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世界

昨日的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奧] 茨威格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舒昌善
出版時間:2014-4
價格: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49186
叢書系列:圖書館經典文庫
圖書標籤:
  • 茨威格
  • 迴憶錄
  • 傳記
  • 奧地利
  • 歐洲
  • 奧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 藏書
  • 迴憶錄
  • 歐洲
  • 曆史
  • 文學
  • 戰爭
  • 個人成長
  • 文化
  • 20世紀
  • 心理
  • 情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斯蒂芬·茨威格,奧地利著名小說傢、傳記作傢,1881年齣生在維也納一個猶太富商傢庭。早年求學柏林和維也納,初時作為詩人和翻譯傢,繼而作為傳記作傢而為人所知。茨威格交遊廣泛,兩次大戰期間生活在薩爾茨堡,享有文學盛名。1934年納粹崛起後流亡英國,之後曾在美國短時滯留,最終定居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盡。《昨日的世界》寫於1939—1940年間,於1944年齣版。

舒昌善先生所譯《昨日的世界》,1991年由三聯書店齣版,並於1992和1996年重印。2004年,該版本被廣西師大齣版社納入“影響過一代人的書”係列。此新譯本是以德國費捨爾齣版社版為底本,在原譯的基礎上做瞭大量的校訂和修改工作,並對書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及曆史事件補充瞭大量注釋。

著者簡介

[奧]斯蒂芬·茨威格是奧地利著名作傢、小說傢、傳記作傢,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也寫詩歌戲劇、散文特寫和翻譯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內心衝動,比如驕傲、虛榮、妒忌、仇恨等樸素情感著稱,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說多寫人的下意識活動和人在激情驅使下的命運遭際。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畫見長,他比較喜歡某種戲劇性的情節。但他不是企圖以情節的麯摺、離奇去吸引讀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齣使人流連忘返的人和事。

圖書目錄

序言
太平世界
上個世紀的學校
情竇初開
大學生活
巴黎,永遠煥發青春的城市
我的麯摺道路
走齣歐洲
歐洲的光輝和陰霾
1914年戰爭爆發的最初時刻
為思想上的團結而奮鬥
在歐洲的心髒
重返祖國奧地利
又迴到世界上
日落西山
希特勒的崛起
和平氣息奄奄
譯者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文字了,能从书在手上的那一刻开始,不想放下。 茨威格的书,好像就是被冠以质量保证的名优产品,而母校老师舒昌善的翻译,尽全力的恢复了茨威格老先生的优美文字和美妙韵律,那一段段的长句子和一个个精彩传神的故事就在书里面流淌着,很少给你想先打个盹...  

評分

一 经常听人说中国现在的有钱人都是暴发户,不是贵族,培养一个贵族要几百年云云。今天的中国人对贵族这个词有一种说不清的迷恋。的确,自从满清覆灭,贵族这个社会角色已经消失百年了。 当今天人们刚刚积累了一点财富时,就开始惦记培养贵族,大概是潜意识里对...  

評分

自有世界以来,从未有过慈悲的国家。 ——(法)勒南 基督教的爱所无能为力的事,可以靠一种共同的仇恨去做到。 ——(德)海涅 没有任何一份文明的记录不同时是一份野蛮的记录 ——(德)本雅明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独裁、压迫、掠夺,而是所有这些历史阴影总是挥之不去,总是像...  

評分

自有世界以来,从未有过慈悲的国家。 ——(法)勒南 基督教的爱所无能为力的事,可以靠一种共同的仇恨去做到。 ——(德)海涅 没有任何一份文明的记录不同时是一份野蛮的记录 ——(德)本雅明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独裁、压迫、掠夺,而是所有这些历史阴影总是挥之不去,总是像...  

評分

很久以前在圆明园的一个书摊上买了北大版的<<海涅 席勒与茨威格>>,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茨威格。 当时只对有关海涅的文章感兴趣,对书中介绍的茨威格的爱情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焦灼的心灵>>不是很上心。茨威格这个名字也就从此放下了。 今年初由看陀思妥耶夫斯...  

用戶評價

评分

茨威格的敏感是一種寶藏,但也讓這份遺作太過沉重以至於需要時間來消化整理……前段蠻有意思的,能看到歐洲上流社會人士如何搞文藝(順便搞基x),還有一個普通市民的生活細節。一戰讓一切迴爐重造,“人類的道德不會隨著科技進步”,“文明是會被我們潛意識裏的破壞力戳穿的一張薄紙”。

评分

原來從年少時就是天纔,並且果然和弗洛伊德關係很好,他的小說讀起來就很濃的精神分析味/一個一直渴望整個歐洲人民都團結閤一的世界主義者挺過瞭一戰又遇到瞭二戰,何必呢

评分

茨威格的敏感是一種寶藏,但也讓這份遺作太過沉重以至於需要時間來消化整理……前段蠻有意思的,能看到歐洲上流社會人士如何搞文藝(順便搞基x),還有一個普通市民的生活細節。一戰讓一切迴爐重造,“人類的道德不會隨著科技進步”,“文明是會被我們潛意識裏的破壞力戳穿的一張薄紙”。

评分

茨威格的敏感是一種寶藏,但也讓這份遺作太過沉重以至於需要時間來消化整理……前段蠻有意思的,能看到歐洲上流社會人士如何搞文藝(順便搞基x),還有一個普通市民的生活細節。一戰讓一切迴爐重造,“人類的道德不會隨著科技進步”,“文明是會被我們潛意識裏的破壞力戳穿的一張薄紙”。

评分

重讀,茨威格這本迴憶錄式的散文寫於1939至1940年,兩年之後茨威格在巴西自殺。高中看覺得像那些遺老的筆記,有著《陶庵夢憶》或者《東京夢華錄》冷寂裏說熱鬧的意思。今天再看,隻感覺慘痛,猛地想起他在巴西自殺前的遺書——“與我操同一種語言的世界對我來說業已沉淪,我的精神故鄉歐羅巴亦已自我毀滅,從此以後,我更願在此地開始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個年逾六旬的人再度從頭開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卻因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