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1883-1931),美籍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一生饱经颠沛流离之苦,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他被誉为“黎巴嫩的骄子”、“20世纪的布莱克”,是与泰戈尔并肩的近代东方文学先驱。
李唯中,男,1940年出生,大连外国语学院教授,1988年入埃及开罗大学攻读阿拉伯文学,曾先后赴也门、苏丹、伊拉克等国担任军事翻译。作为中国阿语文学翻译界资深翻译家,曾翻译出版过《一千零一夜》《纪伯伦全集》《安塔拉传奇》等,与他人合译出版长篇小说《平民史诗》《尼罗河畔的悲剧》等。
在诗人、思想家、时代骄子……这些耀眼的光环外的纪伯伦是谁?他是一个可爱的儿子、一个忠厚的兄长、一个可靠的朋友、一个痴情的男人、一个老实的学生。纪伯伦身边的亲人、朋友、爱人,更能看到这个巨星更真实细腻的一面,正是这一封封的通信,更直接披露了纪伯伦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心路,打开纪伯伦的内心秘密,不妨就读他和众多亲友的通信。正如他对耶稣的认识,纪伯伦在这里也只是一个“人之子”。更为珍贵的是收入了纪伯伦与从未见过面的爱人梅娅的缠绵书信往来。纪伯伦说:“梅娅,你的节日只是一天,但是,你却是时代的节日。”这一捧蓝色的火焰,象征纪伯伦和梅娅的绝世爱情,这一幅画也是他留给梅娅和世界的最后一幅作品。
纪伯伦与梅娅的蓝色火焰永远不会熄灭,就像他内心深处的永久悸动和持续的痛苦。他爱她,便不知何谓满足,何谓幸福。她也爱他,又害怕爱情,干旱无雨,一无所获总比轻易许愿要好,梅娅就是这样的害怕爱情的到来,可是纪伯伦早已经住进了心里。十九年,欲见未见,直至斯人已逝,...
评分纪伯伦与梅娅的蓝色火焰永远不会熄灭,就像他内心深处的永久悸动和持续的痛苦。他爱她,便不知何谓满足,何谓幸福。她也爱他,又害怕爱情,干旱无雨,一无所获总比轻易许愿要好,梅娅就是这样的害怕爱情的到来,可是纪伯伦早已经住进了心里。十九年,欲见未见,直至斯人已逝,...
评分纪伯伦与梅娅的蓝色火焰永远不会熄灭,就像他内心深处的永久悸动和持续的痛苦。他爱她,便不知何谓满足,何谓幸福。她也爱他,又害怕爱情,干旱无雨,一无所获总比轻易许愿要好,梅娅就是这样的害怕爱情的到来,可是纪伯伦早已经住进了心里。十九年,欲见未见,直至斯人已逝,...
评分纪伯伦与梅娅的蓝色火焰永远不会熄灭,就像他内心深处的永久悸动和持续的痛苦。他爱她,便不知何谓满足,何谓幸福。她也爱他,又害怕爱情,干旱无雨,一无所获总比轻易许愿要好,梅娅就是这样的害怕爱情的到来,可是纪伯伦早已经住进了心里。十九年,欲见未见,直至斯人已逝,...
评分纪伯伦与梅娅的蓝色火焰永远不会熄灭,就像他内心深处的永久悸动和持续的痛苦。他爱她,便不知何谓满足,何谓幸福。她也爱他,又害怕爱情,干旱无雨,一无所获总比轻易许愿要好,梅娅就是这样的害怕爱情的到来,可是纪伯伦早已经住进了心里。十九年,欲见未见,直至斯人已逝,...
温柔男性的内心大世界
评分应该先读他的其他作品再来读这本书信集的。他书信中的很多意象,跟他散文诗里的很多意象一脉相承。所以先读他的其他作品,再以书信集作为对他作品、对作者经历、思想的补充和延伸是比较好的方式——可惜我读反了。另外,书中单列书信而缺乏其他书信往来的方式,让人感觉缺失上下文,以至于阅读时候理解不够透。这应该算是读书信集常见的一个问题或者说缺憾了。另外,书中收了纪伯伦的墓志铭,很喜欢: 我要在我的墓上写: 我像你一样活着,我现在正站在你的身旁; 你合起眼,就能看到我正在你的面前。
评分做阅读笔记。很爱的书信集。小波的情书总有几分不真实,真是个堕入爱海的无畏勇士。银河的迟疑、痛苦、思念,最终都在小波的海里或是歌里——愿我们是首唱不完的歌呀,是呀,是唱不完的歌呀。从未相见的纪伯伦和梅娅,书信中的热烈和忘我,是多令人激动有寂寥的矛盾体呀。
评分温柔男性的内心大世界
评分信里的思想,只是现实中不会实现的理想的光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