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箕迷信底研究

扶箕迷信底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许地山
出品人:
页数:205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1
价格:2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070904
丛书系列:迷信与文化四书
图书标签:
  • 民间信仰
  • 民俗
  • 方术
  • 工具书
  • *北京·东方出版社*
  • 扶箕
  • 迷信
  • 民俗
  • 宗教
  • 文化研究
  • 台湾研究
  • 信仰
  • 仪式
  • 历史
  • 人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扶箕是一种卜以问疑的迷信活动,一般是在架子上吊一根棍儿,两个人扶着架子,棍儿就在沙盘上画出字句来作为神的指示。扶箕以其神秘莫测令世人迷惑不已,更有人对其深信不疑,一次的灵验,终身服膺。北平某公因信箕示而不出去当傀儡,广州某公因信箕示而举兵造反,可见箕示力量之大。但是,扶箕真的是有鬼神附体吗?就让我们翻开《扶箕迷信底研究 》这本小书,和著名学者许地山一起探讨扶箕背后的秘密!

作者简介

名赞堃,号地山,笔名落花生,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1917年,他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与郑振铎、瞿秋白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1921年.许地山与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京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并创办《小说月报》。1921年,许地山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命命鸟》,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剧本集《解放者》、《杂感集》,论著《印度文学》、《道教史》,以及《许地山选集》、《许地山文集》等。散文名篇《落花生》以朴实淳厚的风格成为其最具盛名的代表作。

目录信息

引 论
第一章 扶箕底起源
愕绿华 紫姑神 笔录术
第二章 箕仙及其降笔
(甲)箕仙自道身世
(乙)箕仙预告事情
一、问试题 二、功名 三、生死
四、国事
(丙)箕仙与人酬唱
一、遣兴 二、唱和 三、猜谜
四、对对 五、辩论文体
(丁)箕仙与人谈道及教训
(戊)箕仙示人医药及技艺
第三章 扶箕底心灵学上的解释
(甲)箕仙与幽灵信仰底关系
(乙)幽灵与知识
(丙)箕动与感应
(丁)扶箕者底捣鬼
结 论
附录一(摘自许地山《道教史》)
神仙底信仰与追求
巫觋道与杂术
附录二(摘自傅勤家《中国道教史》)
道教之神
道教之方术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先生关于研究道教的大名如雷贯耳,我不幸地读到先生的第一本学术著作偏偏是这本书,比较失望。 先生在香港研究扶箕应该说条件很好的,香港的扶箕活动很发达,可惜先生没有做田野考察,放弃了亲临其境考察的机会,就显得《扶箕迷信的研究》书名托大了,改成《历代笔...

评分

至从经历了几次政治运动之后,加上现代科学文明的进步和现代人“一切向钱看”背后“呵祖骂佛”的背叛心理,民间宗教的衰败已成定局,几无复兴之兆了。关于民间宗教的研究在大陆比较少,这其中扶乩的研究现在在民间宗教研究中算是比较热门的了,尤其是港台两地对区域宗教研究多...  

评分

书中大量的“底”字,书名又含有“底”,所以头几页看的不知所云。百度了才知道是通“的”的意思,真是知识浅薄了。 本书通过明清各笔记体小说选录有关扶乩迷信的故事,论述扶乩迷信在我国的源头和各种表现形式。对此进行分类、梳理和解释,以破除迷信为要旨。但分析真的不咋的...  

评分

扶箕 《现汉》6版398页:同“扶乩”。 扶乩 《现汉》6版398页:(动)一种迷信活动,一般是在架子上吊一根滚儿,两个人扶着架子,棍儿就在沙盘上画出字句来作为神的指示。也作扶箕。 扶鸾 《现汉》6版398页:(动)扶鸾。 《汉语大词典》 【扶乩】一种迷信...  

评分

<客窗闲话初集>(卷一): "大比之年, 有父子同叩鸾仙, 问得失. 鸾书曰: '速往南去, 路遇疯僧, 问之不已, 可决前程.' 父子大奔而去. 其子年少足捷, 果追及一僧, 问之不应, 牵袖苦缠不休. 僧瞪目大骂, 曰: '入你娘的! 中!' 生怒欲殴, 经众劝释. 是科其父捷, 始悟其言."[1] [1] 许...  

用户评价

评分

“扶箕不过是心灵作用的一种表现”,这大抵不错。但称引的一百三十二则故事,多为笔记小说闲话野史,如《阅微草堂笔记》、《坚瓠集》、《子不语》等,所记狐鬼神怪多不可信,即便确有其事,也是愚夫愚妇不明所以的以讹传讹之语,把这些作为论据似不妥。许先生对心灵致动持不知者不论的态度,其实他应是相信的,但想到八十年代特异功能大肆流行,中科大校长以佛学附会量子物理,我们对民国二十九年的著作与作者也不宜过分苛责了。据说台李亦园院士对扶箕有进一步的研究,惜无缘得见其文。

评分

不推荐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宜一般阅读

评分

不完全赞同作者观点,但有一点值得赞赏:作者收集了大量扶箕的历史记录

评分

關於扶箕的研究。許地山從小說的文類中取出100多則故事,從其起源、降神方式及其內容和從心理學上的解釋幾個方面來論證扶箕荒誕的看法。因為許多的故事都是靠著文人的筆記記載下來,所以就會有很多很多的關於紀錄者的思想在其中,他是以什麼的觀念記載下來都是需要去考察的。而本書的內容側重在介紹扶箕的演變及其內容。再者作者抱著的前提是將其視為迷信,故而推論的結果就會有所偏差。

评分

完全可以改个名字呀《那些古代文人们请过的笔仙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