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论战

十年论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吴冷西
出品人:
页数:612
译者:
出版时间:2014-3-1
价格:CNY 8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733762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回忆录
  • 中共党史
  • 政治
  • 大国关系
  • 吴冷西
  • 社会
  • 值得一读
  • 十年论战
  • 历史
  • 政治
  • 思想
  • 斗争
  • 中国
  • 十年
  • 反思
  • 社会
  • 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亲历者身份阐释了1956~1966年,中苏论战前后的两党关系以及中苏论战的主要过程。中苏关系自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上台,围绕着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关系,与帝国主义关系,以及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及民族问题上的中苏交锋,做为这一时期的亲历者,作者给予了一个他所知的历史真相。

作者简介

吴冷西(1919—2002),广东新会人,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任新华社社长、广东省省委书记、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广播电视部部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名誉会长等要职;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会委员。

目录信息

第一章 苏共“20大”的震动
第一节 “破题”
第二节 评论赫鲁晓夫报告
第三节 怎样看待斯大林
第四节 探索正确道路
第五节 文章的要点
第六节 必要的说明
第二章 苏波关系与匈牙利事件
第一节 苏联兵临华沙
第二节 毛主席警告赫鲁晓夫
第三节 苏波中三角会谈
第四节 匈牙利反革命叛乱
第五节 抛弃还是支援匈牙利人民
第六节 两次事件的观感
第七节 在反苏共浪潮面前
第八节 毛主席的基本论点
第九节 从分析世界基本矛盾入手
第十节 反对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
第十一节 文章的要点
第三章 1957年莫斯科会议
第一节 毛主席提前赴苏
第二节 同兄弟党领导人会谈
第三节 纵论兄弟党关系与世界大势
第四节 争论和协商一致
第五节 同志式的话别
第四章 戴维营会谈前后
第一节 面对面的抗衡
第二节 四方的盘算
第三节 影射攻击的开始
第四节 赫鲁晓夫的贡礼
第五节 在中南海的激烈辩论
第六节 杭州的议论
第五章 突然袭击
第一节 毛主席强调团结为重
第二节 赫鲁晓夫开始行动
第三节 纪念列宁的文章
第四节 首脑会议的流产
第五节 建议和反建议
……
第六章 回顾与决策
第七章 斗争与妥协
第八章 赫鲁晓夫再度挑战
第九章 走向公开论战
第十章 两条总路线
第十一章 中苏两党会谈
第十二章 公开大论战
第十三章 难为的调停
第十四章 新的反华运动
第十五章 形势急转直下
第十六章 赫鲁晓夫下台
第十七章 走向分而不裂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几点感想: 1、沈志华先生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受这本书的影响和启发;沈先生是按照这本书提供的线索展开这一段中苏关系研究的。 2、理解1956~1966的中国史,不能就国内看国内。联系国际局势,尤其是国际共运的大气候研究中共党史是很有必要的。  

评分

阶级斗争我们也放弃了,个人崇拜也反对了,现在也专注于经济了,当年互相对骂是意气之争吗? 闷书一本,唯一有意思的地方是由头到尾都是姓+主席来称呼毛将军他爷爷,而其它人一般称全名,亲热时略姓呼名,只有总理是时而全名,时而姓+职务……

评分

几点感想: 1、沈志华先生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受这本书的影响和启发;沈先生是按照这本书提供的线索展开这一段中苏关系研究的。 2、理解1956~1966的中国史,不能就国内看国内。联系国际局势,尤其是国际共运的大气候研究中共党史是很有必要的。  

评分

1956年,作者吴冷西作为时任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社长及负责人,很多事件是亲历的 虽然苏共20大后的很多历史资料已经揭露了 但此书所言的中苏关系,应该说是非常官方的 第二章读到苏共20大后的波匈事件,看来每当一位领袖过世后,总归会有一些风波的  

评分

几点感想: 1、沈志华先生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受这本书的影响和启发;沈先生是按照这本书提供的线索展开这一段中苏关系研究的。 2、理解1956~1966的中国史,不能就国内看国内。联系国际局势,尤其是国际共运的大气候研究中共党史是很有必要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有趣,赫鲁晓夫要把斯大林遗体送给中国

评分

有价值的史料

评分

用论战的笔法写历史,基本不提及中方的挖墙脚,错都在苏联,意识形态口号太多反而模糊了争夺的实质利益焦点,虽然是时代产物,但对内容的可信度需要警惕。价值在披露对高层的决策方式和其他的一些细节上(各国党的派系和赫鲁晓夫下台),以及反映当年斗争的凶狠

评分

借鉴历史,展望未来。

评分

一天半看完真本大书,感觉就是很有趣。那些打嘴仗的文章和策略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当下的文宣系统是产出不了那样理直气壮、气势如虹的政论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