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夢鄉

精神夢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錢理群
出品人:
頁數:520
译者:
出版時間:2014-11
價格:48.00
裝幀:
isbn號碼:9787108048653
叢書系列:錢理群作品精編
圖書標籤:
  • 錢理群
  • 隨筆
  • 北大
  • 知識分子
  • 三聯
  • 雜談
  • 中國
  • 中國文學
  • 夢境
  • 心理
  • 自我探索
  • 潛意識
  • 精神世界
  • 成長
  • 療愈
  • 幻想
  • 意識
  • 夢境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可以視作錢理群個人的大學觀與學者觀的思想發聲。在錢理群的50年代和80年代的兩度求學經曆中,北大是極其重要的地方,在他心目中可謂“精神聖地”與“心靈淨土”,並由此形成瞭他的大學觀與學者觀。在錢理群看來,大學應該有兩個功能,一是思想文化、學術精神傳統的傳遞和堅守,二是新思想、新文化、新學術的創造。因此,理想的大學應該成為民族文化的堡壘,精神的聖地,新文化的發源地,理想主義者的聚集地,堅持獨立、自由、批判、創造的大學精神。真正的學者追求的是精神的存在意義,對於自我,學術與民族、人類都有自覺的承擔,並且是心靈純淨,充滿生活情趣的,是為“赤子之心,星鬥其文”。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輯一精神聖地
北大百年:光榮和恥辱
——《走近北大》序
漫談北京大學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教育史上的一件往事
校園風景中的永恒
“永遠的北大人”的曆史聚會
——《我們的父輩與北京大學》序
周氏兄弟與北大精神
——1996年10月25日對北大新生的演講
1957年校園民主運動:不容抹殺的思想遺産
——重讀《北京大學右派分子反動言論匯集》
燕園的三個學生刊物
80年代校園競選運動:不能遺忘的曆史
——重讀《開拓——北大學運文獻》
1997年北京大學的曆史紀事
想起瞭七十六年前的紀念
另一種民間紀念
——《我們心目中的蔡元培》序
我的告彆詞
——在北大最後一次講課
中國大學的問題與改革
——關於北大改革的一次發言
尋找失去瞭的大學精神
——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民間紀念會上的講話
輯二心靈淨土
承擔,獨立,自由,創造
——談談民國那些人
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
——以魯迅與鬍適為中心
那裏有一方心靈的淨土
——我心目中的林庚先生
永不停息的探索者、創造者
——追懷吳組緗先生
“掙紮”的意義
——讀《王瑤文集》
從麻木中擠齣的迴憶
——王瑤師逝世一周年祭
和當代大學生談王瑤先生以及我們那個時代所受的教育
高舉“魯迅‘五四’”旗幟的學者
——李何林先生的學術貢獻
一個“人”的標尺
——從小說創作看賈植芳先生
有承擔的一代學人,有承擔的學術
——紀念田仲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讀錢榖融先生
樊駿參與建構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傳統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我隻是希望通過自己是講課,顯示自己的生命存在,告訴學生,人還可以這樣存在。同學們或許會從這樣的存在中受到某種啓示或者毫無感覺;或者在以後的某個瞬間,迴想起在北大的生命曆程中還遭遇過這樣的一個生命個體,活許早就遺忘,這都不要緊。自己的生命與北大的生命有過聯係,這就夠瞭。我是極其珍惜這樣的聯係的。但無可諱言,這些年我對北大越來越失望。而且,越來越感到,自己似乎不太適閤在北大生存瞭,我大概是該走的時候瞭。

评分

啓圖G649.2/1997年北京大學曆史紀事/我的告彆詞/尋找失去瞭的大學精神(中文係老師,迴望民國)

评分

和陳平原談北大的文章比起來還是有些區彆的,特彆是談到北大五十年代的刊物刊物以及王瑤先生,都有更多個人的溫度。

评分

知識分子心裏總是要有個著落,有個寄托。精神的飽滿很重要,途徑也很重要,是載體。推薦閱讀281頁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以魯迅和鬍適為中心。

评分

和陳平原談北大的文章比起來還是有些區彆的,特彆是談到北大五十年代的刊物刊物以及王瑤先生,都有更多個人的溫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