還是被批判的鬍風蕭軍,抑或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硃自清,這幾章讀來也是感慨尤深。如此,1948年這些紛繁的材料似乎必由錢理群投之以從一個人看一個時代的見微知著
评分寫的不錯。兩個問題:1、談論五四傳統或許很難離開曠新年努力勾齣來的1928,不然就無法理解五四新文學的發展;2、錢老師想研究的是20世紀知識分子史,然而這個研究私以為同時必須涉及對共産黨的內部研究,不然將永遠使其作為“大他者”(並且顯然是利維坦)。歸根結底還是立場問題吧,錢理群老師還是站在古典自由主義者(左翼)立場上進行評判的。我們尊重他的評判,同時也要努力建設自己的、比起前30年更為科學的敘述。兩句餘話是:1、郭老是自己人;2、共産黨最要不得官僚化,這是黨內部的第一難題。
评分寫的不錯。兩個問題:1、談論五四傳統或許很難離開曠新年努力勾齣來的1928,不然就無法理解五四新文學的發展;2、錢老師想研究的是20世紀知識分子史,然而這個研究私以為同時必須涉及對共産黨的內部研究,不然將永遠使其作為“大他者”(並且顯然是利維坦)。歸根結底還是立場問題吧,錢理群老師還是站在古典自由主義者(左翼)立場上進行評判的。我們尊重他的評判,同時也要努力建設自己的、比起前30年更為科學的敘述。兩句餘話是:1、郭老是自己人;2、共産黨最要不得官僚化,這是黨內部的第一難題。
评分讀完王汎森的“低音”,劉鹹炘“風”織就的宇宙之網,陳寅恪“與立說之古人處於同一境界”,再看本書,方覺此中更多深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