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最後一天

蘇聯的最後一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左岸文化
作者:康納.歐克勒瑞(Conor O'Clery)
出品人:
页数:528
译者:周全
出版时间:2013-12
价格:NT$52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67239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苏联
  • 历史
  • 苏联解体
  • 政治
  • 台版
  • 苏俄
  • 左岸文化
  • 康纳·奥克莱利
  • 苏联解体
  • 冷战末期
  • 历史纪实
  • 政治变革
  • 东欧剧变
  • 戈尔巴乔夫
  • 1991年
  • 国家分裂
  • 共产主义衰落
  • 时代终结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世界兩大超級強國之一的解體,以及由列寧所創建、由史達林加以鞏固的體制之崩潰,是一段針鋒相對、各懷鬼胎、爾詐我虞的故事。兩名二十世紀重量級角色之間的惡劣私人關係,最後把事態激化到圖窮匕見的地步。

康納.歐克勒瑞圍繞著一個日子──1991年12月25日──扣人心弦地敘述了蘇聯的解體過程,而米哈伊爾.戈巴契夫就在那一天辭去總統職務,蘇聯從此走入歷史。歐克勒瑞以當天為起點,回顧了之前六個年頭各種波濤起伏的事件:戈巴契夫著眼於「公開性」(glasnost)和「重建」(perestroika)的改革政策;波里斯.葉爾欽灰頭土臉地遭到免職,以及其後的登峰造極;蘇聯百姓日益艱辛困頓的生活;昔日俯首聽命的各個加盟共和國變得日益桀驁不馴;以及共黨強硬派試圖扭轉頽局而在1991年八月發動的政變。

八月的流產政變既削弱戈巴契夫,同時也強化葉爾欽的聲勢。事態於是快速演變成十二月時的局面,接著在一座冰天雪地的中歐森林內舉行秘密會議,決定了那個共黨巨無霸的命運,時鐘隨即滴滴答答地走向末日。攤牌時刻所呈現出來的形式,則是兩名對手進行為時九小時的談判,其結局為戈巴契夫淚流滿面,而葉爾欽勝券在握。

最終促成蘇聯解體的東西卻並非戰爭或反革命行動,而是疲憊不堪的戈巴契夫於助理們含淚目光的注視下,從一位美國記者那邊借來簽字的鋼珠筆。當西方國家正在歡慶耶誕佳節之際,克里姆林宮上方的紅旗冉冉降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已不復存在。米哈伊爾.戈巴契夫那位心思細密、以改革為念的共產黨領袖,是西方人眼中的英雄,結果他卻被其飲酒無度、大搞民粹的對手逐出辦公室和總統官邸。

歐克勒瑞曾在1991年擔任派駐莫斯科的通訊記者,並與一位蘇聯公民結為連理,後來更多次返回俄羅斯。他針對一個關鍵性的世界事件,做出了既生動有趣又細緻入微的研究報告,而其依據是對許多實際參與者進行採訪的內容,以及各種聚焦於那些私人恩怨與政治大戲的回憶錄、日記和官方文件。本書既是敘事史,同時又具備了一部冷戰驚悚小說的緊張節奏與懸疑氣氛。

作者简介

康納.歐克勒瑞(Conor O’Clery)出生於貝爾法斯特,曾在蘇聯的最後幾個年頭生活和工作於莫斯科,擔任《愛爾蘭時報》駐莫斯科特派員。歐克勒瑞因為關於蘇聯的報導,於1987年榮獲「愛爾蘭年度最佳記者獎」,並且在2002年針對九一一攻擊事件做出第一手論述,再度獲頒同一獎項。他任職於《愛爾蘭時報》的三十年期間,亦曾派駐倫敦、北京、紐約和華盛頓。歐克勒瑞目前擔任《環球郵報》駐愛爾蘭特派員,並且撰寫過許多本書籍,其中《趁我們還活著》一書(美國慈善家查克.菲尼的傳記),獲《經濟學人》和《美國商業週刊》評選為2007年年度最佳書籍。

譯者簡介

周全出生於台北市,台大歷史系畢業、德國哥丁根(G?ttingen)大學西洋史碩士及博士候選人,通六國語言,曾旅居歐美二十年,親身經歷了德國統一與蘇聯解體,先後擔任德國高中及大學教師、俄國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美國和巴哈馬高科技公司行銷總經理,現從事撰著與歷史書籍翻譯。譯作有《一個德國人的故事》、《破解希特勒》、《閱讀的女人危險》、《趣味橫生的時光》、《從俾斯麥到希特勒》、《金錢的歷史》、《庇里牛斯山的城堡》、《書中的秘境》、《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不含傳說的普魯士》、《說謊者雅各》等。

