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

钟鼓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刘心武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1985-1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99566
丛书系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图书标签:
  • 茅盾文学奖
  • 刘心武
  • 小说
  • 老北京
  • 中国文学
  • 社会
  • 文学
  • 中国
  • 钟鼓楼
  • 历史
  • 建筑
  • 文化
  • 古迹
  • 北京
  • 传统
  • 民俗
  • 城市
  • 遗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

四川成都人。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班主任》《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中篇小说《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班主任》获1978年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若干作品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瑞典、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在境外发表、出版。

目录信息

并非开头(从一百年前,到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0.这一段完全可以跳过去不读。不过读读也无妨。
第一章 卯(晨5时-7时)
1.钟鼓楼下,有一家人要办喜事。最操心的是谁?
2.地安门大街上,来了一位给婚事帮厨的人。他为什么不要茶壶?
3.一位正在苦恼的京剧女演员。人家却请她去迎亲。
4.一位局长住在北房。他家没有自用厕所。
5.一个女大学生的单相思。那小伙子确实可爱。
第二章 辰(上午7时-9时)
6.一位令人厌烦的热心人。
7.婆媳之间的矛盾,难道真是永恒的吗?帮厨的倒勾起了一桩心事。
8.不但当了喇嘛可以结婚,结了婚的人也可以去当喇嘛。
9.京剧女演员只好从迎亲行列中退出。
10.一位修鞋师傅。他希望有个什么样的儿媳妇?
第三章 巳(上午9时-11时)
11.新郎并不一定感到幸福。
12.一位农村姑娘带着厚礼走来。
13.婚宴上来了一位不寻常的食客。你知道当年北京的“丐帮”吗?
14.新娘子终于被迎到了新房中。有的售货员为什么故意冷落顾客?
第四章 午(中午11时-1时)
15.北京人这样结婚。
16.一位不爱搭理人的技术情报站站长。
17.局长接待了不速之客,并接到一封告发信。
18.农村姑娘和城里姑娘为什么谈不拢?
第五章 未(下午1时-3时)
19.本书的一个大主角——四合院。
20.一位女士的罗曼司。她为什么向一位邮迷要走了一枚“小型张”?
21.不需要排演《铸钟记》,而需要立即干点别的……
22.一位编辑遇上了一个文学青年。
23.一个小流氓朝钟鼓楼下走来。凶多吉少。
24.婚宴上也会有惊险场面。信不信由你。
25.行政处处长对别人的告发哑然失笑。
第六章 申(下午3时-5时)
26.钟鼓楼下的“老人俱乐部”。
27.“哪里哪里”。江青也是本书中的一个角色。
28.新郎的哥哥终于露面。关于“装车”和“卸车”。院内的“水管风波”。
29.老编辑被一位“文坛新人”气得发抖。
30.以往一帆风顺的人也终于遇上了顶头风。
不是结尾申酉之交(下午5时整)
0.怎样认识时间?它是一个圆圈?-支飞箭?一条
奔向大海的河流?一只骰子?-架不断加速的
宇宙飞船?它真的可以卷折、弯曲?-时间
流逝着,而钟鼓楼将永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断断续续,两天前终于看完了《钟鼓楼》。大开大合的故事架构并没有让我觉得松散。反而我认为正式因为每个支线上人物详细的背景、生活环境描写才成就了“小人物、大世界”,成就了这部作品。 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北京钟鼓楼附近一处四合院,以薛家二儿子新婚摆...  

评分

一开始,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目录。每个目录都有小标题,引人入胜。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讲的是一天内的事情的书,一开始还奇怪,怎样可以把一天的事情写成300多页的文字,看了之后发现插叙补叙成了主流,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但是不叙述又让读者不知所云。 值得夸奖的地方...  

评分

“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 钟楼在后,灰墙绿瓦。 鼓楼胖,钟楼瘦。 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当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旧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时间流到了一九八二年十二...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之前只知道以“红学家”身份示人的刘心武,殊不知刘老师还有更为多面,亦或许是更为重要的身份 —— 小说家。《钟鼓楼》成书距今已逾三十载,就算将时代特色考虑在内,亦不失为一本超越其创作时代的佳作。作品最可取之处在于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以及整体构建的框架:上帝的视阈,辅以单独列小结展现“众生”的内心活动,又加之逝者如斯(而非同一时间节点,展现所有角色的所想所思),充分展现了作者纯熟的叙事技巧;整个故事的发生时段为一天内的晨5时至晚5时,时间集中,高潮迭起,矛盾重重(颇像戏剧),有破有立,看的读者过瘾,又潜移默化地升华了主题与母题,着实精彩。不知心武老师此作是否师法外国诸名家,作品中却有福克纳,乔伊斯等人的痕迹。结尾处理的亦见功底:于高潮处戛然而止,确实是恰到好处的隐喻。

评分

浓厚的京味儿文化底蕴,好这口儿的可以过足瘾;由于对鼓楼、什刹海地区非常熟悉,以至于故事场景自然脑补,就像真实发生的一样,非常神奇的感受;不过故事过于庞杂,人物线众多,有些人物的出场有些突兀,感觉可以适当做些删减,或者重新组织。

评分

如果没有老是跳出来长篇大论的说教会更好

评分

之前只知道以“红学家”身份示人的刘心武,殊不知刘老师还有更为多面,亦或许是更为重要的身份 —— 小说家。《钟鼓楼》成书距今已逾三十载,就算将时代特色考虑在内,亦不失为一本超越其创作时代的佳作。作品最可取之处在于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以及整体构建的框架:上帝的视阈,辅以单独列小结展现“众生”的内心活动,又加之逝者如斯(而非同一时间节点,展现所有角色的所想所思),充分展现了作者纯熟的叙事技巧;整个故事的发生时段为一天内的晨5时至晚5时,时间集中,高潮迭起,矛盾重重(颇像戏剧),有破有立,看的读者过瘾,又潜移默化地升华了主题与母题,着实精彩。不知心武老师此作是否师法外国诸名家,作品中却有福克纳,乔伊斯等人的痕迹。结尾处理的亦见功底:于高潮处戛然而止,确实是恰到好处的隐喻。

评分

平心而论,写的真挺好,就是我觉得结尾收的有点太仓促,本来按照这本书的逻辑收尾也确实不容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