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于1856-1857年间在《巴黎杂志》上连载,轰动文坛,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法当局对作者提起公诉,指控小说“伤风败俗、亵渎宗教”,并传唤作者到庭受审,最终以“宣判无罪”收场,而隐居乡野、籍籍无名的作者从此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声誉和在文学的地位。曾有人问福楼拜,谁是法利夫人的原型,他答道:“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自己。”
福楼拜(1821-1880)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圣·安东尼的诱惑》《纯朴的心》等。
李健吾(1906-1982) 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山西运城人。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在中文系,后转入西洋文学系。1931年赴法国留学,1933年回国。曾在暨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工作。创作剧作近五十部,小说、评论集多部;著有《福楼拜评传》《汤达研究》《莫里哀的喜剧》等专著与专论;翻译莫里哀、高尔基、契诃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戏剧多部,以及巴尔扎克、汤达、缪塞等人的作品。
当然,题目中说到“终极”和“宿命”两个字就够让人讨厌的了,更何况堂而皇之地讨论“文艺女青年”!但读完《包法利夫人》,确实又想出来侃两句了。 前几年流行着一首大龄文艺女青年王小姐的“西红柿炒鸡蛋”之歌,歌词写到,“不会做饭的文艺女青年,就只能去当小三~~~”...
评分如果中国有一本小说可以和《包法利夫人》媲美,就是《红楼梦》,我们真是可以粗暴地说,不懂《包法利夫人》,就不懂小说。 贴一篇我很多年前写的作业。最近买了周克希先生的版本,各有好处,我更习惯李建吾的。 先讲两个关于福楼拜写作《包法利夫人》的故事。 ...
评分大学时曾在校图书馆角落的外国文学一栏看见一本《包法利夫人》,记得是福楼拜的代表作,这类文学名著我大多是在义务制学年被老师推荐看的,但这一本老师只是匆匆略过不带任何评论。 我于是产生了兴趣——那些教育牺牲者不愿提及的东西肯定有其精彩的一面,我手里还捧着本《欧洲...
评分By Geoffrey Wall 『关于作者』 福楼拜生于1821年,他的父亲当时是Rouen区一位非常有名望的大夫,是市立医院的负责人。他们一家人就住在医院昏暗的住宿区,福楼拜童年的记忆中少不了鲜血和死亡。在他和妹妹玩耍的花园墙后就是尸体解剖室,他和妹妹常偷看父亲工作。 因为福楼...
评分性格决定命运是有道理的。与其说这是本爱情小说,不如说是描述了一种悲剧性格与悲剧命运间必然的因果联系。 有些人天生比另一些人更容易感受到痛苦。天性里的不餍足,自我中心,虚荣心,自视甚高,对凡俗生活的厌弃,总着眼更高更远处,寻常生活无法令他满意,未知里才有最好的...
她没有爱上过任何人,她爱上的只是爱情。
评分爱玛每周奔赴情人的样子像极了每一个深陷情爱迷思的女子,家破人亡是最后的结局。
评分福楼拜的笔好毒好狠啊。强烈建议青春期女孩子读这部作品,社会上可以少几个包法利夫人。
评分这本书至少教了两个道理吧,爱情稍纵即逝,不要太把它当回事;女人要学会理财
评分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这大概是大部分人的通病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