目录信息

導讀(周全)
俄羅斯/蘇聯主要人物表
序言
導言
第一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黎明前
第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日出之際
第三章 招聘推土機
第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早晨
第五章 突襲莫斯科
第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午十時許
第七章 一大桶穢物
第八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傍午時分
第九章 死而復生
第十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午
第十一章 煤油深可及膝
第十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午後
第十三章 獨裁政權展開反撲
第十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三時許
第十五章 挾持芭芭拉.布希
第十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時許
第十七章 背信棄義、無法無天,而且丟人現眼
第十八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黃昏
第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
第二十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傍晚
第二十一章 中央撐不住了
第二十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薄暮
第二十三章 「核桃廳」內的交易
第二十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上
第二十五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夜間
第二十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深夜
第二十七章 十二月二十六日:第二天
第二十八章 十二月二十七日:打劫者的勝利
第二十九章 政爭的延續
注釋
參考書目
譯名對照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今天是2014年12月25日,1991年12月25日,对于刚刚工作一年多的我来说,这是去同学CD那里聚会过圣诞节的日子。而对于莫斯科来说,这一天将载入史册。苏联,解体了。 这件事对当时记事的中国人来说,很多人知道的是以后没有苏联了,但不久有了独联体,再后来又出现不少各种各样的...  

评分

评分

2011年 新闻纪实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理想国译丛 2014年9月一版一印 ISBN 9787549545049 “天欲亡我,非战之罪。” 读完这本书,忽然想起项羽的这句“遗言”,西楚霸王因为讲了这句话,被后人笑话了两千年。而这本从某个角度来说同样是讲述政权交替时刻的书,似乎刚好遥...  

评分

很久很久之前,讀了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在此之前,我從沒見過任何人、任何作者敢於舍一本書的篇幅去描繪一整年所發生的事件,畢竟這樣做的難度太大了。當然,黃仁宇以這本書確立了他獨特的“大歷史觀”並使其為世人所熟知,影響了一代又一代。 只不...  

评分

所谓历史时刻,是指那些对于历史走向起到重要改变或推动作用的时刻。它有时震耳欲聋,伴随战火和鲜血,比如十月革命后,苏联的建立;也有时悄无声息,仓促安静的毫不符合它作为“历史时刻”的诚意,比如1991年圣诞节,苏联的陨落。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万历十五年》就尝试...  

用户评价

评分

叙事手法高明,历史政治深度有所欠缺

评分

1989年,叶利钦受邀访问美国。他在回程去机场的路上,突击检查了一家休斯顿的超市,发现里面摆放了3万种商品。于是“他在该地突然产生了一种顿悟。他所得出的结论为:铁幕存在之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要防止苏联公民晓得另外一边的情况,否则那会让他们难以消受。”

评分

1989年,叶利钦受邀访问美国。他在回程去机场的路上,突击检查了一家休斯顿的超市,发现里面摆放了3万种商品。于是“他在该地突然产生了一种顿悟。他所得出的结论为:铁幕存在之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要防止苏联公民晓得另外一边的情况,否则那会让他们难以消受。”

评分

潸然泪下,夫复何言。

评分

精彩而生动地展现了两个性格和作风迥异的人,以及两个南辕北辙的个性世界是如何在作为末代苏共总书记以及自诩救世主的野心家和破坏者的身份下,一推一拉,看似立场对立实则最终合力促成了大国的崩溃。从八月流产政变到别洛韦日森林里的合谋,最终阿拉木图协议达成,一个超级大国的分崩离析不过一年的时间;从最大加盟国的国会主席到俄罗斯总统并终于进驻克里姆林宫倏忽数月,但距离全盘私有化的彻底失败、解散国会镇压反对派及至辞职下野,打劫者叶利钦的骄傲持续的时间前后也不过短短三载。那些为你掘墓的人,谁又为他们唱起了挽歌?旨在“重建”的,未能重建;企图以“休克”疗愈的,伤口却被撕裂得更深;等到普京的世代来临,一切又像回到起点,红旗可以再度升起,虽然已经没有了锤子和镰刀,沙皇的身影隐隐约约,人民有呐喊却没有声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