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方倾情作序,作者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带入法学,逻辑严谨,可读性强,为经济学人和法律学人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当经济学与法学相遇,会衍生出什么样的学问呢?熊秉元教授在说明法律经济学旨趣的同时,回顾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史,介绍了法律经济学的奠基人物的基本思想。
作者以平实、精确、有趣、深入浅出的文字,阐释经济行为、成本、效率等概念,建构一套严谨的经济分析架构,并用于讨论契约、正义等法律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处理方式,显示经济学上的效率和司法学上的正义确有密切的关联,及互相启发之处。
熊秉元,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在华人经济学界,与张五常、黄有光、林行止并称为“四侠”,现为浙江大学教授,并担任多所国内外高校兼职教授。
熊秉元还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散文家。1993年,推出第一本经济学散文集《寻找心中那把尺》,即获选为“金鼎奖”推荐著作。目前,熊秉元已有两篇文章被选为台湾高职国文课文,是华人经济学家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人,已出版《优雅的理性: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正义的成本》这本文集,尽管是谈论的是有关新兴学科“法律经济学”的思考,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作者散文化的语言特色。要想回答以这样的笔法来完成一本社会科学作品究竟是否恰当其实并不容易,但仅仅是这样的事实,便证明了作者的自信,以及作者试图达成的初衷。 “...
评分当我们谈论正义的成本时,所指的多为为了实现正义所付出的代价。法学和经济学的碰撞非常有趣,用一种新颖的工具来分析旧有的学科,必然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重要的是在于作者敢想,也敢于尝试和分析。 法学和经济学的融合更易于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人类经济学等学科,在...
评分日常社会活动中,法学遭遇经济学的例子不胜枚举,这过程中往往是双方针尖对麦芒,弄得不可开交。于法律范围之内,法学站在正义和公正的道德制高点无可辩驳;然而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似乎经济学所提倡的内容又更具有可操作的现实意义。表象看来,这是当代社会高度发展导致...
评分当我们谈论正义的成本时,所指的多为为了实现正义所付出的代价。法学和经济学的碰撞非常有趣,用一种新颖的工具来分析旧有的学科,必然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重要的是在于作者敢想,也敢于尝试和分析。 法学和经济学的融合更易于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人类经济学等学科,在...
评分这几天正是大学毕业生离校的日子,微信朋友圈里满是师弟师妹分享的离别伤感赠言,颇让我留意的是大家都在转的今年母校毕业典礼上校友代表雷建威律师的演讲录音整理稿,中间有一段:母校给予我最宝贵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法的精神”,即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作为毕...
嗯。经济效率。
评分嗯。经济效率。
评分它的作者是台湾著名经济学家熊秉元,在华人经济学界他和张五常、林行止、黄有光被并称为“四侠”。足见其学力深厚。 这套书的文笔非但不学术,而且非常浅显有趣。全套书是由一篇篇小文章组成,道理都在身边的故事中。
评分说实话,法律经济学是一个比较生涩的概念,所有对于他书里的一些观点我也是搞得迷迷糊糊,不过这种思路倒是确实能让我眼前一亮,至少在这方面还需要多去了解,因为本身一个人的创造力更多的是受限在对事情的认知的角度,那么能够最大程度的扩充自己创造性的方式就是更多的去了解和学习新的知识
评分#2016##4月#第一本,经济学和法学相结合,介绍了很多法学和经济学中分析问题的方法,很多案例很有意思,虽然是学术著作,但读起来不是很难~现在急需法学入门和经济学入门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