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方倾情作序,作者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带入法学,逻辑严谨,可读性强,为经济学人和法律学人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当经济学与法学相遇,会衍生出什么样的学问呢?熊秉元教授在说明法律经济学旨趣的同时,回顾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史,介绍了法律经济学的奠基人物的基本思想。
作者以平实、精确、有趣、深入浅出的文字,阐释经济行为、成本、效率等概念,建构一套严谨的经济分析架构,并用于讨论契约、正义等法律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处理方式,显示经济学上的效率和司法学上的正义确有密切的关联,及互相启发之处。
熊秉元,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在华人经济学界,与张五常、黄有光、林行止并称为“四侠”,现为浙江大学教授,并担任多所国内外高校兼职教授。
熊秉元还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散文家。1993年,推出第一本经济学散文集《寻找心中那把尺》,即获选为“金鼎奖”推荐著作。目前,熊秉元已有两篇文章被选为台湾高职国文课文,是华人经济学家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人,已出版《优雅的理性: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正义的成本 文/Sofia 喜欢网购的人,往往会在购物评价一栏中发现这样的评语——实物比图片相差太远/质量太差/……本想退货,但是东西不值几个钱/运费太贵,不值得,所以不退货了。 生活之中处处都有经济学。正如《正义的成本》一书中所说的,哪怕鲁滨逊一人流落荒岛,亦要涉及...
评分正义的成本 文/Sofia 喜欢网购的人,往往会在购物评价一栏中发现这样的评语——实物比图片相差太远/质量太差/……本想退货,但是东西不值几个钱/运费太贵,不值得,所以不退货了。 生活之中处处都有经济学。正如《正义的成本》一书中所说的,哪怕鲁滨逊一人流落荒岛,亦要涉及...
评分《正义的成本》这本文集,尽管是谈论的是有关新兴学科“法律经济学”的思考,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作者散文化的语言特色。要想回答以这样的笔法来完成一本社会科学作品究竟是否恰当其实并不容易,但仅仅是这样的事实,便证明了作者的自信,以及作者试图达成的初衷。 “...
评分当我们谈论正义的成本时,所指的多为为了实现正义所付出的代价。法学和经济学的碰撞非常有趣,用一种新颖的工具来分析旧有的学科,必然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重要的是在于作者敢想,也敢于尝试和分析。 法学和经济学的融合更易于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人类经济学等学科,在...
评分在迅速看完台湾著名的经济学家熊秉元教授的《解释的工具》后,拿起他的另一本著作——《正义的成本》,却迟迟未能放下,连带着整个夏天的度假,都随身带着它。在海边倾听海浪之声时,在球场打高尔夫时,都会不由地想起它的内容,进而一路思索起诸如与海边游泳、打高尔夫以及...
2015年10月7日读毕,主要看作者是怎么用法经济学解释社会现象,是怎样谋篇布局,主要收获是:(1)最大财富是向前看,判断经济有效率的标准;(2)交易费用尽量小,符合“交易费用为零时,如果产权界定清晰,效率最高”;(3)单一主人的思维有利于理解交易中的互动,有点像外部性内部化、一体化;(4)参照点,有参照点才容易分析清楚影响因素;(5)实验对照组思维,每一组观察不同属性,然后组与组间比较,接近于RCT思维;(6)假设情景,法经济学有时会虚构极端案例,观察变量间的关系。
评分#2016##4月#第一本,经济学和法学相结合,介绍了很多法学和经济学中分析问题的方法,很多案例很有意思,虽然是学术著作,但读起来不是很难~现在急需法学入门和经济学入门啊~~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真是给法律人的经济学入门,而我其实想找给经济人的法律学入门,orz。不过书中的案例很有趣哦
评分带班几天看得七七八八,罗胖推的书不好消化
评分书是散文性质没有结构性,不过能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法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