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土问题和历史认识

领土问题和历史认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纐纈 厚
出品人:
页数:126
译者:申荷丽
出版时间:2014-6-1
价格:24.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264702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
  • 国际关系
  • 历史
  • 中日韩关系
  • 领土属性
  • 国际政治
  • 纐纈厚
  • 政治
  • 领土问题
  • 历史认知
  • 国际关系
  • 地缘政治
  • 历史争议
  • 边界争端
  • 民族主义
  • 历史修正主义
  • 区域冲突
  • 政治地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与中国、韩国的领土争端,很大程度上是国家之间积压的各种矛盾爆发出来的结果。领土争端的对方——中国和韩国,是过去日本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对象。正如许多报道所指出的,过去的历史问题使领土之争变得愈加复杂。过去的历史问题不仅是领土争端的原因,同时也是阻碍领土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围绕领土问题,日本和中国、韩国等亚洲近邻国家的隔阂加大,战后日本为与亚洲各国增进友好交往长期付出的努力毁于一旦。显然,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更是与日本国民的愿望背道而驰的。日本只有正视和深刻反省历史,才能和中国、韩国等亚洲近邻重新构筑新的关系,现在正是需要我们重新对历史问题认真进行反思的时候了。

作者简介

纐纈 厚

1951年出生于日本岐阜县。政治学博士。现任日本国立山口大学副校长、人文学部及东亚研究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东亚历史文化学会会长、殖民地文化研究会负责人、日本和平学会理事等职务。主要从事近现代日本政治军事史、现代政治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

在中国大陆出版的著作主要有:《日本军国主义的过去和现在》(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我们的战争责任—历史检讨与现实省思》(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何谓中日战争》(商务印书馆、2012年)、《近代日本政军关系研究——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渊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等。

申荷丽

日本国立山口大学研究生院东亚研究科博士毕业,日本国立山口大学研究生院东亚研究科研究员。主要著作、译著有:《亚洲的开发和贫困》(共著、日本明石书店出版、2004年)、《日本军国主义的过去和现在》(译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新日本军国主义的新阶段》(译著、台湾人间出版社、2009年)、《我们的战争责任》(译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何谓中日战争》(译著、商务印书馆、2012年)、《近代日本政军关系研究》(译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目录信息

目 录

前言 围绕“领土”、“历史”问题的争端
接受中国报刊的访谈
领土争端的背景
撰写本书的目的
纵观历史
令中方担忧的日本右翼倾向
南京大屠杀遗址前的沉思
在卢沟桥边
与中国大学生的交流
在韩国江陵大学受到的震动
采取怎样的对中态度
不断反省中日战争
强者和弱者
如何对待历史
“反日运动”和“爱国教育”
变化的国民意识
历史认识的差距难以缩小
对日情感的复杂化
为何设置战争史料陈列馆?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冥思
是否能达成历史和解?
“世代友好、永久和平”
侵略中国的起点
表明谢罪
帝国主义和文明化
日本对外侵略——占有台湾的历史
被忘却了的出兵台湾
占有钓鱼岛的历史经纬
将台湾及澎湖诸岛编入日本领土
从脱离华夷秩序到加入万国公法
占有台湾的意图
大东亚共荣圈
甲午战争的评价
日本主义的形成
统治大陆的渴望
大陆国家构想的实现
日本的对韩认识
日韩竹岛之争
日本占有朝鲜的野心是从何时萌发的?
吉田松阴的占有朝鲜论
开始关注朝鲜
杉田鹑山主张的亚洲人民团结论
援助朝鲜论的登场
“强国日本”的印象增强
对韩国、对亚洲认识的构造及特征
歪曲对韩认识的“殖民地近代化论”
“历史和解”的途径
终章 尚未解决的殖民统治和战争责任问题
寻找解决领土问题的突破口
历史和解以历史认识为前提
谁来承担殖民统治和战争责任?
日本人的历史认识模糊不清
暗中活动的历史修正主义者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薄。可以说是在中韩交流活动时谈日本侵略问题的感受,比较偏中国的主流史观。可能多是报刊上的文章,也不怎么深

评分

陈腔滥调。

评分

2(18)纐纈厚的这本书可以说集中国对日本侵略反思的陈词滥调之大成,完全是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的思路,看起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既没有预期的日本学者站在日本民众的角度的分析,也没有什么中间立场的突破性思路,就是很陈旧的一套受害者模板,这么说虽然在我们看起来很舒服,但是如果这个思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话,中日关系也不至于像现在一样停滞不前,如大家所说,纐纈厚的愿望可能是好的,这种日本学者的道德立场虽然很良心,但在现下的日本政治环境,却不可能站到主流声音之列,我们不可能把一切问题的解决寄托到这种思路上,战后中日正式建交时,邓已经说明,现在中日政治家的智慧还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搁置争议寄希望于下一代人,现在看来,具有开创性的下一代政治家还没出现。

评分

陈腔滥调。

评分

薄。可以说是在中韩交流活动时谈日本侵略问题的感受,比较偏中国的主流史观。可能多是报刊上的文章,也不怎么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