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古希腊神话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古希腊人是否相信他们的神话?神话究竟是对历史实相的变形,还是彻头彻尾的撒谎?如何从传说中抽取出真实的内核?古典时代的历史学家和现代历史学家在历史观上究竟有多大的差距?古代史学家在叙述历史事件时为什么极少引用文献资料且不做脚注?古代史学家和现代史学家的读者群有何不同?史学家与读者的关系是何时、为何产生变化的?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韦纳通过研读古典作家和近现代学者,包括从亚里士多德、波桑尼阿斯到西塞罗、尤西比乌斯再到尼采和福柯的各种文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分析,指出希腊人当然相信他们的神话,揭示出创作神话其实是对真理的追寻这一要义。
作者保罗•韦纳(Paul Veyne, 1930—),巴黎高师毕业,法兰西公学院荣誉教授,法国当代最出色的希腊—罗马史研究专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古罗马的性与权力》、《我们如何书写历史》等。
译者张竝,自由译者,已翻译出版法文译著《古典与中世纪政治思想史》(三卷本)、《论柏拉图》、《身体的历史》(卷一),英语译著《村落》、《恶棍来访》等。入围2012年、2013年两届傅雷翻译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还不错~
评分四星给原作,但翻译的有点太一般了。
评分区分诗人神话,城邦神话,哲人神话;人类的“生存感知/信仰形态”的多元性,不会把神话当做历史,他们相信历史一样相信神话,却不会取代历史的地位,也不会仅仅相信历史(对比真理部与党下的现实)。文学与宗教是否就一定比历史与自然更为虚构?世界不会因其自身变得虚构,只在于人们对此相信与否,在现实与虚构之间,差异不会客观化。“实相/真实”的场域空间变化,想象力的参与。神话是信息,并非是某种特定的思维模式,体裁包括口头传说史诗散文创世故事历史记载。B.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信仰与知识的冲突,个体的选择是踌躇的,相信与否受到讲述者/权威的影响,神话成为了一种非真非假的要素,古希腊并不存在这种权威。赫西俄德自己编造了诸神的谱系,他自己相信了自己,于是听众也相信了他。一种精神特权?对他者的话语不可言听计从。
评分这位作者果然还写过福柯研究。名为古希腊神话,但这本书既不是历史学著作也非神话研究,比起去研究神话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神话如何被看待,观念的塑造及其演变。标题中的“相信”是个含义非常复杂的词,类比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虚构作品。古希腊人明白如何利用公共话语塑造集体意识,就如同今天一样。
评分这本是迫切买来看的,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原因,勉强看了五十几页,只觉得喋喋不休却不知所云。忍无可忍先不看了。字体和印刷也不好,是这套书的硬伤,有机会还是要和主编老师提一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