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球遊戲》是黑塞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作品以長篇小說的形式齣現,卻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長篇小說,它用一係列象徵和譬喻編織起一種哲學上的烏托邦設想,虛構瞭一個發生在二十世紀後未來世界的寓言。
赫爾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國,1923年入瑞士籍,以後長期在瑞士隱居鄉間。他被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其代錶作《荒原狼》(1927)曾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於他的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瞭一個範例”,獲諾貝爾文學奬。
花了一个礼拜,也许还不止,每天两三个钟点,终于把它看完了,这明显是一部后劲绵长的作品,只要有这个耐心把它看完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十分值得的。 简单来说,作者试图使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从内心来说,更确切地说,是希望是理想世界最终影响世...
評分好久没有读这么长篇的小说了,近五百页的《玻璃球游戏》,这不是一本很容易上手的小说。我在大学时代读过两本黑塞的小说,分别是《荒原狼》和《在轮下》,都是在学校图书馆借的那种几十年前标价几毛钱的旧书。当时叶沙就已经一直在推荐黑塞的这本《玻璃球游戏》了,还千叮咛万...
評分——关于黑塞《玻璃球游戏》中传记三篇中的忏悔长老 忏悔长老属于黑塞晚年的著作《玻璃球游戏》传记三篇的其中一篇。这本书是黑塞晚年的最后一部小说。从构思到成书12年,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忏悔长老》成书比较早,是一个单独的篇章。黑塞原本打算写一系列不同国家不同历史...
評分花了一个礼拜,也许还不止,每天两三个钟点,终于把它看完了,这明显是一部后劲绵长的作品,只要有这个耐心把它看完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十分值得的。 简单来说,作者试图使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从内心来说,更确切地说,是希望是理想世界最终影响世...
評分引言看瞭四五遍,電子書和紙質書交叉看看瞭一個月,終於完成瞭這部偉大作品的閱讀,對,是完成瞭,而不是看完瞭,因為這就像是一場盛大的洗禮,我被深深的打動瞭。
评分在世俗世界和“卡斯塔利亞”之間的橋梁究竟何以可能?有的書果然要遇到一些人事之後纔能獲得感性認識。 大師齣走是必然的,然齣走之後是去從事教育啓濛學生,似乎並不是一個對他所探尋的一個令人滿意的解答。
评分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閱讀的時候沒有真正沉進去,但是這個並不重要,在這個階段看到這樣的主題和故事,對我而言意義便已經實現瞭。
评分過於理想就會顯得浪漫瞭。這是黑塞最後一部作品,但卻是其主要作品中我能學到東西最少的,也許是我吃的不透,感覺故事性不強,收放不夠自如。
评分有意思。雖然開瞭男主光環,但是思緒纔是最精湛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