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方倾情作序,作者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带入法学,逻辑严谨,可读性强,为经济学人和法律学人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当经济学与法学相遇,会衍生出什么样的学问呢?熊秉元教授在说明法律经济学旨趣的同时,回顾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史,介绍了法律经济学的奠基人物的基本思想。
作者以平实、精确、有趣、深入浅出的文字,阐释经济行为、成本、效率等概念,建构一套严谨的经济分析架构,并用于讨论契约、正义等法律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处理方式,显示经济学上的效率和司法学上的正义确有密切的关联,及互相启发之处。
熊秉元,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在华人经济学界,与张五常、黄有光、林行止并称为“四侠”,现为浙江大学教授,并担任多所国内外高校兼职教授。
熊秉元还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散文家。1993年,推出第一本经济学散文集《寻找心中那把尺》,即获选为“金鼎奖”推荐著作。目前,熊秉元已有两篇文章被选为台湾高职国文课文,是华人经济学家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人,已出版《优雅的理性: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一本不错的法律经济学入门读本,强调微观和宏观方面都可以从人的理性选择和成本的视角进行分析,其中对于正义、公平等法律价值的实践分析,可以引起对于法律经济学的关注。建议深入阅读可参考桑本谦的《理论法学的迷雾》
评分有人曾说“法律是社会的结晶”,我听之不以为然,制度才是。随着我国的发展,一些普遍现象都以个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了,导致原本的模式没有办法控制,看着就是制度有了问题,实质上是法律的根源才是核心,我必须承认法律作为人类社会的底线,只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那个背...
评分日常社会活动中,法学遭遇经济学的例子不胜枚举,这过程中往往是双方针尖对麦芒,弄得不可开交。于法律范围之内,法学站在正义和公正的道德制高点无可辩驳;然而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似乎经济学所提倡的内容又更具有可操作的现实意义。表象看来,这是当代社会高度发展导致这两大...
评分正义的成本 文/Sofia 喜欢网购的人,往往会在购物评价一栏中发现这样的评语——实物比图片相差太远/质量太差/……本想退货,但是东西不值几个钱/运费太贵,不值得,所以不退货了。 生活之中处处都有经济学。正如《正义的成本》一书中所说的,哪怕鲁滨逊一人流落荒岛,亦要涉及...
评分自然法学派提出“绝对正义”的概念,在不完善的实在法之上,存在着完善的、绝对正义的自然法。乍看之下,这种正义虽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行的,但似乎能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存在。然而细细推敲一下,也能发现这“绝对”是站不住脚的,正义是一个主观的价值判断,每个人心中正...
经济学家归纳出两点人的特质:“理性”(rational)和“自利”(self-interested)。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真是给法律人的经济学入门,而我其实想找给经济人的法律学入门,orz。不过书中的案例很有趣哦
评分用经济学视角看待法律问题,许多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写得通俗又程式化,需要把三本找来都翻翻。另外,正在读的一杯苦酒太好,比厚了几倍的耳语者好不少,作者相当于南非图图这个角色,真相和解委员会,但真相还未完,和解在路上。而俄罗斯的走过的路,中国一直重复。
评分从单一学科的单打独斗,到跨学科的融会贯通,像“法律经济学”这种组合将频繁出现,毕竟这是一种方法论的进化。将经济学“成本”、“效率”等概念引入对“正义”的裁决之中,而不限定于形而上的逻辑思辨,“理性”、“自利”所体现的“财富最大化”,长短期目标等,彰明“选择”是经济学的意义所在,法律也需要选择,遂,两者的共谋成为趋势。
评分嗯。经济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